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河南 安陽 455000)
小葉性肺炎是小兒常見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發病特點為咳嗽、發熱、肺部啰音、喘憋等,在所有小兒呼吸道疾病中占比達30%,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1]。小葉性肺炎具有發病急、病情易反復等特點,嚴重者可進展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影響患兒生長發育。現階段,臨床治療小葉性肺炎患兒主要采取霧化吸入、抗感染、保持呼吸通暢等方案。布地奈德為小葉性肺炎常用藥物,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減輕炎癥反應、抑制氣道高反應性等作用,但單獨使用對部分患兒療效欠佳。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調節呼吸道黏液的黏度與分泌量。大量研究表明,霧化吸入給藥可保證藥物濃度,針對性作用于局部呼吸系統[2]。但目前乙酰半胱氨酸+布地納德霧化吸入治療小葉性肺炎的相關臨床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葉性肺炎患兒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收治的104例小葉性肺炎患兒,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n=52)和對照組(n=52)。對照組男27例,女25例;年齡4~8歲,平均(6.11±0.79)歲;體質量指數14~18 kg/m2,平均(15.33±0.40)kg/m2;病程3~7 d,平均(4.97±0.96) d。 觀察組男26例,女26例;年齡3~8歲,平均(5.92±0.83)歲;體質量指數14~17 kg/m2,平均(15.25±0.38)kg/m2;病程2~7 d,平均(4.71±0.8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符合小葉性肺炎相關診斷標準[3];經X線檢查確診,肺部下野、中內帶出現點狀或小片狀影,病灶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伴有咳嗽、肺部濕啰音、發熱等癥狀;1個月內未接受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相關藥物治療;患兒家屬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當面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伴有支氣管異物、結核感染、肺外并發癥;存在肝、腎等嚴重功能障礙;存在呼吸衰竭及其他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等;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兒無法配合完成治療。
兩組均給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常規對癥治療,若患兒存在呼吸困難必要時給予低流量吸氧。
1.3.1 對照組 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國藥準字:H20140475),每次將2 ml(1 mg)布地奈德注入2 ml生理鹽水使用,2次/d,持續治療7 d后觀察療效。
1.3.2 觀察組 給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山西國潤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29)+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將0.3 g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加入2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70),霧化吸入,2次/d;布地奈德混懸液劑量用法同對照組;持續治療7 d后觀察療效。
①治療效果。顯效:發熱、咳嗽、濕啰音等癥狀基本消失,X線及血常規檢查基本正常;有效:發熱、咳嗽、濕啰音等癥狀明顯改善,X線及血常規檢查明顯改善;無效:發熱、咳嗽、濕啰音等癥狀無明顯改善,肺部下葉病理變化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兩組癥狀改善情況,包括氣喘、濕啰音、咳嗽、肺部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③采用肺功能儀(日本美能公司,型號:SA-507)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第1 s用力呼氣量)、FVE(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氣流量)。④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4 ml空腹靜脈血,常溫靜置30 min,離心(10 min)處理,取血清,-20 ℃凍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IL-3(白細胞介素-3)、CRP(C反應蛋白)、IL-4(白細胞介素-4)。
觀察組總有效率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76.92%(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觀察組氣喘、濕啰音、咳嗽、肺部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FEV1、FVE、PEF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FEV1、FVE、PEF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炎癥因子IL-3、CRP、IL-4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IL-3、CRP、IL-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小葉性肺炎是兒科常見呼吸道疾病,主要因小兒呼吸系統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導致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氣管黏膜水腫等癥狀,誘發小葉性肺炎[4]。近年小葉性肺炎發病率、病死率均較高,且呈逐漸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小兒小葉性肺炎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若未及時給予積極有效治療,甚者可誘發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患兒死亡。因此,積極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兒呼吸道癥狀,對改善小葉性肺炎預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布地奈德作為糖皮質激素,具有強效抗過敏、抗炎作用,是小葉性肺炎患兒常用藥物[5]。有研究顯示,布地奈德可干擾炎性細胞活化,促進氣道上皮細胞生長,調節血管通透性,進而抑制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功能[6]。此外,布地奈德可抑制呼吸道炎性因子釋放,減少黏液分泌,改善氣道水腫,從而緩解咳嗽、發熱、肺部啰音、喘憋等癥狀[7]。張小岑等[8]指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作為新型黏液溶解劑,其分子結構中的-SH(巰基)衍生于半胱氨酸N-乙酰化,可使黏蛋白雙硫鍵斷裂,促進呼吸道粘膜代謝及黏蛋白降解,調節呼吸道痰液黏度與黏附性,有利于患兒痰液排出。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氣喘、濕啰音、咳嗽、肺部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混懸液可在短時間內改善臨床癥狀,對促進小葉性肺炎患兒病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王維等[9]研究結果表明,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治療小葉性肺炎總有效率達90.67%,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此外,曹甦等[10]研究結果表明,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發揮抗氧化損傷作用;促進纖毛運動及肺表面活性物質分泌,抑制細胞外多糖蛋白、減少致病菌黏附、破壞生物細胞被膜,進而抑制致病菌,減輕呼吸道炎癥反應。霧化吸入的給藥方式可確保局部藥物濃度,有利于患處藥物吸收,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FVE、PEF明顯高于對照組,可見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合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有效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小葉性肺炎患兒肺功能。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小葉性肺炎主要病理機制為炎性反應,IL-3、IL-4分泌于Th2細胞因子,在機體免疫調節中具有重要作用[11]。CRP反映人體受到感染時血漿中急劇上升的蛋白指標,其可結合單核細胞受體,刺激其細胞因子大量表達,導致血管內皮受損,進而引發肺結構重塑,加劇小葉性肺炎患兒病情進展[12]。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炎癥因子IL-3、CRP、IL-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葉性肺炎患兒可發揮協同作用,有效減輕炎癥反應,抑制病情進展。
綜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葉性肺炎患兒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肺功能,促進患兒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