文/魚爸

01
很多媽媽說,放假還沒一個星期,感覺自己的血壓又上升了。
每天都要跟孩子斗智斗勇,嗓子都啞了。
你是不是也正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家里上躥下跳,玩具書本滿屋子跑。”“晚上怎么喊都不睡,早上怎么叫都不起床!”“做作業拖拖拉拉,變著法兒偷偷玩手機。”……
可偏偏現在的假期延長了,寒假算下來都有近一個月。
在崩潰的時候,最盼望的就是神獸早點開學。
但是,假期也能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陪陪孩子,引導他們養成一些好的習慣。
如果有一個好的安排,也能帶來很多的改變和收獲,而不會被電視和手機占滿,不會天天睡懶覺玩游戲,進入一個荒廢期。
02
一個及時出現的假期計劃表就很重要了。
前幾天看到老師在群里發的假期安排,有好幾頁文檔,看得眼花。
有媽媽說:“能不能讓我們好好放個假呀!每次孩子放假,我們就要加班了。”
真是如此呢!
各種打卡、各種實踐活動、各種表格需要填。高年級的孩子還能自己獨立完成,可也需要父母提醒。
而低年級的娃,必須要大人參與才行。
如何讓孩子勞逸結合,把握好“玩”和“學”的關系?
首先就是要有一個計劃表。
如果沒有計劃,純粹靠父母喊,或者靠孩子自覺去做,真的會事倍功半。
因為父母有時也會忘,而真的能在學習上高度自覺的孩子并不多。
這樣就會出現混亂和遺漏。
所以,我跟小小魚在剛放假時一起做了一個計劃。
將學校的安排跟自己的學習計劃統一起來,這樣不會漏,也不會東一下西一下,每天匆匆忙忙找不到方向。
03
做這個計劃給大家幾個建議:
首先是要孩子自己參與進來制作,詢問他們的意見,并達成一致。
我跟小小魚制作的每一份計劃,最后都會簽上他的名字,表示他參與了,并且認同。
簽名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就好像我自己自愿做的事,而不是父母強迫的。
其次是及時調整,保證執行。做計劃容易,但執行起來難。這是很多父母的反饋。
所以不少的計劃做出來就貼在墻上,沒兩天就擱置了,又進入了混亂的狀態中,想起來就做一下,提醒一下就動一下。
既然有了計劃,就要努力去保證完成。如果不合理或者有難度,可以調整。
比如小小魚的語文打卡中有朗讀,之前計劃是晚上各科目打卡時一起完成。
后來發現每天早上的自由閱讀前可以朗讀,而且晨讀的效果更好,所以就進行了調整。
而且發現計劃實行時,并不能完全跟時間對上。
那執行的時候,可以調整一下學習的任務,按照計劃上的流程走,沒必要那么對準時間。
稍微變動一下,保證孩子的精神狀態和主動性。
比如作文的時間原本是40分鐘,卻用了一個多鐘頭,占用了寒假作業的時間。
那當日的寒假作業少寫幾頁沒關系。
這些都是可以商量調整的。但是不要完全拋棄計劃。
另外可以給孩子查漏補缺,這就是特殊安排,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比如小小魚的書寫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個假期就可以加強練習,每天寫寫。
關于作文,我一直想跟他好好交流交流。
正好利用假期,每周寫一篇、然后我給他講,再修改,不要寫多了。
查漏補缺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量身打造,效果更好。
當然,執行的時間也可以考慮實際情況。
比如剛放假的10多天里,可以在學習時間上占比多一點。
而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走動多,保證每天有學習和閱讀,并且作息有規律就好,學習的時間可以減少一點。
到了開學前的一個星期,要開始收心,作息保證好,準備新學期的學習。最后是計劃里要有鍛煉和玩的時間。
做這個寒假計劃的時候,甚至做每個學習計劃的時候,我都會盡量站在兒子的角度考慮。
計劃不要太滿了,不要太累了。所以小小魚也挺愿意我參與做他的計劃。他知道爸爸會考慮到這些,而不是只要求學習。
所以周六和周日基本是自由安排。而且每天晚上有電影和動畫片的時間,不過沒有手機視頻和游戲的時間安排。
因為這兩個極易成癮的放松方式,我覺得并不適合孩子。平時上學的時候沒有接觸,那假期更不能放任。
如果真的要給孩子看手機視頻和玩手機游戲的話,建議在視頻內容上把把關。
而且手游盡量避開聯網競技游戲,并且安排好時間。
因為占用太多的時間玩游戲,很容易上癮。
04
那可以怎么安排放松的時間呢?運動、閱讀、桌游三者可以首選。
這幾天,小小魚的表哥、表妹都來家里做客。每天按照學習計劃學習之外,也會一起玩。
除了晚上的電影時間外,其他時間,他們就是一起玩積木、下棋,或者安安靜靜的閱讀。
有時去樓下打羽毛球,在小區里跑跑鬧鬧。每天足夠的運動量是必要的,不要總宅在家里。
我們常說童年要好好玩,但你會發現孩子們的學習任務真的很重。
雙減之后,雖然沒了補習班,可要學的東西還是有很多很多。
而父母的角色也在變化,在孩子的學習上,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
不過說到底,陪伴孩子,栽培孩子,不正是我們想做好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