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邵加慶
痛風是一種會使人痛到懷疑人生的疾病。如中青年男性在飲酒、進食海鮮、吃火鍋后出現足趾關節突發紅腫熱痛,那可能就是痛風急性發作了!
痛風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疼痛嚴重的甚至相當于酷刑的折磨!痛風首次發作多發生在單個關節,以單側第一跖趾關節(大腳趾頭的第一個關節)最常見,足背、足跟、踝、膝等關節也可發生。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常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1.急性痛風發作時,有條件的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治療最好在起病24 小時之內開始,治療越早開始,越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2.痛風急性發作時,受累的關節要制動。請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負重。疼痛緩解72小時后方可恢復活動。
3.局部冰敷或冰袋降溫,以減少炎性滲出,緩解紅腫和疼痛。每次冰敷20 分鐘,時間不要太長,冰袋外面要加布袋,防止凍傷。切記,此時不可進行按摩和熱敷,熱敷會擴張血管,加重局部腫脹及疼痛。
4.嚴格低嘌呤飲食。急性發作期嘌呤攝入量應控制在150 毫克以內。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動物肝臟、魚、肉湯、雞湯、蘑菇等;避免飲用可樂、橙汁、蘋果汁等含果糖飲料或含糖軟飲料;禁酒、禁煙、忌辛辣刺激等。
5.多喝水。每日喝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
6.首次發作的患者,找到適合的用藥方案后,建議留藥備用。因為急性痛風發作的處理爭在一個“早”字,越早期用藥,關節炎就越容易控制。
急性痛風發作應盡早藥物治療,快速緩解癥狀。可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消炎藥、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藥物的選擇要根據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胃腸道及腎功能狀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使用時需及早、足量、正確,越早療效越佳。癥狀緩解后減停藥物。
1.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非選擇性環氧化酶(COX)抑制劑和COX-2 抑制劑兩種。痛風急性發作一般給予非甾體抗炎藥消炎止痛治療。非選擇性COX 抑制劑主要存在消化道潰瘍、胃腸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腸道不良反應,若無禁忌,推薦早期足量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速效制劑。對于不耐受非選擇性COX 抑制劑的患者可選用COX-2抑制劑,其胃腸道不良反應可降低50%。
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既往有復發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病史者為所有非甾體抗炎藥使用禁忌證。COX-2 抑制劑可能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增加,合并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耳熟能詳的止痛藥,如英太青、扶他林、布洛芬、西樂葆等,均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
需要注意:非甾體抗炎藥使用過程中需監測腎功能,嚴重慢性腎臟病(G4~5期)未透析患者不建議使用。
對于嚴重及頑固性病例,可以聯合使用秋水仙堿,不推薦聯合糖皮質激素,其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可增加消化道潰瘍、出血的可能性。
2.秋水仙堿:目前基本擯棄了大劑量沖擊的傳統用法,而采取安全性更高的小劑量療法。起始負荷劑量為1.0 mg,1 小時后服用0.5 mg,12 小時后按照0.5 mg,1~3次/天。既提高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又不影響療效,但該藥說明書未能及時更新,仍推薦為沖擊量。很多老病號未就醫,按照說明書服用,出現了嚴重腹瀉等癥狀。
提醒痛風患者,應特別關注秋水仙堿的使用方法。其不良反應隨劑量增加而增加,常見有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反應,癥狀出現時應立即停藥;少數患者可出現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2 倍時須停藥;腎臟損害可見血尿、少尿、腎功能異常,腎功能損害患者須酌情減量。秋水仙堿還可引起骨髓抑制,使用時注意監測血常規。
3.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嚴重急性痛風發作伴有較重全身癥狀,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無效或使用受限的患者,以及腎功能不全患者。全身給藥時,每天口服潑尼松0.5mg/kg,連續用藥5~10 天停藥,或用藥2~5 天后逐漸減量,總療程7~10 天。不宜口服用藥時,可考慮靜脈使用。
使用糖皮質激素應注意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水鈉潴留、感染等不良反應,避免使用長效制劑。急性發作僅累及1~2 個大關節,全身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關節腔內注射短效糖皮質激素。
特別提醒:痛風發作時不要用抗生素。人們通俗的將抗生素稱為消炎藥,痛風性關節炎使用消炎藥似乎順理成章,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痛風性關節炎不是細菌性炎癥,抗生素對緩解痛風無效,且亂用抗生素可能會加重肝腎負擔。
痛風發作,止痛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續降尿酸治療。很多痛風患者疼痛發作了才知道來看病。這就像抗洪搶險一樣,不能總是等到決堤了才去堵口子,平時就要高筑堤壩,疏導水流,把水位(尿酸值)降下來,才不會再有洪水(痛風急性發作)發生。所以疼了才來看病的,基本都看不好!只有知道不痛的時候規范治療,才能控制好痛風!
還有的患者過度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不愿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見好就收,好了傷疤忘了痛!高尿酸就跟高血壓一樣,需要長期用藥把尿酸維持在正常水平,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降尿酸藥物跟高血壓藥物一樣需要長期維持!
不堅持吃藥的唯一結果,就是反復疼痛發作,發作越來越頻繁、疼痛越來越厲害,腎臟出現損壞,全身多處痛風石或者關節破壞,而這些原本可以簡單通過降尿酸藥物避免發生的。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一種慢性病,長期將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也是防治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所致的慢性腎病的關鍵。
痛風患者血尿酸目標值一般應持續低于360μmol/L。對于嚴重(痛風石、痛風腎結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經常發作)的痛風患者,血清尿酸應低于300μmol/L,有助于加速結石和晶體溶解。很多患者通過1~2年的認真堅持治療,將尿酸一直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不光再也沒有疼痛發作,連全身的痛風石、腎臟的痛風結石也逐漸全部溶解消失,完全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尿酸也不宜低于180μmol/L。起始治療后每2~4 周監測1 次血尿酸為宜,直到血尿酸達標。達標后可逐漸、適當延長監測頻率,如每1~3 個月復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