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常見支氣管哮喘類型,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氣道彌漫性、高反應性及可逆性阻塞,若未給予及時有效治療,病情有可能持續進展為典型哮喘,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現階段,復方甲氧那明是臨床治療CVA等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藥物,該藥具有促進氣道舒張、減輕炎癥反應、預防氣道痙攣等作用,但單獨使用療效欠佳,常與糖皮質激素藥物聯合使用[2]。常規靜脈注射、口服糖皮質激素等全身性給藥方式不良反應較多。布地奈德霧化吸入不同于常規全身性給藥,其可局部作用于特定患處,保證局部藥物濃度[3]。目前,關于復方甲氧那明與布地奈德聯合治療CVA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者試圖探討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收治的82例CVA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1)。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0~62歲,平均(46.20±7.79)歲;病程1~17個月,平均(8.73±3.81)個月;體質量指數19.34~25.92 kg/m2,平均(22.33±2.18)kg/m2。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30~64歲,平均(45.71±8.32)歲;病程2~18個月,平均(9.65±3.58)個月;體質量指數18.71~24.65 kg/m2,平均(21.59±1.78)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符合CVA相關診斷標準[4];近48 h未接受抗支氣管舒張劑及組胺類藥物治療;近2周未接受皮質類固醇等相關藥物治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當面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除CVA外其他原因所致慢性咳嗽;伴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免疫系統病變;存在腎、肝等嚴重功能障礙;存在造血系統功能障礙;伴有糖尿?。话橛行脑葱韵?;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
兩組均給予基礎對癥治療,包括多索茶堿、抗生素等。
對照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長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93,每粒含12.5 mg鹽酸甲氧那明、25 mg氨茶堿、2 mg馬來酸氯苯那敏、7 mg那可丁)口服,3次/d,2粒/次,持續用藥1周。
觀察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國藥準字:H20140475,規格:2 ml∶1 mg),其中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懸液2次/d,2 ml/次,復方甲氧那明劑量用法同對照組,持續用藥1周。
①臨床療效。肺部哮鳴音、哮喘、咳嗽等癥狀基本消失,癥狀積分降低>95%為臨床治愈;肺部哮鳴音、哮喘、咳嗽等癥狀顯著改善,癥狀積分降低70%~95%為顯效;肺部哮鳴音、哮喘、咳嗽等癥狀明顯改善,癥狀積分降低30%~69%為有效;肺部哮鳴音、哮喘、咳嗽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癥狀積分降低<30%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根據《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評分標準[5]評估兩組治療前后咳痰、咳嗽、咽癢等癥狀改善情況,計分0~10分,分值越低說明癥狀改善情況越好。③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測試儀(廣州紅象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1)檢測記錄兩組PEF(最大呼氣峰流速)、FVC(肺活量)。④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10 ml空腹靜脈血,離心(2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20℃凍存待檢。采用ELISA(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治療前后兩組血清IL-13(白細胞介素-13)、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hs-CRP(超敏C-反應蛋白)并記錄EOS(嗜酸粒細胞計數)。
觀察組總有效率95.12%顯著高于對照組73.17%(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后兩組咳痰、咳嗽、咽癢等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積分比較分)
治療后兩組PEF、FVC均較治療前上升,且觀察組PEF、FVC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hs-CRP、IL-13及EOS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血清TNF-α、hs-CRP、IL-13及EOS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CVA屬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因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介導所致,具有非特異性,早期易被誤診為支氣管炎、咽炎等。若未給予及時有效治療可進展為典型哮喘,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復方甲氧那明是CVA治療常用復方制劑,由多種有效成分組成,具有促進氣道舒張、減輕炎癥反應、預防氣道痙攣等作用[6]。復方甲氧那明中馬來酸氯苯那敏可抑制氣道H1受體,發揮抗過敏作用;甲氧那明能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鹽酸甲氧那明可通過刺激腺苷酸環化酶,促進支氣管平滑肌內cAMP分泌,緩解氣道黏膜充血、水腫等癥狀,松弛平滑肌;那可丁可發揮外周性止咳作用,改善陣發性咳嗽癥狀;氨茶堿可通過抑制PDEs(磷酸二酯酶),松弛氣道平滑肌,強化呼吸道抗炎能力,進而抑制炎癥反應。布地奈德作為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強效抗炎效果,可通過結合細胞質內激素受體進入細胞核,抑制炎癥細胞及炎性介質,改善呼吸道炎癥反應,緩解氣管痙攣[7]。王寬鋒等[8]認為,布地奈德可提高溶酶體膜及支氣管平滑肌穩定性,促進蛋白質磷酸化,增強內源性皮質激素效能,舒緩平滑肌,改善呼吸道高反應性,緩解咳嗽、哮喘等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咳痰、咳嗽、咽癢等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劉彩霞等[9]研究結果表明,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藥可將藥物霧化集中至肺泡及小氣道,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炎癥反應,迅速起效,延長肺部藥物停留時間,不良反應較小。本研究中發現,治療后觀察組PEF、FVC高于對照組,EOS低于對照組,說明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有效促進肺功能改善,對CVA患者病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有研究報告指出,CVA病情進展過程中IL-13與EOS呈正相關,IL-13大量表達于患者氣道黏膜上皮,可加劇氣道炎癥反應[10]。因炎癥、感染等因素刺激,hs-CRP水平呈明顯升高趨勢,可作為反映機體組織炎癥受損程度的重要指標[11]。TNF-α分泌于巨噬細胞,直接參與氣道炎癥反應,可介導其他炎癥因子分泌,誘發、加重CVA患者病情[12]。因此,CVA患者治療過程中,調節TNF-α、hs-CRP、IL-13等炎癥標志物可發揮有效預防及治療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F-α、hs-CRP、IL-1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CVA患者經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緩解臨床癥狀,促進肺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