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②,王福東③,孫樂棟2,劉 佳,李宗香
(1.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 廣西 桂林 541199;2.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皮膚科, 廣東 廣州 510515)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組織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高發于育齡期女性,本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病情反復難愈,病程遷延,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其中,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嚴重的并發癥,并發率高達55%以上,且腎臟受累損害的程度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1]。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由B細胞介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體的產生以及III型超敏反應的慢性系統性炎癥是該疾病的顯著特征[2]。自身抗體和相應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于各組織、器官,引起局部組織炎癥和損害[3]。LN是SLE所產生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臟,改變腎血管的通透性所引起的一種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目前,國內外常規的藥物治療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病理類型的不同,治療方案不一而足。主要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但是長期應用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毒性反應大,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會增加SLE患者慢性器官損害并導致患者生存率下降。中醫認為,LN的發生屬正虛邪實,腎虛為本,熱毒為標[4],治療應當以益腎健脾為根基[5-6]。小四五顆粒由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小柴胡湯、五苓散及宋代《太平惠民和濟局方》中的四物湯三方組成,本文將探討該藥方對狼瘡腎炎的治療作用及其免疫機制。
8周齡雌性MRL/MpJ-Faslpr小鼠和8周齡SPF級雌性Balb/c小鼠,購自廣州市賽柏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四五顆粒劑(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白術、茯苓、澤瀉、豬苓、桂枝、熟地黃、白芍、當歸、川穹等)由廣東一方制藥廠生產,每袋3 g,相當于生藥6 g。
1.2.1 分組及給藥 MRL/MpJ-Faslpr自發性狼瘡小鼠20只,隨機分成兩組,狼瘡對照組和小四五治療組,各10只,Balb/c小鼠10只為正常對照組,小四五治療組予小四五顆粒劑,制成每毫升含生藥6 g的水煎劑,根據許淑云主編的《藥理學實驗方法》,按公式:小鼠劑量(g/kg)=人用劑量×0.0026×50 g計算,小四五給藥組給予0.2 ml/20 g的小四五懸液灌胃,2次/d,連續6周,狼瘡對照組及正常對照組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2次/d,連續6周。
1.2.2 尿蛋白含量檢測 于用藥后6周末采集小鼠晨尿,將所有尿液標本稀釋500倍,采用碧云天公司生產的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檢測尿蛋白含量,加入樣品及工作液后,37 ℃孵育30 min,酶標儀測定570 nm吸光度值,根據標準品計算樣品尿蛋白濃度。
1.2.3 血清IL-4、IL-10、IFN-γ檢測 小鼠于第6周末眼眶取血,4℃,4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凍存于-80 ℃備用,小鼠血清中IL-4、IL-10、IFN-γ檢測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2.4 流式細胞儀檢測Th1與Th2細胞數量 小鼠處死后,分離脾臟100 mg,制備脾臟單細胞懸液,以每孔1×106個細胞接種于24孔細胞培養板中,加入細胞刺激劑及高爾基體抑制劑,置于37 ℃,5%CO2培養箱中培養5 h,固定、破膜、染色后,行流式細胞術,檢測脾臟中Th1與 Th2細胞數量。

與正常組小鼠相比,狼瘡組小鼠尿蛋白含量顯著增加;與狼瘡組相比,小四五治療組小鼠尿蛋白含量降低(P<0.05),見表1。

表1 不同組小鼠尿蛋白檢測情況
與對照組小鼠相比,狼瘡組小鼠血清中IL-4、IL-10含量顯著增加,IFN-γ含量顯著降低;與狼瘡組相比,治療組IL-4、IL-10含量降低,增加IFN-γ含量(P<0.05),見表2。

表2 小四五顆粒對MRL/MpJ-Faslpr小鼠血清IL-4、IL-10、IFN-γ的影響
流式細胞術檢測結果表明,與對照小鼠相比,狼瘡組小鼠脾臟中的Th1水平顯著降低,Th2細胞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狼瘡組相比,小四五顆粒能顯著增加Th1細胞水平,降低Th2細胞水平,Th1細胞/Th2細胞比值顯著升高,見表3。

表3 小四五顆粒對MRL/MpJ-Faslpr小鼠脾臟Th1細胞和Th2細胞數量的影響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和進展與遺傳、免疫、感染、激素和環境因素等有關,患者B淋巴細胞異常增生,T淋巴細胞降低,體內出現大量抗體和致病性循環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系統,進而引起全身炎癥反應和免疫損傷[7]。近年來,機體免疫調節功能系統,尤其是Th1/Th2細胞失衡成為臨床研究SLE的熱點。 Th1細胞能分泌生成IFN-γ等因子,對細胞免疫具有介導作用,能促進T細胞分化及成熟、增殖,促使炎癥介質合成[8]。Th2細胞能分泌生成IL-4、IL-10等因子,對體液免疫具有介導作用,能促進B細胞分化及成熟、增殖,促使IgE、IgG類等抗體生成[9]。Th1細胞、Th2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的平衡破壞在SLE發病機制中有重要作用。
狼瘡腎根據其臨床表現, 可歸屬于祖國醫學“水腫”“虛勞”“腎痹”等范疇。中醫學認為,LN的發生是由人體先天稟賦不足,陰陽氣血失調,加之毒邪侵入,導致毒邪內蘊于腎,血脈凝滯而致[10]。故本病以肝腎虧虛為本,熱毒瘀結為標,本虛標實的癥狀貫穿疾病的始終。小四五顆粒中,小柴胡湯疏通三焦、理氣和解;五苓散通陽化氣,利水滲濕;四物湯養血活血祛瘀。全方脾腎雙補,攻補兼施,陰陽相濟,可行氣祛瘀,升清降濁,水濕歸于正化,使尿蛋白減少,腎功能改善。四物湯為中醫補血理氣的經典方劑,現代研究發現,它于免疫系統的功能具有多向調節作用,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11-12]。
研究結果顯示,MRL/MpJ-Faslpr小鼠脾臟Th1細胞/Th2細胞比值降低,與此相一致的是MRL/MpJ-Faslpr小鼠外周血中IFN-γ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經小四五顆粒處理后,可緩解Th1細胞/Th2細胞比例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不平衡。筆者推測小四五顆粒對狼瘡小鼠腎炎病情的改善,可能通過降低Th1細胞/Th2細胞比值,減少自身反應性B細胞及自身抗體的產生進而減少腎臟免疫復合物的沉積,最終減輕腎臟的損害。后續,筆者將深入開展相關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