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豐
【摘要】由于我國房屋土建工程量巨大,市場競爭激烈,對于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進行建筑的結構設計時,設計方常常對建筑的外形結構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此時傳統的施工技術很難滿足要求,只能借助高支模施工進行解決。首先,高支模施工技術在施工穩定性上具有較高的水平,能夠保障建筑的整體荷載處于安全水平;其次,其能夠優化建筑外形結構,實現建筑設計方對建筑結構的要求;最后,高支模技術是一項節省材料、綠色環保的新興技術,其對材料和設備的消耗較低,通過控制手段可以實現綠色施工的相關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支模技術一般運用于高層建筑,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因此必須保證各施工環節的標準化,特別是在前期的施工準備中,必須綜合考慮建筑尺度、材料模板荷載、設備運行情況等影響因素,并反復校驗其準確性。
【關鍵詞】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3.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術屬于目前房建土建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支護技術,它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大規模房建土建工程構件建設與拆除工作中,對建筑施工的整體穩定性提升具有巨大幫助且其安全性表現突出。就目前而言,我們需要深層次考量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需求,結合相關技術內容展開分析,了解高支模施工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的發展態勢,確保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房建土建工程項目中。
1、相關概述內涵
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重點就是高支模,它比較適用于某些大體積建筑工程建設。結合高支模施工系統優化相關技術內容,構建混凝土塑形機制,最終硬化,這樣可以形成預期設計的高支模施工技術內容,優化支撐系統,建立承載模板與混凝土重量機制,在優化高支模施工方面表現出色。在目前的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是具有極高危險性的,這主要是因為高支模施工規模大,還包括高空作業項目。所以,高支模施工已經成為高危險性分部分項工程。依照相關規定,施工企業需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展開分析,大體來講需要把握4點施工技術要點:①需要在支撐結構上構建>8m的搭建結構;②確保支撐結構在搭建過程中的跨度>18m;③確保施工總荷載≥15kN/m2;④確保集中線荷載≥20kN/m2。結合上述4點可知,高支模施工應該歸類為一般規模以上且危險性極高的工程施工項目,其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專項方案確定工作。
2、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2.1施工準備工作
首先,做好施工材料的準備工作。施工條件復雜、工序繁多是房建土建工程的主要特征,故而在準備施工材料時,應加大把關控制力度。尤其是砼、木材及鋼材等建材,應做好砼性能檢測工作,確保其能和設計強度要求相吻合;還應檢測鋼筋的強度,逐一檢驗模板的張拉度、強度及抗壓度等,確保各性能指標均能符合土建工程的設計要求。其次,完善參數設計工作。高支模技術應用階段會牽扯到精準性較高的施工參數,正式開工前要確保各項參數設計的合理性,這樣才能把建設活動中危險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具體是把項目施工需求設定為參照憑據,建設相應的數學模型,在掌握模板荷載重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支模施工過程的科學性(見表1)。參數設計時,應結合項目施工方位的狀況,確保模板安裝高度及面積等設計的合理性,這樣模板建設效果才能和土建需求相統一。最后,規范的執行測量放樣工序。在該項工作推進前期,應指派工人認真做好施工場區內衛生環境清理工作。土建工程測量時,通常會選用經緯儀輔助進行。現實操作時,要確保軸線方位精準、科學,選用采墨線作為標記的工具,主要用于標記邊線與中線,基于模板設計方位清晰的標識出放樣的結果。在落實以上工序后,也要做好模板標高的復核工作,進而合理規避部分問題,這是提升模板安裝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2.2高支模安裝
首先,對高支模支架的基礎進行硬化操作,如果基層是回填土,則要確保回填土的密實度符合工程設計要求,否則在架體安裝好以后,容易發生不均勻沉降等情況,勢必會降低架體的穩固性,也會給高支模后期施工活動埋置安全隱患。其次,加強施工原材料質量的把關控制,全面檢查用于高支模架體的鋼管各項指標,特別是其厚度要符合方案檢驗出厚度的規范要求,嚴禁出現嚴重銹蝕情況,若發現某建材的外形、型號、標號等不合格,則要及時更換,杜絕發生以次充好的情況,從基礎環節上保證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質量安全。在運輸建材時,考慮搬運行為、路況條件等對其質量形成的影響,運輸前對材料進行必要的保護性處理。再者,高支模施工階段,應掌握多層板的施工注意事項,工人要明確多層板對于其他工序形成的影響,參照多層板的既有特征有針對性地完善工藝方案,安裝高支模時要確保多層板間預留下的空間足夠大,并要對齊多層板的接口,隨后依照標準要求,通過試驗檢測多層板的干濕程度,以防因干濕度不適宜而引起多層板出現掉落翹皮等不良情況。為增加高支模建設的承載力,一定要認真落實基礎地質的處理工作,最重要的內容是將數目適宜的排水溝布置在支架場地的邊緣。本工程安裝樓板模板時,推薦施工方應用門式鋼管架的支撐方法,具體操作時,工人應先在外側彈出適宜的水平線,確認其和工程建設要求吻合后,將該高度設定成參照指標,確定大楞,模板安裝完畢,要認真檢查支架系統的穩定性、牢固性,優化模板安裝施工效果。最后,支架設計是高支模施工活動的重點、難點,具體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基底、地板及翼板的力學支撐情況,對于基底而言,建議將其夯實的壓強控制在135kPa以上,從基礎環節確保高支模受力支撐狀態良好。用15mm竹膠板通過U型頂托合理部署支架,將支架作為整個系統的基礎,裸露鋼管的范圍<185mm。選擇Φ35×4.3mm鍍鋅鋼管作為立桿,其要配合使用Q436基底。將縱向立桿、橫向腹板間距、箱室下的間距分別控制在860mm、535mm、1430mm左右,立桿的自由長度≤265mm,次梁的方木尺寸以214mm×245mm,底托下墊的鋼槽選用C23b鋼材,在箱梁位置其橫向間距應控制在575mm左右,需要依照橫向布設腹板對其做出微調整。
2.3高支模施工驗收
高支模施工在專業性、技術性方面均提出較高的標準,故而在現實施工中,應有機結合技術性與專業性,將其作為測評項目施工質量的主要依據其主要表現在施工早期專業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方面。驗收環節可以應用細節式技術驗收方法,通過規范的落實該項工作,使高支模施工過程的標準性得到更大保障,明顯提升了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如果驗收過程發生了模板傾斜、局部開裂等問題,則要快速采用相關措施將其解除。
2.4高支模安裝與砼澆筑
首先,施工前,工人加強對工程現場狀況的勘測、分析,精準地測算出高支模的各項參數,判斷其圖紙設計內容是否和標準要求相一致,只有符合標準后才可以安裝高支模。其次,拼接模板時,要保證長寬對齊,預留空隙不可過大;安裝梁側板時,應結合土建工程實際需求,將其厚度控制在23mm之內,把不同木板之間的錯縫寬度控制在50㎝內,借此方式優化高支模板的安裝效果。再者,模板主體安裝工序結束后,工人應做好木板干濕度的檢查工作,以規避發生拼接變形等質量缺陷。在現實安裝活動推進階段,應提前做好腳手架水平與垂直位置的測量工作,依照設計圖紙落實腳手架兩側的安裝任務,以上安裝項目完畢后,要確保兩側端腳手架被鎖死,這是強化腳手架自身穩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安裝樓面支頂模板時,要求各類腳手架立柱均要處于同條中心線,借此方式提升腳手架在垂直方向的牢固性。澆筑砼時,禁止出現一次性澆筑過高的情況,施工方可以把2h設定一個周期,加強砼澆筑高度的控制,使其受控在1.0m之內。為進一步提升砼澆筑效果,施工方可依照澆筑工藝標準,利用分層澆筑方法進行澆筑,參照土建工程的實際狀況,可以將砼分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范圍中,澆筑時由兩端進行,確保砼澆筑活動推進的均勻性。振搗時建議把梁中點設定成起始點,并朝向兩側平行推進,嚴禁發生漏振、過振等情況。最后,在布置外框架柱梁時,應把砼澆筑與攪拌施工作為主體,井格梁瓦蓋施工時,要確保排架與梁柱組成水平式支撐力,借此方式提升外框架梁柱的安穩性。
2.5拆除高支模
拆除高支模應依照施工現場實際要求進行,結合高支模跨度差異選擇適宜的拆除方法。如果現場實測其跨度大于8m,則要在砼強度達到95%時再拆除模板;如果跨度小于8m,砼強度達到75%便可以組織工人進行拆模。拆模過程應關注如下幾點內容:一是應在砼施工8d后進行振搗,工人要規范檢測高支模砼構件的強度,確認其符合設計要求時便可以進行后期操作,否則過段時間對其強度進行再檢測檢驗。二是拆除高支模環節中,應嚴格依照設計的澆筑與拆除進行,應依照基層差異性選擇分層拆除方法。次梁與側梁模板的拆除工作先開展,而后是主模板。三是在拆模過程中,為降低拆除難度,建議施工方搭建專門施工平臺,拆除應參照模板類型進行分類安放,為后續階段應用創造便利條件,應檢查模板質量,及時修補缺陷。
3、促進高支模技術有效施工的建議
3.1重視提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設計是高支模施工活動的重要構成,是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設計階段,相關人員要對高支模重要施工指標進行嚴格審查,綜合多方面因素測評整個工程設計的安全性、實用性。高支模施工高度通常在5m~8m之上,只有在設計方案經嚴格論證分析、確認其合理后方可被用于建設實踐中,確保土建工程施工活動安全、穩定進行。設計階段也要制定應急預案,加大對意外風險的控制,確保突發事件處理的時效性,將安全事故發生率降至最低。比如,如果發生高支模坍塌的緊急事故時,怎樣快速、有效地開展救援工作。使現場工人生命安全得到最大保障,在這些方面均要做出充足準備。綜合多方面因素,提前預測高支模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況,編制相配套的應對方案,將經濟財產損失、不良的社會影響降到最低。
3.2做好工人的專業培訓工作
人才是各種技術良好應用的重要基礎,故而對于高支模技術而言,只有提升工人的實踐技術水平,才能將模板技術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故而,高支模技術運用時,應做好工人的專業培訓工作。首先,在開展培訓工作階段,施工方要依照高支模施工特征與崗位需求,對工人進行專業化培訓,這是實現科學化施工的重要基礎。其次,加強高支模施工的崗前培訓力度,幫助工人更全面地了解施工重難點,以防因主觀因素而干擾工程計劃的執行過程。最后,加強對工人高支模施工理論知識、實踐技術的考核,在確認均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進而從始源上控制高支模施工質量,確保高支模技術的應用效果。
3.3加強材料質量的控制
材料的應用情況是影響土建工程建設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應指派專人進行高支模施工材料的購置工作,結合項目施工實況,編制相配套的采購購置制度,確保采購員能科學分析、調查材料市場,加大材料供應商資質、生產能力及口碑的考察力度,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和部分材料生產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不僅能確保高支模施工質量,還能減少工程成本。其次,應用高支模材料環節中,要嚴格檢測其力學性能,確保建材質量設計要求相吻合。最后,也要綜合分析高支模施工材料市場價格和政策等因素,合理控制材料價格,以防由于材料價格出現較大波動而導致建設成本增高,確保高支模施工時能創造出良好效益。
3.4規范制定高支模專項方案
為了能將高支模施工技術自身效能充分發揮出來,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具有很大現實意義,進而確保各項操作方法應用過程均有憑據、有理論基礎、有保障。首先,制定專項方案前期,施工方要指派專人前往工程現場開展勘察工作,獲得和工程施工相關的數據信息,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研究工作,以此為基礎客觀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在制定施工專項方案的過程中,要對鋼支架的搭建、工程監理等過程高度重視,將高支模安裝高度控制在5~8m范圍中。嚴格依照設計圖紙落實各項工作,進而使施工過程安全性得到更大保障,將施工現場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這是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的重要基礎。最后,編制施工的應急預案,加大對工程施工風險的管理、控制力度,確保能及時處理突發事故,將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少。比如,當發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時,怎樣開展有效的救援工作,使現場工人生命安全得到更大保障等,均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綜合多方面因素預測高支模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以此為據編制更詳細的處理方案。
3.5規范制定高支模專項方案
首先,制定專項方案前期,施工方要指派專人前往工程現場開展勘察工作,獲得和工程施工相關的數據信息,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研究工作,以此為基礎客觀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在制定施工專項方案的過程中,要對鋼支架的搭建、工程監理等過程高度重視,將高支模安裝高度控制在5~8m范圍中。嚴格依照設計圖紙落實各項工作,進而使施工過程安全性得到更大保障,將施工現場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這是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的重要基礎。最后,編制施工的應急預案,加大對工程施工風險的管理、控制力度,確保能及時處理突發事故,將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少。比如,當發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時,怎樣開展有效的救援工作,使現場工人生命安全得到更大保障等,均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綜合多方面因素預測高支模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以此為據編制更詳細的處理方案。
結束語:
總之,高支模是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活動中重要的技術類型,其在優化項目建設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故而一定要科學應用該項技術,引領建筑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故而,土建施工方應全面分析高支模施工技術,在施工工藝、流程及方法等方面提升技術應用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設計目標順利達成,創造更多的工程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靜遠.工程項目中高支模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21,78(5):59-60.
[2]黃步錦.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與預算,2021,1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