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秋 冷 俊 褚 旭 周小青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為降低整體運營成本、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完善精準營銷體系,探索大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算法在營銷產品設計、存量維系政策設計、5G營銷支撐等方面的輔助決策能力,開發對應微程序,在網絡條線對市場單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支撐中起到重要作用。
微程序通過大數據挖掘、場景定制化模板支撐等全新方式,基于業務需求,通過存量場景智能化管控、新增場景精細化挖掘等多種不同的算法策略,更好地服務于運營商市場一線,提高對存量業務的精準維系和新增業務有效轉化,極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和投入產出效率。
打破以往前臺只管市場,后臺只看指標的傳統局面,以促進收益為目標,共同拉動To C市場維系發展。項目實施前期,開發單元聯合政企、市場、校園、集團營銷條線各網格單元,現場走訪各個廠企、校園、集團單位,結合客情維護需求、市場收益貢獻能力、用戶規模等市場化緯度綜合評估,確定作為目標場景的具體名稱。運用大數據軟件Python爬取各目標場景電子圍欄范圍,結合現有網絡覆蓋能力確定各場景內無線小區數據。前后臺聯動,以效益為目標,聯合作戰,實現對目標場景精準有效的跟蹤監控。
利用業務質量管理平臺中已經打通的后臺O域、B域用戶數據,調用無線側覆蓋類、指標類數據、市場前端銷售數據,以及各觸點場景承載能力數據,通過各類渠道收集與用戶相關的全量數據。技術面創新,利用大數據挖掘工具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對不同觸點場景市場數據跟蹤、預測模型、智能匹配,為傳統人工運營模式提供輔助決策支撐。通過隨身、隨時、隨地的簡約化、智能化數據呈現,全通道開展用戶數據的跟蹤分析,點對點為市場人員、優化人員提供數據支撐,實現了人工與系統相結合的創新運營體系,有效支撐營銷活動的執行。
借助客戶數據和大數據沉淀,面向服務建立指標體系,以問題為導向,派發場景優化感知工單,追蹤閉環并納入考核,倒逼網絡容量問題、感知問題、質量問題的標本兼治,真正實現高價值場景、高效率保障的目的。
1.3.1 運用迭代思維優化分析模型
得益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自主學習,通過對大量用戶數據不斷學習和積累,根據用戶場景分類,關聯網絡因子,基于大數據分析,優化預測模型,充分利用已有的預測模型,建立分析用戶數據的變動趨勢預測,從而實現觸點模塊內用戶數據變動趨勢超預警閾值時,變動數據通過數據能力接口自動化推送至具備二級權限訪問能力的業務部門,為業務部門營銷維系提供支撐。同時通過用戶畫像,優化迭代現有營銷模型,形成正反饋閉環營銷體系,有力提升營銷流程的準確性。
1.3.2 運用簡約思維確保數據安全
微程序設定主體訪問權限、二級模塊訪問權限。訪問主體程序需業務部門內發起申請,申請通過在應用中呈現訪問通道。二級模塊設定不同市場條線,模塊訪問權限僅對固定營銷條線中的申請開通人員開放,通過設定二層權限鎖定訪問人群,打破傳統微程序開放式接入模式,極大提升用戶數據、市場數據等高級敏感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
微程序的開發以JAVA為主體,SQL進行數據庫處理,所有過程以自有人員參與為主。用戶數據來源于業務質量管理平臺、無線網絡優化平臺,用戶數據、業務數據每周定時更新,無線指標數據每天定時定點更新。數據傳遞使用https協議來保證數據安全性。釘釘作為聯通企業管理平臺,系統兼容性較好,提供API開發界面,因此微程序鏈接投放于公司釘釘管理平臺。微程序服務器適用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12。本次開發過程中利舊移網關停公網地址,因此域名、備案服務器、SSL證書等費用均未產生,有效節約了開發費用。
眾所周知,二八原則在各行業里普遍存在,通信行業也不例外,絕大部分業務量產生在特定場景內,微程序各模塊內跟蹤目標的建立主要依據市場各網格單元主動上報的高收益、高用戶集中場景,同時按用戶密度和市場重要性分為高密廠企、重點校園、漫入集聚、5G覆蓋看板四個模塊。具體功能在于:(1)保存量、搶新增,在高密廠企、重點校園內保用戶、找用戶;(2)開啟漫入用戶跟蹤,展開全城熱點搜索;(3)抓取用戶集聚紅點,助力渠道精準規劃;(4)地圖化動態呈現5G覆蓋能力,實現5G地圖沙盤化。
以業務質量管理平臺、無線網絡優化平臺數據為基礎,對目標場景內的用戶進行多維度分類,如圖1所示。從個人信息、業務使用、活躍時段、生活軌跡方面,對用戶進行分析,并以標簽形式對用戶進行分類,幫助營銷人員深度了解用戶群特點,通過對數據庫的系列操作和經驗模型匹配,了解用戶的操作行為,助力新業務挖掘。

圖1 用戶模型框架圖
用戶畫像以周為單位更新,對目標場景內各廠企、校園存量用戶從三個維度精準畫像,如圖2所示。基本維度:性別、年齡、套餐、歸屬地、終端、網絡等。興趣維度:生活軌跡、社交類、金融類、影音類應用。商業維度:網齡、活躍頻率、ARPU、用戶星級、出賬費用、流量等。

圖2 用戶畫像圖
畫像維度確定后即開啟所有場景內存量用戶拍照,并且和上一周期數據進行同比比對,通過數據變化態勢不僅實現對存量用戶保有能力的跟蹤維系,同時能夠輔助判斷目標場景中人員回歸、新增人群遷入等關鍵營銷時間點,擺脫傳統現場拜訪、消息滯后的被動局面,實現快人一步的良好效果。
利用已有數據,開展全場景內存量用戶全生命周期跟蹤。定期圖形化輸出跟蹤結果,利用時間序列回歸算法建立各場景用戶變化情況動態數據庫,輸出用戶變化模型,對超限場景及時輸出異常預警至指定業務單元(周/月/季度/年實時對比)。設定重點企業存量用戶門限,當新周期環比值低于門限,觸發告警數據至對應維系部門,作為用戶維系參考,幫助判斷用戶離網預警。
為充分保障各目標場景內無線網健康情況,各目標廠企、校園均設置無線指標控制模塊。指標設置體系主要以網絡健康指標、用戶感知指標為主。對接數據平臺導出源報表數據,無線指標AI算法智能識別網絡故障—>輸出任務清單,定位故障點,依據經驗模型給出處理方案。場景內小區設定優化指標門限,異常指標及時觸發,網優及時納入重保,快速閉環,確保重點場景內覆蓋能力良好。
通過分析不同設備、不同類型、不同結構的全部相關數據,跟蹤了解用戶興趣愛好、使用習慣、消費類型,采用支持向量機(SVM)算法,對各維度數據進行權重測算,根據存量用戶套餐結構和流量使用情況,對于流量超套、流量高飽和情況及時輸出,輔助市場判斷套餐遷轉、優化可能性。同時通過跟蹤用戶使用行為、網絡活躍度,細化鎖定固定APP使用用戶群,圖表化呈現,如圖3所示。便于市場觀察,用于相關權益類套餐定向營銷,增加用戶網絡粘度,提高業務創新和營銷的準確度。

圖3 權重測算圖
2.5.1 追蹤漫入用戶熱點區域
周期性采集全網漫入用戶數據,運用分類算法,計算價值網格下聯通用戶滲透率,尋找漫入用戶集中點,確定市場經營策略。
建立用戶分級層次,對單小區內漫入用戶進行地理化分布地圖打點,后臺自動匹配計算漫入用戶集聚達到門限區域并在地圖上標記呈現,同時實現自動迭代功能,針對連續周期內均為集聚區域進行特殊標注備注。
2.5.2 智能化匹配營銷網點
依據用戶使用行為進行畫像分析,并建立用戶營銷模型——通話多/上網多?甚至可以進一步細化漫入用戶慣常使用的APP類型、用戶所持終端等信息,市場單元參考制定營銷策略及套餐模型。
建立地區所有營銷渠道位置點地圖庫,對多期內均處于漫入用戶高集聚區域自動測量選擇最近營銷網點名稱,市場單元可指定該營銷點參照人群遷入趨勢,實施地推發展。
LTE用戶和流量快速增長背景下,用戶獲得感訴求不斷增強,要服務好如此龐大規模的用戶群,投訴驅動的客情關系維護模式已經落后,需要從業者積極踐行互聯網新思維,依托平臺系統用戶感知數據,尋找網絡痛點,開啟主動服務新模式。
2.6.1 渠道規劃,量效為先
大數據時代,通過對用戶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不僅了解用戶質態,更是了解市場動向。配套分析規劃的營銷渠道分布和全網常駐用戶分布,助力市場精準投資,量效為先,確保回報率。
2.6.2 5G覆蓋能力動態化呈現
目前相關APP可呈現的5G覆蓋地圖僅有所在區域信號查詢功能,但是對于業務使用、用戶數、承建歸屬等市場數據缺失,不能實現指定查詢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業務發展的前驅性。微程序5G室外覆蓋看板能力補充了原有的不足,利用已有各覆蓋小區測試數據、網管告警、KPI指標、用戶側數據,實時更新全市5G覆蓋能力動態看板。計算不同覆蓋環境下5G覆蓋空間范圍,對所有場景數據進行定制化GIS算法,實現每個小區空間圖例覆蓋范圍與事實覆蓋范圍基本吻合的成果。結合B側捕捉用戶數據,O域各小區下5G業務量指標,對每個5G小區進行業務數據補充,支撐營銷人員在進行用戶宣講時可以做到有圖有數據。同時,5G看板支持覆蓋搜索功能,輸入指定地址,利用GIS算法即可顯示地址周邊5G覆蓋能力,便捷且直觀。
據初步測算,目前微程序計算能力可以實現數據每周刷新兩次,若用常規手段實現每周兩次的數據刷新,至少需要常設骨干工程師3人,方能得出類似的分析結果。預計可節省人力成本:15萬元×3=45萬元。同時,使用微程序維系存量和新增挖掘,根據目標廠企內經分數據顯示,高密廠企內存量用戶保有率完整,新增用戶份額增長效果明顯,按場景內發展量一年內提升10%測算,年度內可提升收入約40萬元。
微程序有效結合后臺網絡線、前臺銷售數據,整合形成新的使能服務平臺,有效打通前后臺數據壁壘,由定期的前后臺聯動向隨時聯動推進,極大地降低了前后臺溝通成本,以市場化思路挖掘用戶潛能,將網絡賦能至市場,網絡側不再是僅能保障網絡的地方,有效促成了由面向網絡到面向市場和用戶的功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