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帥
(鄭州廣播電視臺,河南 鄭州 450016)
近年來,互聯網領域的短視頻行業發展迅猛,逐漸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手段,憑借著短小精悍、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等特點,深受用戶的喜愛。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34億,短視頻用戶使用率達90.5%[1]。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越來越多媒體工作者紛紛進入短視頻行業。這意味著,相關從業者需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和角色定位,尤其是在短視頻內容剪輯制作中,要重視相關技巧的運用,才能在短視頻行業脫穎而出且實現長遠發展。
短視頻指的是在新媒體平臺傳播,時長在幾秒至幾分鐘不等,內容涵蓋新聞時事、市場潮流、社會熱點、廣告創意、搞笑娛樂等主題的視頻內容。正因為時長短、主題鮮明,再加上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短視頻十分契合現代受眾的碎片化信息接收習慣,深受大眾與資本的喜愛。相較于影視作品而言,短視頻的剪輯制作并不需要固定的表達形式和配備專業團隊,有著流程簡單、制作門檻低、互動性強等特點。
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中的信息獲取、休閑娛樂、交際溝通等方面的習慣。如今,短視頻顯然已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然而,從短視頻剪輯方面來看,其依舊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節奏與畫面過渡方面。
短視頻剪輯意味著要將前期拍攝的短視頻素材進行拼接。在該項工作中,往往會看到畫面過渡不自然的情況,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第一,對不同鏡頭畫面的組接出現邏輯不通的情況,比如前面一個鏡頭是人們在睡覺,后面一個鏡頭則直接跳轉到人們運動鍛煉的畫面,讓人難以理解;第二,軸線關系太模糊,會讓觀眾對成片所要表達的空間關系深感疑惑;第三,音樂失位情況,許多短視頻內容如果只給觀眾看畫面信息而忽略聲音的配合,會嚴重影響觀感,而如果添加合適的背景音樂,便能從聽覺層面吸引觀眾,讓觀眾對短視頻內容形成多維度理解[2]。
盡管短視頻時長較短,但是其自身獨有的節奏感非常明顯,而決定節奏感的,一般是鏡頭畫面的輕重緩急、聲音的高低起伏與停頓。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導觀眾在觀看時帶入自己的情緒。一般來講,短視頻畫面節奏感會充分結合背景音樂,所以必須熟練掌握剪輯技巧,在講解過程中把握好尺度。然而,現實中,由于人們眼睛觀看短視頻內容需要預留一定時間吸收,倘若隨著重音點不斷切換畫面,那么大腦與眼睛則要快速識別新內容,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進而因為節奏把握不合理而無法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享受。
短視頻剪輯中的節奏主要體現在聲音和畫面兩個方面,把握其中的剪輯要點,才能實現聲畫的合理搭配。
對短視頻外部節奏的把握,需要保證快慢鏡頭和長短鏡頭的合理銜接,打造出感官層面的速度,讓受眾能夠通過畫面產生契合情景內容的節奏進行感。而內部節奏則是根據劇情推進人物內心活動、矛盾沖突等原則進行剪輯。雖然外部節奏與內部節奏的剪輯有一定差別,但是彼此聯系密切。比如,在表現張狂、興奮等鏡頭時,外部節奏的剪輯基本是快速切鏡頭,不會有過多停頓,即使是細節呈現也會直接切鏡頭,讓動作、場景呈現跳躍感變換,表達出人物此時的心理氛圍[3]。
剪輯節奏要服務于視頻內容敘事,同時,常規化敘事和變化敘事都應通過畫面的節奏來表現,所以要把握好故事的起承轉合。畫面節奏能夠與聲音完全脫離關系,畫面同樣可以有獨有的規則,改變畫面的節奏可以通過改變畫面的內容、時長來實現。通過結合外部節奏和內部節奏,從而形成主觀鏡頭與客觀鏡頭的銜接。提高剪輯率,能夠加快畫面節奏,但不能刻意求快,任何鏡頭的拼接都要依據短視頻內容而定。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十分密切,但形式不能凌駕于內容之上,否則會因為形成節奏而導致內容邏輯混亂。
如果前期拍攝素材內容過多,可采取化繁為簡的方式去改變畫面節奏,從而將無用內容去除。舉例來講,一些打電話的鏡頭,倘若對情節推動無關緊要,則可不必展現這一過程。主觀和客觀節奏的配合,進行化繁為簡,倘若部分鏡頭內容類似,則可以多樣化形式改變視頻節奏。例如,拍攝滑板愛好者在場地中做滑板運動,由于許多動作內容類似,因此可用多種形式呈現,如從不同角度、使用不同鏡頭效果,讓類似的內容呈現出不一樣的觀感。這同樣是優化短視頻節奏的有效方法。
在短視頻剪輯中,為了營造緊張的節奏感,可先在開始階段用舒緩節奏,隨后找準時機加快節奏,通過對比的方式帶來明顯的節奏變化。具體來講,有如下幾種實現方法。
第一,改變鏡頭穩定性。從穩定的鏡頭畫面轉變為非常不穩定的鏡頭畫面,能形成節奏變化的觀感。
第二,改變剪輯率。倘若各個鏡頭的持續時間較長,剪輯率太低,會給人節奏拖沓的感覺。而通過提高剪輯率,縮短每個鏡頭的持續時間,則會明顯使節奏變快。
第三,變化景別。從大景別變換為小景別,同樣能帶來節奏的變化。一般來講,景別越小則越能形成局促感,讓觀看者感覺到緊張的氛圍。
第四,變化運動樣式。從舒緩的運動鏡頭逐漸變為快速的運動鏡頭,能帶來節奏的變化。
第五,變化主客觀鏡頭。從客觀鏡頭轉變為主觀鏡頭,憑借主觀鏡頭的沉浸感,能從視覺感官上帶來節奏的變化。
在短視頻剪輯過程中,制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景別畫面的銜接過渡問題。具體來講,應當把握好如下技巧:第一,鏡頭轉場點添加彩色閃光,將上一段短視頻的最后兩幀畫面與下一段短視頻的前面三幀畫面制作成相異顏色;第二,在短視頻音樂節奏點位置空出一幀,添加閃爍等效果;第三,在上下鏡頭銜接的前后兩幀畫面中添加方向模糊效果,讓畫面在模糊之后能立刻清晰呈現出下一個鏡頭。
另外,鏡頭拼接還可采取常規的“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景別過渡方式,也可倒轉順序表達。舉例來講,若要呈現飯店里兩個人對話的場景,可先用遠景交代飯店所在的周邊環境,用全景呈現飯店內部陳設,再用中景聚焦兩人所坐的桌子,緊接著從一個人的說話鏡頭切換到另一個人的反應鏡頭,便完成了一組銜接自然的過渡鏡頭畫面,清晰地表達了故事內容。事實上,在短視頻剪輯中,對畫面鏡頭的過渡處理有著許多技巧,多數是對兩兩鏡頭的處理,可根據上文提到的技巧舉一反三。
在短視頻剪輯中,分剪插接屬于常規剪輯技巧。該技巧主要是將前期拍攝的短視頻素材進行多個鏡頭的劃分與使用。事實上,在短視頻的前期拍攝中,由于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擾,許多素材無法使用,所以此時便要運用分剪插接的技巧,對短視頻內容進行合理剪輯。
一方面,在分剪插接鏡頭中要保證時間的合理性問題。因為鏡頭被剪開且多次使用,所以必須計算出鏡頭中間插入動作的時空,避免出現單個鏡頭一分為二便直接插入到另一個鏡頭中,這樣會嚴重破壞內容節奏,導致時空真實感喪失[4]。因此,為了凸顯出短視頻內容的戲劇性,在分剪插接鏡頭時要合理調整時空關系,利用強節奏感來營造緊張氛圍。
另一方面,必須保證分剪插接的邏輯性。舉例來講,倘若要呈現兩人在大街上的偶遇,第一個鏡頭可以是男主人公從畫面右邊走進,第二個鏡頭是女主人公從畫面左邊走進,第三個鏡頭則是兩人一左一右同時出現在鏡頭中。當然,還可借助邏輯性實現反轉,比如前面兩個鏡頭不變,而第三個鏡頭則呈現兩位主人公一近一遠相互錯過而并沒有看到對方。這種有邏輯性的反轉能跳脫觀眾的心理預設,激發觀眾繼續觀看的欲望。
所謂剪輯點,即視頻中上一個鏡頭與下一個鏡頭之間的轉換銜接點。合理選擇剪輯點,能夠保證鏡頭銜接更為順暢,這也是短視頻剪輯的主要技巧。一般來講,最典型的剪輯點有動作、情緒等類型,還有適用于各類主體鏡頭的隊列銜接剪輯點。以動作剪輯點為例討論具體技巧,一般在短視頻剪輯中,會用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全景五類景別去表現一個動作,這種鏡頭表達能帶來豐富內容。但是在剪輯過程中,對畫面的銜接講究一定技巧,因為人們在逐幀觀看時會發現其中有幾幀畫面是相對靜止的,這些便是剪輯點。靜止幀基本會留在上一個鏡頭中,而下一個鏡頭則從動作幀開始。比如,脫戴頭盔、開關房門,都會在人物的手觸碰到頭盔或房門時靜止;走路、跑步時,畫面會在人物腳踏地和最高點時靜止。
蒙太奇手法是一種常見的鏡頭組接技巧,在影視作品中有著廣泛應用,主要是通過看似不相關鏡頭的組接來呈現一種“只可意會”的意境,讓觀眾自行感受。比如,同樣是一個人物的面部特寫鏡頭,并且毫無表情,組接下一個不同鏡頭,便能表達出不一樣的含義,如組接小孩子開心玩鬧的鏡頭,那么觀眾會感覺到人物應該是開心的、愉悅的;如果組接救護車將病人拉走的畫面,觀眾則會感覺到人物是極度悲傷的、著急的。這便是相同的畫面通過不一樣的剪輯,能讓觀眾感受到畫面本身沒有的含義,帶給觀眾的觀看體驗也是不同的。
蒙太奇有著許多不同的表現技巧,比如敘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巧用蒙太奇剪輯技巧進行時間與空間的組接,能進一步提升短視頻的藝術品位,為用戶帶來更多優質短視頻內容。
空鏡頭指的是視頻畫面中沒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鏡頭。這類鏡頭也有寫景與寫物的區分。其中,寫景空鏡頭基本是全景和遠景,因此也稱為風景鏡頭;寫物空鏡頭則基本是近景與特寫。在影視作品中,空鏡頭的運用非常普遍,通常用作介紹故事發生時間、背景、環境以及表現人物情緒等。
一個好的空鏡頭,能夠借助形象直觀的畫面引導觀眾的情緒與聯想,透過景物抒發情感,用以表達人物內心與情感發生的變化。可見,空鏡頭能夠調動視頻內容的節奏,不僅僅是對景物的描述,還能有機結合主觀情緒與客觀事物,是向觀眾表達短視頻創作者表達意圖的重要技巧,所以需要在適當的鏡頭畫面中添加使用[5]。
把握短視頻的聲音處理技巧,一方面,要合理應用背景音樂。短視頻作品中的畫面內容和背景音樂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因此要重視音樂在視頻內容表現中的作用。將音樂與短視頻結合,不但能使音樂擁有直觀畫面,而且也能起到烘托視頻畫面的效果。事實上,許多短視頻作品雖然畫面上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其中的背景音樂卻被廣為傳唱。從這一點來看,音樂明顯提高了短視頻的傳播影響力。因此,在短視頻剪輯中,需要根據視頻內容對背景音樂進行合理選擇,保證短視頻作品的完整性與高質量。
另一方面,運用影音分離處理技巧。部分短視頻作品存在視頻畫面已經切換但聲音并沒有及時跟上切換的情況。鑒于此,在短視頻剪輯中,應當基于聲音先進的原理,讓聲音比畫面稍微提前一點,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是先聽到聲音,然后反應過來去尋找聲音來源。合理運用影音分離處理技巧,能進一步優化用戶的觀看體驗。同時,在短視頻剪輯中,創作者要確保內容貼近生活,契合真實感受,保證視頻觀感與現實生活無異。
要制作出優秀的影視作品,后期剪輯是關鍵。同理,在短視頻創作中,剪輯同樣是眾多環節中的重點。即便是同樣的素材,在不同的剪輯人員、剪輯風格、剪輯水平的影響下,最終呈現出的短視頻效果千差萬別。因此,短視頻剪輯人員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剪輯技巧,對視頻節奏合理把握,形成獨特風格,增強短視頻表現效果,這樣才能創作出優質、深受觀眾喜愛且適合互聯網傳播的短視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