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晶 楊少龍(昆明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葡萄是適應力較強的果樹,能在大部分土壤中種植并且在世界各地均有廣泛分布,我國葡萄種植歷史悠久,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目前葡萄總產量已是世界第一[1]。鮮食葡萄具有季節性特點,在集中上市季節購買時消費者會關注內外在屬性以及價格,這是影響葡萄消費的重要因素[2]。
某種商品的需求量與消費者對該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關,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偏好程度越高,需求量就越多。從消費者偏好這一相對穩定的角度考慮,對艾家營村的葡萄產業發展有一定啟示作用。
安寧市艾家營村位于昆明西邊的安寧市祿脿鎮,地處昆明市與楚雄州的交界處。
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17.4℃,日照時間約2260小時,地形為半山地,氣候類型為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分干濕兩季,自然條件適合葡萄種植。轄區內交通便利,艾家營村距離安寧市中心三十公里,距離祿脿街道集市五公里。近年來受到政府重視,開通了市內直達該村的公交專線,并且2021年政府在田間搭建節水灌溉工程。
現全村有480戶村民種植葡萄,種植面積達1360畝。艾家營村現種植有早熟、中熟、晚熟3個類別,20個品種的鮮食葡萄。果農們經過多年種植已有栽種經驗,目前艾家營村葡萄種植100%套用環保果袋,葡萄套袋栽種技術可以大幅減少霜霉病、白腐病等病蟲害的發生和防灰防塵,保持葡萄果實干凈的同時也能減少農藥使用。
通過到村調查及訪談,艾家營村葡萄產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從生產端的種植方面來看,部分果農會根據某一時段的市場價格來選擇品種進行更換種植,以價格為導向而較少考慮其他因素,種植品種多卻競爭力不強。
艾家營村民們對以市場為導向的意識薄弱,存在盲目跟風種植價格較高的葡萄品種現象。
由于葡萄不耐運輸、不耐儲存的特點,艾家營鮮食葡萄在產地附近或省內銷售的較多。村委會也引進了水果公司達成長期收購的合作協議,據統計,2017、2018兩年收購葡萄293.2噸。而艾家營村現每年產量近2900噸,公司收購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余的葡萄均為果農自行售賣或批發給水果商販。艾家營村銷售方式少,需要打開銷路以多種方式進行銷售,以保證葡萄在最佳成熟期能銷售出去。
艾家營村種植葡萄年人均純收入不高且增長緩慢,根據艾家營村委會統計,2016年人均純收入為12749元,2017年人均純收入為13380元,2018年人均純收入為15250元,2019年人均純收入為15780元。艾家營村果農的收入基本來源于售賣葡萄,且農產品附加值低,收入增長緩慢。
針對艾家營葡萄產業存在的問題設計問卷內容,調查對象均為隨機選取。問卷調查最后共收集到250份,無效問卷28份,有效問卷222份。
1.喜歡吃葡萄的程度
據表1,調查對象非常喜歡吃葡萄的比例為39.19%,一般喜歡的為58.11%,不喜歡吃葡萄的人僅占2.7%。

表1 消費者喜歡吃葡萄的程度
2.對鮮食葡萄酸甜度偏好調查
據表2,有34.68%的調查對象喜歡甜味不帶酸的葡萄,57.66%的調查對象喜歡甜中帶酸(偏甜)的葡萄。喜歡酸中帶甜(偏酸)以及對鮮食葡萄酸甜度無所謂的僅占5.86%和1.8%。

表2 鮮食葡萄酸甜度偏好
3.有無籽偏好
據表3,有77.48%的調查對象喜歡無籽葡萄,19.37%的調查對象認為葡萄有無籽無所謂,不喜歡無籽葡萄的僅占3.15%。

表3 鮮食葡萄有無籽偏好
4.鮮食葡萄肉質偏好
據表4,調查對象喜歡葡萄肉質偏脆的占47.3%,喜歡軟肉多汁的占22.97%,認為葡萄肉質脆或軟都可以的占29.73%。

表4 鮮食葡萄肉質偏好
5.單串葡萄質量偏好
據表5,有48.2%的調查對象偏好單串質量在0.5~0.75kg的葡萄,有24.32%的調查對象選擇單串質量在0.75-1kg的葡萄,單串質量較小或較大的選擇人數較少。

表5 單串葡萄質量偏好
6.您可接受的每500g葡萄的最高價是多少
據表6,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消費者能接受的葡萄最高價在10元到20元每500g,39.64%的人能接受低于10元每500g的葡萄價格,能接受高于20元每500g的消費者僅有3.6%。

表6 消費者可接受每斤葡萄最高價
7.您購買葡萄的途徑(多選)
據表7,有92.79%的調查對象會選擇在水果市場購買葡萄,63.06%的調查對象會選擇在超市購買,32.43%的調查對象會在生產地購買,選擇網購和其他途徑購買的較少,僅占15.32%和4.05%。

表7 消費者購買葡萄的途徑
8.熟悉的葡萄衍生產品有什么(多選)
據表8,消費者熟悉的葡萄衍生產品中葡萄干和葡萄酒的占比最高,分別為92.34%和91.44%,其次是飲料,為71.17%。

表8 消費者熟悉的葡萄衍生品
總體來看,鮮食葡萄是消費者比較喜歡的水果,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論:消費者傾向于口感甜中帶酸(偏甜)、肉質偏脆的、無籽的,單串質量在0.5~0.75kg左右的葡萄,并且葡萄價格在20元每500g以下更受歡迎。在購買渠道方面,消費者傾向于在水果市場和超市購買,其次是生產地。在熟悉的葡萄衍生產品中,消費者更偏好于葡萄干和葡萄酒。
根據艾家營村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想要提出實用的對策還是要立足于消費者市場,了解消費者偏好,讓葡萄產業發展跟得上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1)消費者喜好口感偏甜、葡萄肉質較脆、無籽、單串重量0.5kg~0.75kg之間、價格不高于20元的葡萄。此外,售價在10~20元每500g的葡萄被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選擇,艾家營村部分葡萄品種銷售價格低于這個售價區間,可以適當提高銷售價格或增加符合售價偏好的葡萄品種,提高經濟收入。艾家營村在品種選擇上可以此做參考,調整種植結構。以消費者為導向調控產業種植可以使艾家營村的葡萄產業朝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發展,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滿足消費者需要,還要改變村民們以價格為導向的觀念。(2)消費者大多數在水果市場和超市進行購買,艾家營村的葡萄可以根據情況投放在城鎮的水果市場和超市,并且根據消費者對葡萄口感的偏好在銷售時標注酸甜口感、有無籽、肉質等,讓消費者更直觀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葡萄,增加購買率。(3)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葡萄加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收入水平。葡萄干和葡萄酒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根據市場標準及學習加工培訓,提高食品安全衛生標準,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接納。產品附加值的提高能帶來更多經濟效益,有利于增強產業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