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準確來說,小腦萎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表現,其共同特征是神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小腦的容積減小,腦溝增寬。導致小腦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衰老、代謝障礙、內分泌機能減退、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血流量減少,致使正常機能活動所需的能量減少;另一個因素是由于老年人動脈血含氧量低,腦細胞相對缺氧,進而引起腦細胞合成各種酶和神經傳導遞質的減少。
小腦萎縮多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由于小腦主要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的調節,因此患者臨床多會出現語言能力下降、站不穩、步態異常等癥狀。
目前臨床對已經形成的小腦萎縮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老年人來說,主要是針對一些可控的致病因素進行干預,來預防小腦萎縮。
增加社會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讀書看報、寫寫算算,有規律地運轉大腦,不斷促進大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的活躍,有利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推遲腦細胞老化,延緩小腦萎縮的進程。
積極預防血管性疾病。預防小腦萎縮,尤其是有腦萎縮遺傳性家族史的患者,應該積極防治某些全身疾病,尤其是影響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樣才能延緩和控制小腦萎縮的發展。
清淡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常見誘因之一,腦血管意外對腦組織的損傷最為直接和嚴重。平時多吃點水果,清淡飲食,便秘嚴重者可配合飲用一些腸清茶。銀杏、丹參等活血、健腦的中藥對預防小腦萎縮也有一定效果。
拒絕酗酒。經常大量喝酒,飲用烈性酒,出現酒精性小腦變性的可能性增加,久而久之就會加速小腦萎縮的到來。
加強小腦鍛煉。如退步走,倒走與向前走使用的肌群不同,給不常活動的肌肉以刺激,長期堅持倒走對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縮、關節炎等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屬于不自然活動方式,可以鍛煉小腦對方向的判斷和對人體的協調功能。但老年人進行退步走時要注意安全,預防跌倒。
定期檢查。預防小腦萎縮定期進行檢查有必要。檢查工作做好,健康情況一目了然,有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來襲清楚得知,有健康問題盡早處理,才能讓大腦血管保持功能正常,防止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出現。如有部分人的小腦萎縮,是因為腦內小血管在出血、梗塞時沒有及時發現、積極控制,讓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的狀態,小腦不同程度受到了傷害。
安全用藥。許多老年人在感覺到不舒服時常常會自行購買藥物來治療,還有的迷信保健品,盲目服用。其實盲目服用藥物也是導致小腦萎縮的危險因素,如苯妥英鈉這種藥物對小腦傷害明確,不可隨意使用。
有疾病馬上治療。有部分人的小腦萎縮是炎癥性疾病不斷發展的結果,特別是有急性小腦炎時,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腦萎縮就是比較常見的后遺癥。可見,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