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張曉君
(1.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東趙鄉人民政府 山西晉中 030600;2.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北田鎮人民政府 山西晉中 030600)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大型畜牧業基地都建在較為偏遠的農村,農村地區具有飼料來源豐富、養殖空間大等特點,有利于動物的生長繁殖和疫病防控,但也存在因交通不便導致疫病防治延誤等問題,故基層獸醫站對于養殖戶的防疫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豬防疫工作是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動物疫情不僅會影響到養殖人員自身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會給當地的市場環境、人員健康、畜牧養殖行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加強對生豬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對該工作進行嚴格把控,為當地畜牧行業發展和人民健康安全提供基礎保障。
生豬是我國畜牧養殖行業中數量最多的養殖動物,隨著我國畜牧業的持續發展,我國基層養殖企業的數量也隨之增多,基層養殖行業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首先,目前我國生豬養殖中存在高投入、高風險的情況,由于生豬在實際養殖中需要養殖企業投入大量的成本資金,一旦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疫情就會給養殖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企業瀕臨破產。其次,生豬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容易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質量不佳,這不僅影響養殖企業的經濟和發展,還會對市場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豬肉和豬肉制品在我國市場環境中每年的消耗量較大,若豬肉質量不佳甚至攜帶病菌,被人食用后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威脅,因此,基層獸醫站的生豬防疫工作不僅對生豬養殖企業具有重要影響,對維護我國社會和市場穩定發展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再次,隨著我國政府對畜牧養殖行業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大力扶植發展畜牧業也成為新時代的首要發展任務,很多個體散養戶已經變成大規模的養殖企業,此時疫情防控問題也成為阻礙畜牧業發展的因素。養殖數量越多的養殖場,疫情傳播概率會隨之增加,很多養殖戶擴大了生產規模卻沒有提升疫情防控意識,導致養殖場出現大規模疫情擴散的現象,給畜牧行業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和研究基層獸醫站的生豬防疫工作[1]。
很多生豬養殖人員未意識到生豬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在經營中只關注經濟效益,導致生豬大面積患病,造成重大損失。我國農村的個體養殖戶數量較多,從業門檻要求低,養殖人員專業水平有限,養殖分散導致基層獸醫站工作量大,對養殖戶進行監管難度大,生豬防疫工作的宣傳無法有效開展,出現畜牧養殖戶生豬防疫意識不足的情況。基層養殖人員進行動物防疫的難點在于管理人員對防疫工作的意識薄弱,多數基層養殖人員未受過專業的培訓和學習,對防疫工作的重視不夠,防疫意識欠缺,部分基層養殖人員對于防疫工作的成本投入和精力投入不足導致防疫效果不佳,甚至給養殖人員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有些基層養殖人員對于常見的疫情認識不夠,認為只要打完疫苗就足夠,對疫情特點和各類型疫苗的作用未進行全面了解,增加了養殖防疫工作的難度。
動物檢疫的技術和使用設備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因此對于生豬防疫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疫工作人員需要持續學習行業先進理念和專業知識,才能確保自身的專業能力不會落后,然而,部分年齡較大的基層獸醫站畜牧獸醫自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在實際業務工作中難以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導致生豬防疫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在防疫過程中常出現紕漏、失誤等現象,不利于生豬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2]。
現階段,我國很多基層獸醫站普遍存在對生豬防疫工作管控不足的情況。我國基層獸醫站的數量較多,且多數基層獸醫站在實際開展管控工作時采用的模式近乎相同,并未針對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以利用。生豬防疫工作涉及部門較多,若各部門在實際防疫工作中協作溝通不暢,就會影響實際防疫質量,且我國很多基層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在實際防疫工作中存在責任劃分不明確的情況,導致各項防疫工作無法有效落實,阻礙了我國基層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3]。
隨著基層養殖規模和投入資金不斷擴大,農村養殖動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部分患病前期癥狀不明顯的生豬發現較晚,而部分疫情存在發病迅速、傳播速度快、危害性強等特點,飼養過程中一旦有生豬被感染,就會迅速傳播給其他健康的生豬,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量飼養生豬受到病害影響,對生豬的危害性較強。同時,病原體和微生物也在發生變異和進化,傳統的防疫、治理手段效果大打折扣,給基層養殖人員的防疫工作增加了難度。
基層疫情防控的致病因素多也是導致實際防疫工作開展質量不佳的關鍵因素。例如一些生豬體內的部分病毒未被檢測出來,在發展過程中因外界因素使原有病毒發生轉化和升級,成為新型病毒對生豬造成更大的影響。外來病源是疫情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我國經濟和交通行業蓬勃發展,各省份的高速公路和交通設施都較為完善,很多地區都采用外地引進新品種的方式來提高當地生豬的成活率和質量,但部分生豬在引進時未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檢測,攜帶病毒細菌的生豬來到新的飼養環境,造成新環境的大面積患病現象。部分養殖人員為節省時間成本和檢測成本,故意不對生豬進行檢測,導致患病的生豬賣出后進行傳播。還有部分養殖人員在進行飼養工作時缺乏防疫意識,將引進的生豬和原有生豬進行混群飼養,導致原有的生豬患病,從而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畜牧行業是我國傳統行業之一,很多生豬養殖人員從事生豬養殖工作的時間較長,在養殖過程中僅憑自身經驗進行養殖工作,對先進防疫技術和設備的認知不足,未認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基層獸醫站的防疫工作人員對生豬養殖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普及。不少生豬養殖人員因養殖操作有誤,使得生豬在實際生長過程中未得到系統的防疫處理,進而導致生豬受到疫病的危害,最終造成養殖人員自身經濟受損。管理部門可通過以下方式開展宣傳普及工作:
(1)加大對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海報等方式來進行宣傳,提升養殖戶對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
(2)定期開展培訓來提高養殖戶的專業能力,確保所有養殖戶具有一定的防疫能力,進而減少疫病發生率。
(3)向養殖戶進行講解防疫工作的作用,使養殖戶意識到防疫工作和自身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加強養殖戶對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促使養殖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的防疫活動和工作,提升我國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4]。
目前我國畜牧業防疫工作中,專業人才數量較少,影響到基層獸醫站的生豬防疫工作的開展。由于動物防疫屬于小眾專業,每年選擇學習的人數較少,隨著我國畜牧行業的持續發展,每年市場環境中擁有的新生人才與市場需求量呈現出較大差距。為此,我國相關部門可與高校合作,通過提高相關專業的錄取待遇、放寬錄取條件等方式來增加選擇動物防疫專業人才的數量,以滿足基層獸醫站的實際需求。
現階段,基層獸醫工作人員的待遇較低,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加上畜牧業的主要發展地區都較為偏遠,導致很多優秀人才不愿意到基層獸醫站參加工作。為此,相關部門可改善基層獸醫站工作人員的待遇條件,吸引人才加入,保證基層獸醫站工作穩步進行[5]。
近年來,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推進,部分地區撤銷了基層獸醫站,人員分流,職能工作主要由鄉鎮人民政府承擔,專業人員減少,給基層防疫工作帶來較大沖擊。基層獸醫工作人員是開展生豬防疫工作的保障,基層獸醫站需要確保基層獸醫工作人員有著較高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相關部分需要定期開展培訓,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學習最新的防疫知識,制定完善的激勵政策,對通過考試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進而提高基層獸醫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綜合素質。同時,管理部門需完善相應的防疫培訓體系,對現有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和指導,以此來提高防疫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6]。
目前,我國很多基層獸醫站設備儀器數量不足且不先進,需要專項資金購買先進的設備儀器來提高生豬防效果[7]。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需加大對基層獸醫站的資金投入力度,以更新現有的設備儀器。此外,還應提供專項資金,對基層獸醫站現有獸醫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保障生豬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8]。
基層獸醫站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質量監管制度,確保監管工作的有效實施,防疫質量監管工作需要對市場環境中的生豬養殖企業進行監管,采取屬地責任制管理制度,將生豬養殖企業防疫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交由生豬養殖企業屬地的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同時,各地區的基層獸醫站分別對所在地區生豬養殖企業產出的生豬和豬肉制品進行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將生豬防疫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各個生豬養殖企業的考核范圍中,從而確保生豬和豬肉制品得到充分地防疫和檢疫,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同時為市場環境和人們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將市場環境中所有生豬養殖企業進行責任落實,確保防疫工作的有效實施。針對部分生豬養殖人員對防疫工作不重視的現象,管理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力度,實現生豬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對市場環境中的所有生豬和豬肉制品進行嚴格把控,對所有運輸出省的生豬和豬肉制品進行檢查,并定期檢查屠宰場、養殖場等相關機構場所,確保不漏檢。針對部分生豬養殖人員對于防疫工作不配合、不重視的現象,管理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力度,采取處罰、警告等措施。一旦發現有不法商家為了自身利益違反相關規定制度時,及時安排監管部門進行處理,對違法行為嚴懲不貸,以此來實現生豬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9]。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生活質量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生豬作為我國基層畜牧養殖業中數量最多的養殖動物,其防疫質量對于社會安全和畜牧行業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基層獸醫站需要深入落實和把控生豬的防疫工作,確保生豬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我國畜牧行業的未來發展和畜牧經濟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