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貝君

一旦開學,就迎來了孩子們聚集的高峰期。幼兒園有幾大傳說中的“易患病”,幾乎所有學齡期的寶貝都不能幸免,是時候來學習一下怎么應對了。
急性腸胃炎
開學季孩子急性腹瀉主要還是病毒感染居多,罪魁禍首主要是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而輪狀病毒更鐘情5歲之前的孩子。
它們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食用或飲用了受污染的食物或水,都可能使孩子患病。
孩子在感染急性腸胃炎后主要癥狀有:腹瀉、嘔吐、發燒、腹痛等,這些癥狀通常要持續幾天,但時間長短各有差異,輪狀病毒感染一般要持續3-8天,而諾如病毒則持續1-3天左右。
孩子腹瀉最擔心出現脫水,我們將脫水的程度分為輕度脫水和中重度脫水。其中輕度脫水比較常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稍干,口渴,6小時內只有1次尿。而中重度脫水的主要表現為:煩躁或者萎靡,手腳冰涼,6小時以上無尿,哭時幾乎沒有眼淚,口腔黏膜明顯干燥等,此時需要及時就醫。
此外,出現血便、持續嘔吐、嘔吐物有血絲或咖啡狀、腹部腫脹、高燒持續不退、精神萎靡等癥狀也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家庭護理:補充丟失的水分、電解質是關鍵
感染的孩子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首選推薦喝三代補液鹽;
不用刻意只喝白粥、清湯,可以像平常那樣保持均衡飲食。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講,就算腹瀉的時候繼續吃,然后繼續拉,孩子也是可以吸收營養的;而且腸道功能的恢復需要時間,因此孩子實際上也還會再拉。
不要亂用藥物。
止瀉藥。使用止瀉劑有可能會覆蓋病情甚至耽誤病情。
益生菌和腸黏膜保護劑。根據目前收集的信息和統計評估,益生菌和腸黏膜保護劑的效果缺乏高質量證據的支持,并不值得推薦。
抗生素。對孩子而言,腹瀉的原因多數是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因此我們不建議吃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感染無效。
預防
讓孩子勤洗手是最好的預防感染的措施;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流感
比較常見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癥狀上比普通感冒更嚴重。
流感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患者通過打噴嚏、咳嗽、飛沫等傳播到空氣中,從而引起感染。
流感癥狀通常在接觸病毒后約2天開始,包括:發熱、畏寒、頭痛、肌肉疼痛、頭暈、食欲不振、疲勞、咳嗽、喉嚨痛、流鼻涕、惡心或嘔吐、腹瀉等。
家庭護理
如果孩子患流感,注意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緩解因發熱引起的不適。
如果孩子出現發高燒,或伴有皮疹發燒、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皮膚發藍、嗜睡、精神不振等情況要及時去看醫生。
預防
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對于所有6月齡以上的孩子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只感染人類。水痘有很強的傳染性,單純注意個人衛生達不到預防的目的。
孩子患水痘主要癥狀就是出疹子,通常在發熱后的1-2天開始出皮疹。
大部分孩子在出疹前可能出現:發熱、頭痛和肚子痛等非特異性癥狀。
家庭護理
保持孩子皮膚干燥、透氣,給孩子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膚。如果孩子癢得難受,可以適當用爐甘石洗劑清洗皮膚,注意避開眼睛和生殖器。
另外,可以根據發熱情況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以緩解因發熱帶來的不適。
預防
預防水痘最主要的手段是接種疫苗。在我國,水痘疫苗屬于自費疫苗,孩子可以在1歲和4歲各接種一劑次。
結膜炎
結膜炎也稱紅眼病,在年幼的孩子中很常見。但結膜炎的類型有多種,并不是所有的紅眼病都會傳染,比如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就是具備傳染性的,這兩種類型在幼兒園和游樂場等地方頻發;而過敏性結膜炎則不具備傳染性。
紅眼病通過觸摸受感染的人或感染者觸摸傳播,也可以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
既然叫“紅眼病”,那么眼睛紅就是最主要的癥狀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癥狀,比如出現分泌物,眼睛癢、痛,對光敏感等等。
治療上針對不同類型的結膜炎會使用不同的藥物,比如說細菌性結膜炎則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過敏性結膜炎則可以使用抗過敏滴眼液來緩解過敏癥狀。
家庭護理
如果孩子出現了紅眼睛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判斷類型,避免發生大規模的感染。
預防
教孩子們經常用溫水和肥皂洗手,不亂揉眼睛。
不與其他人特別是感染者共用毛巾、眼藥水,且不與感染者有密切的接觸。此外,感染者接觸過的物品和表面也要做好消毒。
可以看出,很多疾病都和呼吸道、手衛生密切相關。這就需要家長從自身做起,按時給孩子接種疫苗、評估寶寶的狀態是需要就醫還是可以上學,教會孩子應該怎樣安全社交。
這不僅是自家孩子健康的保證,也可以為整個學校構建起一張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