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黃石中心小學 陳群芳
寫話能力是低年級寫作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識字能力之外,需要培養學生的寫話基礎,讓學生通過看圖寫話、讀故事續寫等方式練習寫話能力。寫話能力的鍛煉的核心是學生造句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從語文課本出發,通過看圖寫話、續寫、仿寫等方式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
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教師評析學生的內容,把學生寫話的基本格式糾正過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自身在寫話中的不足,并根據教師的指導,自己去訂正。在學校教學與可課后寫話教學中,學生的寫話能力將在教師與家長的指導下得到有效提升,可為未來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于現階段的“雙減”教育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開展寫話教學,教師以微課視頻、動畫視頻的形式講解作文格式,吸引學生關注并掌握寫話技能,深化了學生對語文寫話的實踐探究興趣;教師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適量的好詞好句,引導他們創造性地使用,可以使學生準確地表達內心所想,深化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師課堂激發學生興趣、以生為本、落實教學目標、關注學生成長等亮點,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這是統編教材主編文儒敏倡導的。“雙減”背景下,教師開展寫話教學,讓閱讀與寫話在課堂上真實發生,可以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學生也能在寫話中增強寫作與理解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深化教學理解。
基于統編版語文教材背景下,教師從閱讀繪本中進行課外遷移和延伸,指導學生寫日記,并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激發學生嘗試寫日記的興趣,可以使語文寫話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升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基于現階段的“雙減”教育制度之下,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深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將理論化教學與實踐化教學有機融合,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度,使學生對寫話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促使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師執教寫話《我的好朋友》時,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提示照樣子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步驟。課前,教師可以根據寫話的要求制作一份課前學習單,讓學生自主預習。學習單分為兩大板塊內容,一塊是好朋友的樣子,另一塊是與好朋友一起做的事,這份學習單在課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了解好朋友。課堂上,開展寫話訓練,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單中記錄的事開展寫作,完成自己的寫話。課后,再借由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反饋,靈活地對生成的文本進行修改,寫清楚人物的樣子和朋友一起做的事情。設計的課后交流單,采用了新穎又貼近生活的朋友圈的形式,讓學生自愿、自由選擇素材,可以使學生更進一步地和朋友交流友誼中的點滴。
又如,教師對二年級下冊《心中的問號》這一篇寫話進行說課時,可以從“學情診斷,找準思維起點”“凸顯重點,仿照例文學寫問句”“教學落實”以及“交流分享,展示成果”入手,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在上課時的所思所想所做。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經驗開展寫話學習,依托主題對生活中、閱讀中想到的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式提問,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提升學生會表達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再如,《雪孩子》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童話,在閱讀這則童話時,可以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避免純粹的技能訓練,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而且學有所獲。這是教師在這節課著力要思考的。從課堂呈現來看,學生的參與熱情高,能安靜默讀,也能積極表達想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后,可以開展關于該文章的套論,發現課堂上學生專注傾聽,及時發現同學表達有偏差或者不完整的地方,指正糾錯,雖然離追求的“語言與思維”共生課堂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此基礎上開展相關寫話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也隨之增強。多樣寫話實踐中,需要關注兩點。
一是關注語文要素設計寫話活動。教學中,圍繞“寫話”,主要設計了這幾個活動。一是根據已有經驗有聲朗讀,培養語文思維。這個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閱讀培養表達能力,學習寫話技巧。二是根據文本特點設計寫話活動。可以根據課文文本的寫作特點和問題,培養學生的寫話思維與能力。三是設計要求必須層層推進,學生在不斷升級的寫話中,漸漸形成寫話能力。四是寫話評價。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的寫話作文,給予合適的鼓勵與指導。教學中,可以借助圖片,讓學生“看圖”說內容,降低寫話要求。
二是理解學生,有效對話。理解學生,就要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開展寫話教學。特別認同李竹平老師說的,對低年級的學生,要舍得花時間,手把手地教。教學中指導學生寫話時,學習要求的層次要層層推進,努力做到適宜學生的認知水平。此外,還應該和兒童“心連心”,根據他們的回答適時鼓勵、肯定他們,或者通過理答明晰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由不敢說到大膽說,由斷斷續續說到流暢說。教師的教學內容是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看圖說話寫話《貓和老鼠》。在這堂課中,首先通過卡通人物,激發學生進行觀察,鼓勵學生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其次,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說話、寫話。最后進行講故事比賽,趣味十足,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針對一、二年級學生來說,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大的心得就是看圖說話表達都沒有問題,但一落筆內容和說的內容就大相徑庭了。作為語文教師,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每次看圖寫話課程,教師為了避免學生寫話空洞記流水賬,都會極力鼓勵學生先看圖把內容口述表達出來,然后把重點要素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逐一填充每個要素的內容,譬如時間、地點、人物、周邊環境、動作等。
造成學生寫話效果不好這樣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學生本身缺乏寫作意識。如根據一幅關于植樹節話題的圖進行寫話訓練時,圖中一個小女孩拿著鐵鍬,提著水壺,一株樹苗放旁邊,周圍環境有花有蝴蝶,有些學生簡單地幾句話寫道:植樹節這天,小芳拿著一把鐵鍬,挖了一個樹坑,把樹種下去……草草幾句話寫完,內容毫無特色。可以看出,學生缺乏寫作意識,不懂得怎么運用寫作技巧進行寫話。此時,教師就可以耐心地跟學生說:“我們可以把圖中的小學生想象成我們自己,我們拿鐵鍬怎么費力,挖坑時的動作,一次兩次都沒有成功,我們當時的心理活動,放樹苗一直放不正,此刻我們的心情怎么樣,包括周圍的花草,頭上飛的蝴蝶我們都可以寫進文章中,那這樣文章就會生動很多,字數也會很容易達到。”,以此引導學生寫話,并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其二,學生的生活經驗太少。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學生都變成了父母的手中寶,所以造成很多學生生活經驗太少。接著上個植樹節的看圖寫話來說,很多小朋友根本沒有植樹體驗,甚至沒有接觸過鐵鍬,所以想象不出來、寫不出來。
語文寫話教研的有效落實,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將“雙減”教育的核心理念——深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與語文教學目標有機的融合,在實踐教學之中更好地發現自身教學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揚長避短,向優秀的教師進行學習,強化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童年記憶里,游戲是學生快樂成長的催化劑。在教師的授課《記一次游戲》中,依托于一次“畫方圓”的課堂游戲,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游戲的過程寫清楚,不僅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游戲的樂趣,還使學生有所啟發,同時學會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教師在看圖寫話課例《螞蟻和西瓜》課上,可以把有趣的繪本故事《螞蟻和西瓜》引入課堂,帶領學生展開想象,創編故事,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小組交流,師生評議,引導學生自主說話寫話,課堂氣氛活躍。在寫話課例《我喜愛的玩具》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帶來的玩具看一看、玩一玩、說一說,了解玩具的樣子及玩法,然后通過范文的講解,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喜愛的玩具,以此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
如果說課堂是教師的第一陣地,那么上好一堂課便是每一位教師所渴望的勝利。作為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同時也需要對教學質量精益求精。對寫話教學,指出三大亮點:一是有層次的習作方法指導,二是從入格到出格的層遞推進,三是好詞好句的推薦,達到“授人以漁”的效果。要在閱讀課和寫話課中落實由說到寫,需要教師先選擇學生感興趣話題為題材,以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然后在剛剛開始寫話的時候就要求以規范格式進行寫話。具體操作如下:
在《習作一:推薦一個好地方》講評課,教師通過創設推薦會情境,針對學生習作中缺乏條理的問題,采取共賞共改的方式引導學生有效修改自己的習作。針對學生介紹不夠清楚、理由欠充分的問題,采取范文引路和教師點撥、課堂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修改完善習作,達成“介紹清楚、理由充分、有吸引力”的習作目標。
二年級上冊主題為“讀讀童話故事”的整本書導讀,該課直指“關注封面信息”“根據書名和插圖預測內容”的“整本閱讀策略”,引導學生學會選書,掌握快速提取關鍵信息以確定閱讀方向的策略。進而以《孤獨的小螃蟹》為例,通過朗讀、講述、預測,激發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初步滲透讀系列書、相關主題“群書”的策略。同時,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關注學生真實閱讀細節,引導學生學會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最后,課堂有效訓練,促進閱讀提速;課堂大量閱讀,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二年級上冊閱讀課《霧在哪里》,這堂課以“淘氣”為主線,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由找到讀,由讀到想象,由課堂延伸到課外,使“邊讀邊想象”和“恰當的聯想”的閱讀策略在愉快的閱讀中得以滲透,讓學生仿佛也變成了“淘氣的霧”。口語表達和漢字書寫的訓練在閱讀教學過程扎實、有效地推進,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順利達成,學生的寫話負擔也就得以切實減輕。執教二年級寫話教學《我最喜歡的玩具》時,通過展示玩具“雞毛毽子”和示范介紹,引導學生抓住玩具特點。繼而指導學生觀察自己的玩具,從說到寫、由扶到放、由入格到出格,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個性化表達,讓學生“最喜歡的玩具”變成充滿活力的文字躍然紙上。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下,寫話將不再是學生的難點和負擔。
在小學語文的寫話教學之中,教師將德育的教育理念與“雙減”教育的教育理念有機的融合,落實到實踐教學中,通過融合化的教育體系開拓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的新路徑,有效地促進了寫話教學的進一步革新化發展。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教師的精彩演繹下,作家梁曉聲對母親無言的愛,《慈母情深》里的母子情,都像涓涓細流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到課堂快結束時,學生的情感與文本完全融入了一起,每個人似乎是“母親”,每個人又似乎是“我”,就連學生課前生硬的朗誦到快下課時也變成了哽咽而讀。教師緊扣文本,抓詞句,用最質樸的方式打造了一節高質量的課堂,抓住一個點,分析四句話,采用聽、說、讀、寫的方式,把全文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穿針引線地聚焦在了一起,且知識和情感的滲透絲絲入扣,于無聲處析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優化寫話主題教學,讓學生將自身感悟寫下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心中的感情,并將所思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
實踐課堂導入生動有趣,并突出看圖寫話的重點,即重在:看和說,整堂課的設計環環相扣,緊緊抓住一看、二說、三想、四寫的步驟,讓學生仔細看圖,在看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的合理推測,如看雨的傾斜度,推測出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怎樣看圖。教師有效地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加以適當的引導,規范學生的語言,等同于教師給學生搭建一個支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將觀察、表達、思維訓練有機結合。同桌互論又將理解與運用有機結合,使“看圖寫話”練習也能在教學藝術的殿堂熠熠生輝。教學中,教師尤其要重視學生的說話訓練,不僅要幫助學生清晰表達,更要對學生的語言進行潤物細無聲的規范引導,尊重每一個發言的學生,用眼神的鼓勵、動作的關懷、語言的引導呵護每一個學生的幼小心靈與想要表達的欲望。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部分。教師在開展寫話教學時,應當深刻地認識到:寫話教學的法寶——多表演、多游戲、多“生成”、多道具、多活動。這種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寫話教學更加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實踐探究興趣,能更好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
教師執教《小蝌蚪找媽媽》時,應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猜一猜”的游戲拉近師生距離,借助卡通“蚯蚓小弟”的形象及錄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蚯蚓的眾多日記中精選四篇有代表性的日記(聽到、看到、做的、想的)進行導讀,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蚯蚓豐富多彩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閱讀、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明晰日記的內容是自由的,需要認真觀察,用心思考,及時記錄。教師要關注教學重點,善于創造寫話的“場”,激發學生想象、思維,在繪本閱讀中滲透寫話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表達,樂意寫作。教師以點帶面,選擇其中四則日記教,并且讓學生選擇最想讀的日記,這種隨機學習的方式,有效地貫徹落實了現階段的教育理念,深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且在教學中,教師多次讓學生展開想象,組織學生不斷觀察、猜測,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可以深化語文課堂質量。
繪本不僅有趣,更充滿想象畫面和簡短的文字,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并學習如何寫話。教師可以從封面入手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封面,讓學生懂得善于觀察就可以收獲更多。選擇四則日記進行教學,以點帶面,可以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并通過文字、圖片等方式發揮想象。在閱讀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不但提高了閱讀質量,還可以讓學生在繪本中學到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繪本的畫面風趣,記錄的語言幽默,所以整個教學氛圍活躍,寓教于樂,能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閱讀。教師的頻頻鼓勵讓學生體會到了讀書的快樂,學到了很多知識。而從作業展示上看,學生的日記寫得不錯,寫話也不錯,這節課就是比較有效的課堂。課堂上,教師邀請一個學生扮演小蚯蚓,以開火車的形式和二、三組小朋友互相問好,分享高興的心情,感受要與600多只小螞蟻問好的辛苦之處。最后教師小結:蚯蚓小弟累極了,不過回家后,他把這件事寫成了日記,以此還安排了寫話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平時生活中小小的事也可以寫進日記里,以此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
教師執教時,課上,可以先采用猜讀、表演讀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合理想象等。在學習前兩個故事后,可以放手讓學生學習后面的故事,而后用填寫故事情節表檢測閱讀效果,最后交流印象深的畫面,讓學生學會快樂閱讀和分享。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課上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說得不夠的地方進行引導,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思維,并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進而達到了本次課題的目的——繪本與寫作的有效結合。在實踐教學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展示、配樂敘述、播放錄音等方式自由地閱讀、理解,引導學生猜測和想象,利用情節表合作閱讀,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都能充分激起學生樂于閱讀和寫話的興趣。如果能將情節表中枯燥的文字,換成精美的圖片或動圖,就能給學生帶來形象直觀的感受,使學生更樂于閱讀繪本。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表達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話素材,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以此讓學生為未來寫作學習打好基礎。
基于現階段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綜合分析統編版語文教材對寫話教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實踐教學要求,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寫話教學活動,落實小學語文的綜合教研探究,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語文寫話的實踐理解能力。而借助繪本讓學生插上想象表達的翅膀,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實現閱讀為寫作服務,有機地深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教師應明確開展寫話教學的必要性,通過多樣寫話實踐,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落實語文教研,提升教師教學認識;基于德育,優化寫話主題教學;借助繪本教學,深化語文課堂質量等策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