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非化膿性耳科疾病,主要特征為中耳積液、聽力下降,主要治療方法有口服藥物治療、鼓膜穿刺及鼓膜切開置管術等,但治療效果并不顯著[1-2]。該疾病若治療不及時或反復發作,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3]。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可導致鼓室內形成硬化病灶、鼓室粘連等,成為復發性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4]。潑尼松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病毒等多重藥理作用[5]。頭孢拉定是常用于大多數球菌的頭孢類抗生素,溴己新具有抑制炎性反應,抵抗細菌的作用。臨床上對于潑尼松、頭孢拉定口服聯合溴己新鼻內鏡下咽鼓管插管輸注治療的報告較少[6]。因此,本文研究潑尼松、頭孢拉定口服聯合溴己新鼻內鏡下咽鼓管插管輸注治療復發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選取駐馬店市中心醫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復發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就診時間分為聯合組和基礎組,見表1。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復發性分泌性中耳炎診斷標準[7];②給予常規治療后無效的患者;③伴有聽力下降的患者;④自愿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有惡性腫瘤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拒絕參與者。
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已獲得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基礎組給予鼻內鏡下逆行咽鼓管插管鹽酸溴已新治療?;颊呷⊙雠P位,頭向后仰起,將枕頭墊于肩關節使患者肩關節抬高,給予表面麻醉雙側鼻腔黏膜,同時對鼻黏膜進行收縮處理,先行咽鼓管置管術,利用鼻內鏡進行探查,確定咽鼓口形狀,插管前清理咽鼓管周圍分泌物。完畢后在鼻內鏡引導下插入麻醉導管,緩慢將咽鼓管導管插入至咽鼓管咽口并進入咽鼓管,使其靠近鼓室口。調整體位,叮囑患者保持側臥位姿勢,經麻醉導管緩慢注入10 ml空氣,部分患者有分泌物自咽鼓管溢出,用37 ℃生理鹽水沖洗鼓室至液體清亮。然后打氣排空液體,最后鹽酸溴己新(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703)1 ml留置?;颊呖诜^孢拉定(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001)0.5 g/次,4次/d。 聯合組在基礎組治療方案上加用潑尼松(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制藥二廠,國藥準字:H41020896)口服,15 mg/次,2次/d。兩組均治療2周。
①療效[8]:治療結束3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鼓膜穿孔處愈合,中耳內未有脹痛和閉塞感,連續3個月未再復發為治愈;鼓膜穿孔處愈合,中耳內未有明顯脹痛和閉塞感為好轉;中耳內仍有明顯脹痛和閉塞感及聽力無明顯改善或3個月內再次復發為無效。②內毒素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采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及中耳積液,采用動態濁度法檢測血清及中耳積液中內毒素水平。③免疫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采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利用細胞染色法測定患者治療前后T細胞水平(CD4+、CD8+及CD4+/CD8+)。④聽力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評價聽力功能。純音聽閾測試:在標準隔音室內,采用丹麥MADSEN 科麗納(conera)Audiometer 聽力計、采用TDH 39耳機,檢查受試者雙耳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氣導純音聽閾及相同頻率的骨導純音聽閾。通過計算氣導 500~4 000 Hz 純音聽力的平均值得到平均聽閾值(pure tone audiogram,PTA)。根據 WHO1990 年聽力損失分級標準,PTA≤25 dB為聽力正常;PTA在26~40 dB為輕度聽力損失;PTA在41~55 dB為中度聽力損失;PTA在56~70 dB為中重度聽力損失;PTA在71~90 dB為重度聽力損失;PTA≥91 dB為極重度聽力損失。

治療后,聯合組療效高于基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及中耳積液中內毒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及中耳積液中內毒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基礎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內毒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CD4+、CD8+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基礎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免疫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氣導聽閥、骨導聽閥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氣導聽閥、骨導聽閥值均有所降低,且聯合組高于基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聽力功能比較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炎癥性疾病,臨床大多表現為聽力下降、耳悶及鼓室積液等,耳部也會出現疼痛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9-10]。若未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治療,常導致細胞黏液增加,鼓室積液,損害患者耳部纖毛功能,甚至造成聽力喪失[11]。臨床主要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一般藥物治療采用激素類藥物,可快速改善患者癥狀,但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易產生依賴,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療效高于基礎組,說明聯合用藥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分析原因為溴己新可直接作用于腺體,抑制黏液腺和細胞中糖蛋白合成,稀釋黏液,使得黏液易于排出,同時與頭孢拉定合用,可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產生,并促進表面活性物質產生,利于患者康復,這與已有研究結論相似[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血清及中耳積液內毒素水平低于基礎組,CD4+、CD8+及CD4+/CD8+水平高于基礎組,說明聯合用藥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癥反應,這與已有研究結果相似[13]??紤]原因為頭孢拉定具有明顯的抗炎效果,再聯合內鏡下給藥,有助于鞏固治療效果,同時導管的留置有利于沖洗及給藥,進而降低患者體內內毒素水平,潑尼松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抑制炎癥因子的分化,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患者恢復[14]。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后聽力功能優于基礎組,說明聯合用藥可更快速及有效的恢復患者聽力??紤]原因為聯合組采取的給藥方式可保證充分引流,避免沖洗的炎性分泌物發生反流,降低治療后感染率,進而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潑尼松、頭孢拉定口服聯合溴己新鼻內鏡下咽鼓管插管輸注治療復發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