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鄉平
2021年12月7日,成都一位老人被一面包車撞倒,司機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報了警,但老人堅稱自己沒事就要離開現場,經交警勸說后才到醫院檢查。結果剛到醫院,老人就出現嘔吐、癲癇、昏迷等癥狀,隨即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主治醫生稱老人的病情發展很快,腦部幾個地方都在出血,“如果送來再晚哪怕幾分鐘,后果會比現在嚴重很多”。
這種外傷所致的顱內出血,和通常人們說的某人突然昏迷得了“腦溢血”“腦出血”,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那今天就來說說有關顱內出血的知識。
一類是因為頭部受到外力作用引起的腦血管破裂出血,常常因為車禍、高處墜落、重物擊打頭部等巨嚴重暴力導致的中到重度顱腦損傷,這叫外傷性腦出血,醫學上稱”外傷性顱內出血”。
另一類是沒有外傷但腦內血管自發破裂導致的腦出血,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腦出血,這類腦出血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期高血壓或淀粉樣血管病等引起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腦出血,叫原發性腦出血;另一種由血管畸形、動脈瘤、靜脈竇血栓等原因導致血管破裂的腦出血,叫繼發性腦出血。
有些人不小心摔倒或打架后,頭部表面有傷、流血,看似頭破血流非常嚇人,醫生檢查后僅處理外傷就無大礙了。這些外傷沒有導致腦血管破裂,僅表皮擦傷就消毒止血;如果傷口長流血多,縫合止血后基本沒事了。
有些人頭部在各種外部重力的作用下,頭部表面看不見傷口、沒有流血,甚至開始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可隨后突然昏迷不醒,治療不及時還危及生命,為什么?
這是因為,雖然外表看不出創傷,但是顱內的腦血管破裂了,導致了顱內出血。外傷致腦出血有可能開始出血量不大,病人沒有明顯不適,但癥狀常會隨出血量的增多而逐漸加重。
外傷以后腦出血,常常伴隨著腦挫裂傷、硬膜外血腫、腦水腫等情況,而這些不同情況往往又是不確定的。如腦內血腫可在傷后增加;腦挫裂傷可以隨時進展;硬膜外血腫可隨時增加;腦水腫一般是在腦出血后48 小時達到高峰,在前三天病情變化最明顯,傷后一周以內都可以變化,有時可能會超過一周。
所以說,外傷性腦出血的危險期一般是在受傷之后一到兩周的時間。醫生對腦外傷患者傷后兩周以內都要進行密切觀察,需要觀察患者的意識、生命體征、瞳孔等變化,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外傷性腦出血的癥狀通常有以下幾種:①常出現頭痛、嘔吐、煩躁甚至胡言亂語;②血壓會升高、脈搏會緩慢、瞳孔會縮小;③嚴重時病人出現意識消失、呼吸不暢、脈搏微弱、瞳孔放大、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甚至死亡。
外傷性的腦出血,只要出血量不多,可選擇藥物保守治療。
醫生一般在大腦半球出血量小于30 毫升,小腦半球小于10 毫升的情況下,給予脫水、止血、預防癲癇等藥物治療。
當出血量較大,在大腦半球大于30毫升,小腦半球大于10毫升時,醫生會選擇開顱血腫清除術。
當發現有瞳孔散大等癥狀時,多是發生腦疝了,此時病情非常嚴重,還要進行去顱骨骨瓣減壓術,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