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伯在幾個月前被查出直腸癌,不幸中的萬幸是還有手術機會,于是他在醫(yī)院的安排下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術后一個多月,蘇老伯開始出現腹瀉問題,每天至少四五次。對此,蘇老伯和子女們都很擔心:“本來癌癥患者身體就虛,現在每天拉那么多次,這樣下去身體肯定會越來越差。”
其實,很多直腸癌術后患者都有著和蘇老伯一樣的困擾。那么,為什么直腸癌術后容易變成“肚拉拉”?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飲食方面又要注意什么呢?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yī)院肛腸科主任醫(yī)師陳金泉教授介紹說,導致直腸癌術后患者出現腹瀉或大便次數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局部器官與功能缺失 手術造成腸道形態(tài)和功能改變,使大腸黏膜吸收面積減少,直腸的貯便及吸收水分的功能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在術后一段時間內腸內的糞便就好像坐上直通車一樣,有多少就排多少,以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大便次數增多或里急后重的現象,這種腹瀉多為吸收不良性腹瀉。如果便形正常,僅為大便次數增多的腹瀉,一般經過2~3個月身體逐漸適應后,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大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由于部分直腸連同腫瘤一起被切除,大腸植物神經功能有時可能發(fā)生紊亂,腸胃蠕動就會失去原有的規(guī)律,也需要有一個漸進恢復、適應和代償的過程。
并發(fā)腸道菌群失調 由于手術造成的創(chuàng)傷刺激以及圍手術期間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等,一些年老體弱的患者可能會在術后并發(fā)腸道菌群失調,而腸道的消化吸收與這些菌群是密切相關的,這也是引起患者術后腹瀉的一個原因。
化療藥物的刺激 腸癌手術后,大部分患者需要輔助化療,以提高術后根治率,但化療藥物對腸壁會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腸壁細胞壞死,造成吸收障礙,引起腹瀉。
飲食失調 手術后患者往往身體虛弱,家屬都希望其能早日康復,于是為患者準備各種雞鴨魚肉和營養(yǎng)品、保健品。但其實,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有的食物吃了沒辦法吸收,有的食品也并沒有宣傳的療效,盲目地給患者補充營養(yǎng)品反而會增加其胃腸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針對直腸癌術后患者出現腹瀉的情況,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腫瘤五科張暉主任醫(yī)師表示不必太擔心,因為中醫(yī)就有辦法調理。
具體來說,上述這種情況屬于中醫(yī)“泄瀉”范疇,即因為患者經手術或化療后氣血虧虛,中氣不足,脾失健運,濕熱內停,食滯中焦,或脾腎兩虛、腎陽不足等原因而造成。在治療上,多使用益氣健脾配合清化濕熱、溫陽補腎止瀉的方法。一般可以選用參苓白術散湯、葛根苓連湯、理中湯加四神丸等加減進行治療。而對于那些腹瀉特別嚴重的患者,還可以在中藥基礎上聯合應用雙歧三聯活菌、易蒙停、得舒特等西藥,通過減緩腸蠕動來達到止瀉的目的。
張暉還說,直腸癌術后患者在日常飲食方面也要有所注意,應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將粗纖維細加工 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紅薯、韭菜、白菜等,既可預防便秘又能防治腹瀉,還能刺激腸道蠕動,保證每天的規(guī)律排便,以幫助毒素排出。但是,患者也常常忽視很重要的一點:術后或化療后不久,腸道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太粗糙的食物會對腸道造成巨大刺激,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還會造成腸梗阻。所以,應將粗纖維食物細加工后再食用。尤其是剛剛做完手術的患者,不妨先進食易消化、細軟的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藕粉湯、玉米面粥等,這些食物可順利通過腸腔,減少對腸道的刺激,防止腸梗阻發(fā)生,也能保證粗纖維的攝入量。
少吃含油脂食物 直腸癌患者在術后要盡量少吃含有油脂的食物。這是因為,眾多飲食與癌癥的關系的相關研究揭示,油脂,包括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如果過量攝入,可促進癌細胞生長,還可使正常細胞早期變異而演變成癌細胞。因此,要少吃含油脂的食物,堅持“多蔬少肉”的飲食原則。
多喝酸奶 直腸癌術后患者應長期喝酸奶,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能夠增加腸道內的有益菌群,促進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喝酸奶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將腸道內吸收營養(yǎng)的障礙清除,抑制硝酸鹽還原菌,阻斷致癌物質的形成。
張暉表示,除了飲食,運動和隨訪也是必不可少的。直腸癌術后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一些適量的運動,可以經常逆時針揉腹、散步,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由于手術時進行過擴肛,肛門括約肌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暫時損害,導致排便功能下降而發(fā)生腹瀉。因此,加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恢復訓練(肛門行收縮舒展運動10次/回,4回/日)也是必要的。同時,還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定期隨訪,接受腸鏡復查,這對預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也非常重要。
陳金泉教授則特別提醒大家,頻繁的腹瀉易造成肛門及肛周(或人工肛門周圍皮膚)皮膚受損感染,出現皮膚濕疹、糜爛甚至潰瘍等。因此,對于那些腸癌術后腹瀉的患者而言,經常清洗肛門及護理肛周皮膚也很重要。具體方法是:每次便后應及時用溫水清洗肛門及肛周皮膚,如有潮濕痕癢,局部可涂搽防濕乳劑或氧化鋅油等,使肛周皮膚保持清潔和干燥。
中醫(yī)有藥食同源之說,參苓白術散里的很多藥都是可以用來食用的,比如山藥、薏苡仁、蓮子等。老年患者脾胃功能減弱,消化不好,這時候可以用參苓白術散里的幾味藥做成藥膳食用。
參苓白術散是宋朝官方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一個方子,由人參、白術、白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等組成。其中,白術、人參、白茯苓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湯”的前三味藥;山藥和蓮子肉可以加強“四君子湯”的補脾作用,還有澀腸止瀉的功效;薏苡仁、白扁豆有健脾滲濕的作用;另外加上砂仁可以醒脾和胃;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桔梗雖不能補氣滲濕,但有升氣的作用,可以提高此方健脾止瀉的療效。
中醫(yī)有藥食同源之說,參苓白術散里的很多藥都是可以用來食用的,比如山藥、薏苡仁、蓮子等。老年人年紀大了,脾胃功能減弱,消化不好,這時候可以用參苓白術散里的幾味藥做成藥膳食用:把白扁豆、西洋參、蓮子肉、薏苡仁用涼水浸泡2~3小時,將西洋參加水煮沸,再把粳米、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一起放入,煮到比較黏稠時為佳。此粥有滋陰補氣、提高脾胃消化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