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清
早在19世紀的英國,外科教授Campbell de Morgan 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位才華橫溢的醫生在研究腫瘤的轉移、龍蝦的神經系統、骨骼的發育以及甲殼動物的毛發之余,率先描述了皮膚長紅痣的現象,并以自己名字命名為Campbell de Morgan斑。
紅痣不是真的痣,本質上是一種毛細血管的增生,所以,我們現在管它叫“櫻桃狀血管瘤”。說它有櫻桃一樣的紅色外觀,并且表面比較光滑。初期可能是平的小紅點,后期會突起來形成小疙瘩。
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老年性血管瘤”,這是因為,年齡越大發生概率越高?;畹?5歲時,大多數(75%)都會“人手一個”,甚至更多。但它并非老年人的專利,大約5%~41%的人在20 多歲時就會出現這種問題,甚至可以早到青少年期間。
我們為什么會平白無故地長櫻桃狀血管瘤?是不是預示著身體出了什么問題?
絕大多數時候,櫻桃狀血管瘤都發生在健康人群中,其中懷孕、衰老是關系比較大的因素,比如有不少人懷孕期間身上就會慢慢地長出這類紅痣。
如果人年輕,也沒懷孕,即便長了,也沒必要追問為什么,就好比有的人皮膚會有黑痣,有的人皮膚會長斑。如果要深挖,可能和“體細胞錯義突變”這類深奧的機制有關系。
雖然100 多年前Morgan 醫生推測櫻桃狀血管瘤和內部的腫瘤相關,但如今學術界已經證實,這是良性的皮膚問題,也是正常人群中最常見的皮膚血管增生,并不會癌變,更不是皮膚癌。
總之,身上長了紅痣,基本上是不要緊的,不是大問題,只要一直安安穩穩地長在皮膚上,沒有特別的變化,就不用過于擔心。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果偶爾出現下列情況,則需要就醫評估:
1.不確定是不是櫻桃狀血管瘤。這時需要醫生協助評估,看是不是別的相似疾病,如蟲咬反應、化膿性肉芽腫、鞋釘樣血管瘤、機械性紫癜、過敏性紫癜、Merkel細胞癌等。
2.短期內迅速變多、變大。這時要考慮罕見的“發疹性櫻桃狀血管瘤”,這可能和氮芥、環孢素、雷莫盧單抗、人皰疹病毒感染或血液系統腫瘤等有關系。
3.櫻桃狀血管瘤出現出血、疼痛。這提示可能出現了局部血管的損傷、栓塞,有必要找醫生及時處理。
紅痣一旦長出來,它通常不會自己消退,甚至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變突、變大、變多。好在不會無限制生長,直徑幾乎都不會超過6 毫米。另外,也沒有瘙癢等癥狀。
如果個人不介意,則完全可以讓櫻桃狀血管瘤繼續待在皮膚上,與我們和平共處。平時偶爾觀察即可,可用手機拍照,客觀記錄它們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如果覺得櫻桃狀血管瘤長著礙眼,影響美觀,或者出現了疼痛、出血、發炎、化膿等變化,則可以考慮就醫治療。
醫生有十八般武藝來治療櫻桃狀血管瘤,粗略可以分為激光和非激光兩大類。比如脈沖染料激光、電灼、電凝、冷凍等,治療效果顯著(但可能有膚色異常、留疤等副作用)。它們各有優劣,沒有最佳的選擇,找醫生面診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