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春a,莫秋玉a,黃銀燕b, 秦麗娟
(桂林市人民醫院a.血液科;b.檢驗科,廣西 桂林 541002)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臨床最常見出血性疾病,是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發病率為5~10/10萬,60歲以上是高發群體[1],其中難治性患者治療效果較差,有大出血風險。臨床病例常表現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異常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益生菌治療難治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效果。
選取2018 年1 月至 2020年8月桂林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符合成人難治性ITP 診斷標準[1]的患者2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益生菌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例。益生菌組男5例,女7例;年齡19~74歲,平均51.5歲。對照組男7例,女5例;年齡25~80歲,平均46.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口服達那唑(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116)治療,400 mg/d, 2次/d;口服環孢素(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22),3 mg·kg-1·d-1, 2次/d。益生菌組口服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80004,規格:0.5 g/片),2片/次,2次/d,口服達那唑400 mg/d,2次/d,口服環孢素3 mg·kg-1·d-1, 2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①血小板計數。采用DxFLEX流式細胞儀檢測。②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治療前后抽取靜脈血標本6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離心5 min,分離得到血清,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CD3+、CD4+、CD8+、 CD25+、CD19+水平。③血清炎性因子。血清檢測方法同上,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治療前,兩組血小板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益生菌組血小板計數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計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后,益生菌組CD3+、CD4+、CD25+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續表
治療前,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后,益生菌組IL-12、TNF-α、IFN-γ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ITP是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疾病,異常免疫活化介導破壞血小板加速和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不足[2]。治療關鍵是抑制異常免疫,其中細胞免疫是重點。難治性ITP存在持續免疫異常,常規治療效果差,血小板計數持續低于正常值,容易大出血,有生命危險。難治性ITP治療藥物常選擇達那唑、環孢素等,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中難治性ITP患者血小板嚴重減少,治療前血清CD3+、CD4+及CD25+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明顯下降,炎性因子IL-12、TNF-α、IFN-γ表達明顯升高。本研究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達那唑、環孢素口服治療8周,觀察到加用益生菌治療后,血小板計數升高比對照組明顯;血清CD3+、CD4+及CD25+淋巴細胞亞群比例較對照組增加明顯;隨著病情好轉,血清IL-12、TNF-α、IFN-γ表達水平比對照組均下降明顯,以上提示益生菌可通過改善細胞免疫,提高治療效果。
觀察異常的T淋巴細胞亞群及炎性因子對機體細胞免疫的作用機制發現,當CD4+亞群下降常出現免疫反應過度時,CD4+淋巴細胞可分化為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該亞群常表達CD25+,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性,在維持自身免疫耐受、免疫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3]。炎性因子IL-12、TNF-α、IFN-γ等由淋巴細胞分泌參與細胞免疫[4],淋巴細胞亞群異常導致炎性因子也處于異常表達水平,對機體細胞進行破壞。T淋巴細胞的損傷、血清炎性因子失衡成為ITP重要特點[2]。所以,改善淋巴細胞亞群失衡和降低炎性細胞因子有利于改善ITP的病情。
益生菌是指在攝入足夠量的條件下對宿主產生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主要包括雙歧桿菌、乳酸桿菌、乳酸球菌及鏈球菌[5]。本研究用的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是益生菌。機體的腸道菌群能夠與宿主免疫系統互相作用[6],健康狀態下,協助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在疾病狀態下,腸道菌群發生失衡,益生菌減少,可以激活效應T細胞,破壞免疫抑制調節T細胞平衡,同時,炎性因子升高,形成惡性循環[7]。已有報告指出,用益生菌治療和免疫異常相關的疾病[8-9],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益生菌可以降低炎性因子,包括TNF-α、IL-12[10]。目前,認為腸道菌群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通過不同的通路作用于T淋巴細胞,參與免疫狀態的改變[11]。
綜上所述,難治性ITP患者的血清CD3+、CD4+、CD25+淋巴細胞亞群比例持續下降,血清炎性因子IFN-γ、TNF-α、IL-12表達持續增高,在益生菌聯合常規藥物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異常免疫指標改善明顯,血小板計數有升高,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