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制度困境與出路
——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例

2022-03-24 05:22:51林喜芬張一武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資金

林喜芬,張一武

(上海交通大學 a.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b.凱原法學院,上海 200030)

一、問題的提出:涉案資金先行返還制度的意義與局限

近些年來,電信網絡詐騙(以下簡稱電詐)犯罪案件逐年遞增,給民眾帶來了大規模的財產損失,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在此類案件中,被害人最關注的往往是自己被騙走的錢能否及時追回并被盡早返還[1]。因此,制度上也應給予高度重視以滿足受害人的實際關切。事實上,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已規定“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即先行返還制度。先行返還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義:第一,對被害人而言,能

(中圖分類號.*)

及時、最大程度地挽回被犯罪侵害的財產,這是對被害人財產權的最好保護

[2]

103-113

;相反,因程序拖沓導致的無法返還或滯后返還只會延續被害人的經濟損害。第二,先行返還可以降低涉案財物的價值貶損。無法及時返還的涉案財物會因時間推移而遭受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等

[3]

145-153

,這對社會財富也是一種浪費。第三,先行返還能夠提高涉案資金的處置速度,避免被害人為了挽損而采取過激行為,危及社會安定。第四,先行返還制度的存在也有利于解決超長期凍結問題,避免涉案資金陷入類似于“對人的超期羈押”的困境之中。

盡管先行返還制度具有以上意義,但囿于“重刑事追訴、輕財產處置”的司法慣性,我國先行返還制度在程序設計和實踐運行上仍存在諸多局限,包括適用范圍有限,施行主體多元分散,規則內容對電詐犯罪及資金返還的特性關注不足,配套機制不健全,等等。由此導致電詐犯罪案件中大量的涉案資金長期滯留、無法及時返還,繼而引發訴訟程序對受害人的“二次傷害”問題。與此同時,先行返還制度的運行失靈,意味著涉案資金返還可能會拖延至法院終局裁判后,這不僅耗時更長,所經程序環節也更復雜。具體而言,一方面,由于涉案資金需要長期、反復凍結,導致司法資源的投入不斷增加[4],其間也存在因續凍不及時而致使資金外流的風險(1)時某某等16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中,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公安機關查封、凍結的涉案資金將陸續到期。如不及時采取續凍,涉案的巨額資金將會面臨失控,甚至流失的極大風險,涉案群眾被騙的血汗錢有可能血本無歸。為此,法院迅速向區政法委作匯報,取得了政法委的支持,6月6日召集偵查機關、檢察機關會商,立即組成公檢法聯合行動組,安排10余名精干人員并分成6個小組,奔赴北京、杭州、福建、成都、西安等地查封,留置一個小組負責鹽城市區銀行的續凍。參見:王昕、王釗:《攻堅克難揚法威》,載《江蘇法制報》2019年10月22日00A版。;另一方面,囿于案件涉財部分的事實復雜、難以查清,法院在審判階段可能難以厘清涉案財物權屬并作出處置,甚至會讓涉案資金處置權重新流回至公安機關[5]。在此意義上,事后處置涉案資金的效果與先行返還相比似乎并無明顯增益。此外,現有的關于涉案財物先行返還的研究成果主要圍繞先行返還制度整體或將研究范圍聚焦于經濟犯罪、涉黑案件,較少有結合電詐犯罪涉案資金返還實踐的針對性研究。但是,電詐案件的實踐特征與制度設計又與傳統犯罪案件相差較大,導致既有規范和理論的適用性不足。為此,筆者擬以電信網絡詐騙為對象,探討涉案資金的流轉特征、先行返還制度的規范現狀和查辦體制,剖析我國涉案資金先行返還制度所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理論對策。

二、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規范現狀與查辦體制

(一)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規范現狀

我國先行返還的制度設計包含一般性規定和專門性規定。前者以涉案財物為規范對象且不限案件類型,后者以電詐案件涉案資金為規范對象。在專門性規定缺少或不完善的情況下,一般性規定能夠起到兜底和規范補足的作用。鑒于此,本部分將先就涉案財物審前處置的一般性規則進行梳理。

在規則體系上,《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是我國刑事司法中涉案財物處置的法律依據,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該條主要是原則性和授權性規定,并未涉及適用條件和操作程序等具體內容。在此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以下簡稱兩高一部)分別以各自發布司法解釋或部門規章等方式予以細化(2)參見《刑事訴訟法解釋》(2021年)第十八章、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規定》(2015年)第四章以及公安部《公安機關涉案財物管理若干規定》(2015年)第三章。。由于這些規范性文件在制定時主要立足于本部門或所負責的業務工作實踐,文件的細化內容有著突出的部門性和訴訟環節屬性。可見,針對涉案財物的處置問題,我國采取了“刑事訴訟法概括性授權+三機關分別規范”的分散立法模式。此外,在涉案財物的先行返還條件上,公安部與最高檢的意見較為一致。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規定“對權屬明確的被害人合法財產,凡返還不損害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不影響訴訟正常進行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都應當及時返還。權屬有爭議的,應當在人民法院判決時一并處理。”此后,公安部與最高檢發布的相關規定都大抵以此作為先行返還的適用條件。但是,最高法的意見卻有所區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1年)(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解釋》)第四百三十八條僅提出了權屬明確的要求,并無“不損害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不影響訴訟正常進行”的規定。

除一般性的規定外,我國對電詐案件和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問題還有一些專門性規定。2016年,針對電詐等案件的刑事處理及涉案資金處置問題,兩高一部聯合發布《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銀監會和公安部也聯合發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返還規定》)及其實施細則。針對電詐犯罪中涉案資金流轉實踐,這些規定在先行返還的適用條件和返還方式上作出了一些特別部署,也是公安機關進行涉詐資金先行返還工作的主要依據。

1.電詐案件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在適用上相對寬松,幾部文件都僅規定了“權屬明確”的要求,受害人財產權益保護受到更高的重視。這里的權屬明確,是指被害人與資金之間具有唯一且清晰的來源關系。筆者認為,這一設計可能出于兩方面考慮:第一,在電詐案件發案迅速且止付及時的情況下,公安機關能夠通過核查各級轉賬資金流向將被凍結賬戶內的部分或全部涉案資金明確溯源至特定被害人,結合公告與異議機制,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利益也能被兼顧。第二,涉案資金屬種類物,不需要在法庭質證中出示原物,在電詐案件的辦理實踐中一般是通過銀行流水、銀行電子回單、資金流向表等有關證明文件來證明資金數額和流向(3)參見張凱閔等52人電信網絡詐騙案,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案例67號(2020年)。。因此,即使在審前返還也不會影響舉質證等訴訟活動的進行。對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程序設計也主要關注規范性和準確性。第三,受害人所受經濟損失的損害更大,被害人因被騙而死亡或自殺的案件也屢見不鮮(如徐玉玉被騙致死案),被騙資金及時查控、返還的緊迫性更強。因此,返還條件的設置也更為簡易、寬松。

2.《返還規定》在第八條確立了“溯源返還為原則”的返還方式,并以資金流向還原作為溯源的主要手段和事實根據。所謂溯源返還,是指以轉賬時間戳(銀行電子系統記載的時間點)為標記,通過核查各級轉賬資金走向并一一還原資金流向,將凍結賬戶內資金與特定受害人間建立明確的歸屬關系,繼而實現返還的方式。溯源返還包括直接溯源返還和間接溯源返還兩種。其中,直接溯源返還是指將可直接溯源的資金直接返還受害人,適用于資金在凍結賬戶內僅有單筆匯(存)款記錄的情形,或者雖有多筆匯(存)款記錄,但特定筆匯(存)款與其他筆匯(存)款并未混合流轉過,所以按照時間戳記載仍可直接溯源被害人的情形。而間接溯源返還,屬于計算返還,因其需按照被害人被騙(盜)金額占凍結在案資金總額的比例計算返還,所以也可將其稱為占比返還。由于需要考慮資金轉移鏈路的層級及內部分布情況(4)凍結公安機關逐筆核對時間戳,按所攔截的資金來源區分被害人資金份額。若凍結賬戶為A賬戶;凍結賬戶的上級賬戶為B賬戶,B賬戶內有多筆資金來源;B賬戶的上級賬戶為C賬戶,C賬戶內的資金可明確追溯單一被害人資金。計算公式為:C賬戶應分配的資金=(特定時間戳C賬戶匯入B賬戶的資金額/特定時間戳B賬戶內資金余額)*特定時間戳B賬戶匯入A賬戶的凍結資金額。C賬戶可分配資金若不能明確對應至單一被害人資金的,應參照前述所列公式,將C賬戶可分配資金視作公式中的“凍結賬戶金額”向上一級賬戶溯源分配,依此類推。具體內容及示例可參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附件4和《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附件3。,間接溯源返還的計算公式較為復雜,其適用于凍結賬戶內有多筆匯(存)款記錄,而且因特定筆匯(存)款(待溯源返還的資金)與其他筆匯(存)款發生過混合流轉而出現資金混同,導致按照時間戳記載無法直接溯源被害人的情形。

實際上,在涉眾型案件中,涉案資金一般不會在審前溯源返還。比如,在涉及涉案資金返還較多的非法集資案件中,司法機關主要采取在審判階段比例返還的方式在被害人中統一分配涉案資金[6]107-118。兩高一部也在2019年發布的《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定“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后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以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集資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常常存有爭議[7],涉案資金審前返還可能缺乏充分且堅實的正當性基礎;另一方面,非法集資案件從開始集資到公安介入一般間隔時間不短,一旦發案,通常涉及大量人員,高額的涉案資金基本已被消耗殆盡,且去向較為復雜,往往經第三方支付平臺或多個賬戶被拆分流轉,與其他資產混同[8],司法人員為避免審前返還后出現其他集資參與人難獲公平賠償問題[9],更傾向于選擇在審判后再按集資額比例進行統一返還。與之不同的是,在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案件(如電詐、盜竊)中,不僅行為的構罪性清晰,而且通常發案迅速,在受損資金被及時止付、凍結的情況下,受害人的被騙(盜)資金能在資金鏈路中斷前被截獲,此時,該受損資金具備分清權屬、溯源返還的條件,可以實現“一人一議、一筆資金一議”。正是考慮到這一辦案實際,《返還規定》通過法律擬制采取了“資金特定化”的操作,以轉賬時間戳為標記將各筆轉賬資金特定化,并擬定在支付轉移時賬戶內資金份額是均勻分布的,以便進行受害金額的占比計算并進行間接溯源返還。需要指出的是,直接溯源返還和間接溯源返還(即占比返還)均系公安部獨創且都屬于權屬明確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其規定中雖未置可否,但是,《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詐法》)卻明確肯定了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返還規定的權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現行規則的實踐合理性受到了立法者的認可。

此外,仍需強調的是,雖然在涉案資金被及時查控時,被害人可依溯源返還規則及時挽損,但在大部分情況下,涉案資金可能無法及時被查控,繼而導致通過資金鏈路溯源難以證成涉案資金與被害人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先行返還仍會受阻。實踐中,電詐犯罪的涉案資金流轉具有快速性、技術性、復雜性、集團與產業鏈化、跨國性等特征,為規避銀行、公安機關的反洗錢調查、支付阻斷和鏈路追溯措施,犯罪人還會采取線下POS機消費、現金轉移等方式做物理隔斷[10],這使得線上資金不僅不易查控,而且因錯過時機而導致鏈路關系復雜甚至消失時,其中的權屬關系也很難通過資金鏈溯源予以查清。因此,涉案資金在實踐中能夠直接溯源返還的較少,間接溯源占比返還的適用頻率也不高。而且,各地涉案資金返還實踐顯示,即使凍結資金能夠間接溯源被害人,返還結果也可能不盡人意(5)杭州拱墅區一被害人因網上貸款被騙 153 866.8 元,警方凍結資金 41 750 元,但按照計算公式能夠返還的只有 5 492 元;壽光市被害人陳某某因網絡投注被騙 58 000 元,公安機關凍結涉案資金共計 52 187.16 元,但根據公式計算返還的只有 21 160 元;南通市海門區凍結涉詐資金 87 450.76 元,但根據公式計算返還被害人張某某的只有 7 095 元。此外,據統計,深圳市刑警支隊反詐中心于2020年開展的打擊涉疫情電詐專項行動,共凍結資金 1 830 余萬元,但快速返還的涉案資金只有521萬元;銀川市公安2021年度共凍結涉案資金1.5億余元,但返還資金僅 1 200 余萬元。具體內容參見:《關于返還涉案資金的公告》,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2/5/7/art_1230544_59068389.html;《壽光市公安局關于返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凍結資金的公告》,http://www.shouguang.gov.cn/fw/ztfw/jtfw/fwzx/202205/t20220507_6051688.html;《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關于返還涉案資金的公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k4NDQ3Nw==&mid=2652862212&idx=4&sn=799a27f0135c4292cc8112b012f3160d&chksm=bd29b9768a5e3060a82d3b663e0efa1e46b9a7cf5862f9c2993adddda2eca51205c7349422be&scene=27;張奎、溫嘉馨:《深圳探索反電信網絡詐騙領域新樣本》,《中國防偽報道》2020年第7期,第20-24頁;《 銀川公安“反詐”成績單,請您審閱!》,http://police.yinchuan.gov.cn/xwdt/jwyw/202112/t20211229_3263609.html.。在此背景下,仍有大量涉案資金都只能留待訴訟終結時統一處置,導致這些資金只能長期凍結、滯留,但是,偵查環節都難以查清資金權屬的情況下,檢察和審判環節也同樣捉襟見肘[11],在作出不起訴決定或生效裁判后,檢察院和法院可能仍會將涉案資金處置“全權”交由公安機關視情況處理[6]107-118,即能查清資金鏈路關系的溯源返還、查不清的按比例分配。這與受害人的及時返還期待仍有距離。

(二)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查辦體制

2016年3月,公安部發布《公安機關偵辦電信詐騙案件工作機制(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機制》),就各級公安機關在電詐案件查辦上的職責分工與協作問題作出特別部署。同年12月,兩高一部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案件管轄的規定也基本認可了這一部署。一方面,在犯罪偵查方面,各級公安機關形成“分散受理—統一研判、串并案件—主協分工—統一移訴”的查辦體制。各地公安機關分別受理轄區內報案并將案件線索、信息錄入上報至偵辦平臺,公安部刑偵局和省級刑偵部門負責組織案件偵辦。其中,各地辦案部門還會進一步劃分為主偵單位(又稱主辦地公安機關)和協偵單位(又稱協辦地公安機關),主辦地公安機關承擔破案主要責任,具體負責案件的研判串并、落地偵查、統一抓捕、整體移訴等工作,協辦地公安機關負責受理立案、信息收集、錄入上報、制作卷宗等工作,并將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和案件證據材料移送給主辦地機關[12]。另一方面,在涉案資金的查控和處置方面,各級公安機關間則形成了“分散受理—統一止付—分別查控、返還—爭議時上級指定”的查辦體制。各地公安機關負責轄區內電詐案件的接警并盡快將簡要案情和一級賬戶的賬號、姓名錄入偵辦平臺,而后由各省級刑偵部門實時審核涉案賬戶信息并承擔涉案資金緊急止付工作,此后的贓款追繳和先行返還工作仍由各地公安機關自行負責實施。結合《返還規定》第六條、第十一條以及《關于建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賬戶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的通知》中關于止付流程的規定,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由負責凍結的公安機關(以下簡稱凍結公安機關)負責審核決定并執行,而凍結公安機關一般是受理被害人止付申請并立案的公安機關,在立案地涉及多地且各地公安機關對資金返還存在爭議時,由共同上級確定一個公安機關負責返還工作。

綜上,電詐案件的刑事追訴和涉案資金查辦在實施體制上并非一體設計,而是分別配置。刑事追訴方面的體制設計較為精密,采取分散偵辦、統一追訴的思路,而涉案資金查辦方面的體制設計則相對粗略,采取分散查控、各自處置的思路,《工作機制》也陷入“重刑事追訴、輕財物處置”的痼疾;同時,刑事追訴與涉案資金處置的負責機關可能會出現主體分離,負責案件主偵和移訴的與負責涉案資金處置的可能不是同一公安機關,這導致刑事、財物兩條辦案線路的分離。

三、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面臨的制度困境

(一)適用條件不夠靈活,先行返還的適用空間被壓縮

如前所述,基于電詐涉案資金轉移的復雜性、快速性等特點,《返還規定》設計的溯源返還規則在實踐應用上效果有限。大部分情形可能都難以符合“權屬明確”的要求,最終只能通過比例返還方式挽回損失。但是,礙于適用條件“權屬明確”的限制,比例返還方式只能適用于訴訟終結時,在先行返還階段始終難獲應用,導致涉案資金先行返還難的問題始終無法得到化解。筆者認為,現行適用條件不夠靈活,先行返還的適用存在固守或過度苛求滿足權屬明確要求的僵化現象,這在一定意義上悖于電詐犯罪涉案資金的流轉特征和返還實踐。

1.涉案資金返還的重點在于正確分配,而非每筆資金能夠準確對應到特定被害人。對“特定物”一般需權屬明確且有證據證明系犯罪所得方可返還所有權人[13]。盡管《返還規定》將涉案資金進行了特定化擬制,但是,涉案資金在本質上仍屬于種類物。而且,通過溯源資金鏈路確定權屬雖然有益于涉案資金的精準退還,但于受害人和涉案資金處置本身而言,相比于每筆資金的權屬是否明確,已獲查控的涉案資金如何分配以及是否公正更為重要。申言之,權屬明確只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選擇的較為便宜的手段,但是,即便是在權屬關系未能查清的情況下,只要涉案資金能夠按照規范且可接受的方式分配到位,被害人的期待也能得到回應,圍繞涉案資金及時返還的爭執亦能得到化解。例如,固守權屬明確的要求只會本末倒置。

2.潛在被害人的求償權也不應當然成為適用先行返還的阻卻事由。出于被害人未報案或未能聯系上等原因,電詐案件可能會出現被害人及其受騙金額尚未全部查清的問題,即潛在被害人對權屬不明確的涉案資金享有求償權,這也是阻滯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一大理由。我國臺灣地區學者林鈺雄認為,潛在被害人求償權不能作為沒收宣告排除的事由,否則將導致程序變得復雜、拖沓,沒收制度(皆有潛在被害人求償權)也會幾乎毫無用武之地[14]。套用于此亦同,如認可潛在被害人求償權排除先行返還適用,則先行返還制度的適用將會變得十分有限,而且時間上的拖延對于問題的解決可能也收效甚微。同時,對于受害金額已查證清楚且迫切期待返還的被害人而言,以潛在被害人可能有求償權為由完全排除先行返還的適用也是另一種利益損害與不公。因此,以“權屬明確”為由進行一刀切式的適用禁止并不適當。

3.將比例返還的適用限定于審判環節并無制度必要。首先,在電詐案件中,比例返還的計算公式為“(被害人的被騙金額/所有被害人的被騙總額)×待分配涉案資金”,因此在被害人均已查清且被騙金額能夠確定的情況下,涉案資金的比例返還只是公式計算,而且比占比返還更為簡易,限定法院通過裁判進行返還并無專業上的必要。其次,涉案資金本就是種類物,遵循金額上的準確分配而非權屬上的明確歸屬并不會造成返還結果上的錯誤或者損害其他被害人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對權屬明確規則的突破在理論上和制度上也是可接受的;同時,適度放開比例返還方式在裁判前的適用也能使先行返還制度在涉案資金問題上表現更為靈活,并且更貼合實際。再次,就涉案資金的處置,法院并非必需親自、直接作出裁決,通過對先行返還進行審查并予以確認或糾正亦是法院審判權的體現。最后,涉眾型、跨國性的電詐案件往往案情復雜,耗時較長,若因無法溯源返還而等待終局處置,則涉案資金返還也將過度遲緩,而且終局返還的具體實施權限仍可能回流至公安機關[15]119-132,程序拖延的增效既不明顯、也無必要。

(二)凍結公安機關分散式處置涉案資金,不利于先行返還的規范化

對于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現行實施體制面臨決定主體存在準確性和公正性質疑以及職權配置模式的合理性不足兩大問題。一方面,基于偵查環節的特殊性,公安機關并不適宜作為先行返還的決定者。這在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16-17]。首先,公安機關對于先行返還的態度可能會出現兩極化,在維持社會穩定和安撫被害人情緒時傾向于促成適用先行返還[3]145-153,而在擔心引發爭議和耽誤訴訟進行時則傾向于避免先行返還的適用[2]103-113,導致偏離制度初衷。其次,在偵查階段,案件事實、證據的調查尚在進行之中,即使偵查終結后進入移送起訴環節也可能被要求補充偵查。因此,涉案財物的權屬狀態、有無爭議、是否合法以及有關證據的充分性、合法性、關聯性等可能會隨調查推進而發生變化,繼而影響先行返還決定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再次,公安機關在權屬關系的分析、判斷以及證據審查等專業性方面可能較弱,先行返還的規范性、審慎性可能會存在不足。最后,公安機關既擔任涉案資金的查控者和調查取證者,又充當先行返還的決定者容易引發公正性質疑,而且易對后續環節產生決策壓力。另一方面,《工作機制》對各級別公安機關職權分工與協作上的特殊部署導致電詐犯罪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因實施體制的分散而難以統一和規范。

1.較高級別部門的資源匯集和指揮領導優勢缺乏。如前所述,在犯罪打擊和刑事追訴方面,現行規定設計了分散受案、集中研判、主協分工、統一移訴追責的施行體制。這種體制設計以信息匯總強化上級公安領導職能,借助較高級別公安部門集中研判的工作形式,增強較高級別公安部門的專業性和資源匯集優勢,促進各地方的偵查部門與本地區其他部門形成工作合力,突破了基層機關辦案資源少、研判能力弱、偵查效果差的困境[18]。相比之下,在電詐案件的涉案資金查控及處置方面,現行規定則是采取分散而非統一化、各自負責而非彼此分工協作的施行體制。分散化的體制缺少較高級別部門集中研判和統一指揮的優勢,導致不同地區的公安機關間、本地區不同部門間的辦案資源無法充分匯集、工作合力無法形成,地方公安機關可能會因多頭凍結問題花費大量精力在與其他司法部門的溝通、協商上(6)參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一個賬戶涉及到多筆司法凍結的情況下,涉案資金的返還須經各方達成一致。,導致先行返還不夠及時甚至失敗。實務中,多家公安機關的溝通較難達成一致,即使是達成一致了,等到各方均作出同意辦理的相關文書也可能耗時超過半年,其間存在涉案資金流出等風險。

2.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程序控制節點可能較多且分散,程序控制的有效性不足。在電詐案件涉及的被害人較多且分布廣泛的情況下,接警止付并立案、凍結的公安機關也呈全國廣泛分布的特征。但是,在涉案資金方面,現行規定并無類似非法集資案件偵辦的資金歸集、統一處置的要求,且涉案資金并不需要以原物形式進行舉質證,凍結公安機關也無需向主辦地公安機關移送涉案資金及先行返還的有關證明文件,因此,各地方均可依照規定自行實施先行返還。在此背景下,程序控制的節點也呈現量大且分散的狀態,程序控制也因此較為繁瑣且效率不高。此外,基于地區管轄所限,在案件統一移送后,主辦地檢察機關和法院也很難有效監督和制約其他地方凍結公安機關的先行返還活動。在此意義上,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規范化和程序控制將更多地依賴于公安機關內部的程序約束,司法控制也較弱,協辦地公安機關的先行返還可能具有事實意義上的終局性。

3.先行返還的分散化可能導致涉案資金處置的地方性、部門性傾向過重。第一,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可能受部門績效裹挾。電詐是民生領域違法犯罪的突出問題,關乎群眾安全感和社會穩定性[19]。實踐中,受害人因騙破產、因騙致貧、因騙返貧、受騙自殺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20]。因此,考慮到電詐防治績效考核和地方維穩,凍結公安機關在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問題上可能更多考慮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繼而弱化審視和判斷涉案資金處置問題的全案視角,即傾向于促成先行返還以安撫報案被害人情緒,由此可能導致轄區外被害人無法得到公平返還。第二,“財政返還”問題也會影響涉案資金先行返還。涉案資金被上繳國庫時,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會通過“按比例返還”的方式重新支付給辦案部門,這也構成了辦案部門的一項收益[21]。逐利之下,凍結公安機關應返不返而選擇沒收、上繳國庫的風險也確實存在。

4.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適用以及主辦地法院的裁判與執行可能都會因此受阻,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適用可能被阻滯。只是依循資金流向確定權屬僅適用于涉案資金始終在線上金融體系內的情形,在資金鏈路曾被物理隔斷的情況下,則仍需結合線下消費、現金交付等涉案資金線下流轉的有關線索、證據才能解決涉案資金在屬性界定、權屬梳理、確定返還對象及數額等方面的問題。然而,涉案財物處置的分散化則不利于涉案財物處置相關的證據、線索的匯總和統合考慮,由此涉案資金可能因線索、證據不充分而無法及時返還。而且,在異地公安機關已就涉案資金作出先行返還的情況下,主辦地法院涉涉案財物的裁判可能更易被裹挾,即使強行作出裁判也可能面臨執行難的問題。

(三)對審前處置的法院審查與糾錯規定缺失,先行返還的司法控制較弱

非訴訟處分方式一直以來為學界所詬病。在涉案財物審前處置中,決定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系追訴性而非中立性裁判的定位,審前返還程序亦采取的是內部行政審批模式,欠缺三方訴訟構造和環節間監督制約[22]。因此,有諸多學者主張以推行對物之訴、建立司法審查制度等方式對涉案財物審前處置進行訴訟化改造[23]。這無不凸顯著法院審判在涉案財物先行處置的規范化及監督制約上的關鍵地位與重要作用。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在先行返還的問題上也面臨類似的境況。對涉案財物的法律屬性認定、權屬確定等實體性處置屬于司法裁判的范疇,具有主體專屬性,只有法院有權對此作出終局性判決[24];相對地,對涉案財物的審前返還則只能是暫時的[25]127-140,是終局返還附條件的程序前移,法院對此仍應保留審判監督的權力。因此,在審前機關(主要是公安機關)已在審前返還涉詐資金的情況下,作為涉案財物處置的終局裁判者,法院理應就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是否規范、準確進行審查監督并確認處置結果或糾錯,審前機關也應隨案移送先行返還的決定書及相關證明文件以供審查。然而,現行制度并未確立已先行返還涉案資金仍需移送并接受裁判確認的規則,法院的審判監督地位未獲確立,導致電詐案件中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存在行政性過重而司法控制偏弱的問題。

1.現行隨案移送規定并不適用于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資金。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涉案財物的隨案移送主要包括作證據用、作裁判處置的對象用兩種情形(7)參見《刑事訴訟法解釋》(2021年)第四百四十條、四百四十一條。。如前所述,涉案資金并不以原物形式作證據使用,同時,在涉案資金已先行返還的情況下,其也不需要通過裁判處置,因此隨案移送規定對其并不適用。而且,結合涉案財物處置實施體制的分散式設計來看,《工作機制》并未要求集中處置和統一隨案移送涉案財物,先行返還的程序控制主要表現為縱向的行政審批,現行制度在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問題上并不強調司法控制。2020年7月,為推進扶貧領域案件涉案財物的先行返還,兩高一部共同發布《關于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扶貧領域快速返還規定》),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調查權屬關系并促進先行返還,為增強用權監督,還在第八條明確規定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財物仍需隨案移送清單、理由及相關證據材料。可見,在積極推進先行返還的適用時,僅環節內的行政審批無法形成充分的監督控制,還需要不同環節機關的外部制約。換言之,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擴大化需要配套增加外部制約機制,因為需要更多的監督和審查以確保先行返還準確且規范。

2.法院裁判的范圍也不包含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資金。根據《刑事訴訟法解釋》第四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法院裁判范圍為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和仍需追繳或責令退賠的財物,并未要求法院在裁判文書中對涉案財物的先行返還情況進行說明并予以確認或糾正。因此,從裁判范圍的規定也無法得出法院應當審查監督涉案資金先行返還活動的結論。

3.先行返還出現錯誤時如何予以修正尚無規定。因主觀或客觀原因,先行返還決定可能會出錯,如查獲新證據、涉案資金法律屬性或權屬的審前認定被推翻、辦案人員存在操作失誤或濫用職權等。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實現法院審查監督作用,糾錯機制是制度必備。但是,現行制度并無相關規定。一方面,在《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中,法院是否在審前返還問題上具有審查監督地位尚不明確,先行返還出錯時法院如何修正的問題同樣未有提及;另一方面,《返還規定》也只是概括規定公安機關違法辦理資金返還并造成當事人合法權益損失時應承擔責任(8)參見《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的通知》第十四條。,對于當事人損失如何彌補以及已先行返還的資金如何處置則均無規定。糾錯規定缺失之下,審前已經錯誤返還的資金可能無法依法追回,甚至辦案機關還需要自掏腰包予以彌補[26]。

上述問題不僅導致實務中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財物存在脫離法院審判監督的巨大風險(9)實務中,法院判決可能并不提及已在審前返還的涉案財物,而是僅就尚在押財物及需要繼續追繳、責令退賠作出要求。參見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1刑初58號判決書以及四川省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川16刑初2號、3號、4號、22號判決書。,而且作為暫時性審前處置的先行返還也因此逐漸異化為具有終局意義的實體性處分[25]127-140。為免執行受阻或引發沖突,法院對涉案財物的裁判甚至對罪刑問題的裁判都可能受審前返還結果的裹挾[15]119-132,法院對涉案財物的裁判權被侵蝕,這種法院裁判權的審前倒掛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先行返還與終局返還分庭抗禮的局面。

四、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制度難題的解決對策

(一)以“金額的準確分配”為目標擴展先行返還的適用范圍

電詐案件中,先行返還的目標應是涉案資金在金額上得到規范且準確的分配,凍結賬戶內各筆資金的特定化和流向溯源以及與特定被害人一一對應關系的建立只是服務于金額準確分配目標的具體實現路徑。循此邏輯,不滿足權屬明確要求但仍能夠實現金額上準確分配的返還方式,制度上也應予以積極接受并引入,以擴充先行返還的適用空間,釋放先行返還制度的能動作用,進一步強化被害人受損財產彌補的及時性。基于此,電詐案件中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適用條件也應以“金額的準確分配”為目標進行重塑,引入并拓寬比例返還方式在電詐案件中的適用;同時,擴大公告機制并細化具體程序以強化對潛在權利人的權益保障。

具體而言:第一,立法上應適度允許比例返還方式在涉案資金問題上的審前適用。《刑事訴訟法》應明確比例返還方式可用于先行返還,將其作為“權屬明確”要求在涉案資金先行返還上的例外,即涉案賬戶、資金的流向關系已梳理完成,但仍無法全部溯源返還。與此同時,還應將適用條件限定為被害人人數、受損金額均已查清且按照比例返還不影響后續裁判與執行的情形。第二,《刑事訴訟法》應增設分批返還機制,化解潛在被害人與其他被害人的求償權沖突。當既有證據或線索顯示存在潛在被害人時,可視情況先就涉案金額的一部分按比例返還給已知被害人,剩余部分則可作為潛在被害人獲償來源。分批先行返還時,尚未被返還的資金能夠充當緩沖資金池的作用,不僅法院裁判及執行所受影響較小而且可控,已知被害人和潛在被害人的財產權益也能在較大程度上得到平衡與兼顧,更有益于實現司法正義。第三,《刑事訴訟法》還應增設預留返還機制,避免個別不確定因素阻礙涉案資金整體的先行返還。對于已知被騙金額但無法聯系上的被害人或者被騙金額存在爭議的被害人等情形,為避免使這類情形阻卻先行返還制度的適用,在計算先行返還的數額及分配時,應先假定被害人申請返還全部被騙資金或被騙資金的相關爭議已消除,而后根據所有被害人(包含有爭議的和尚未聯系上的)受損總額按照比例返還公式測算應返還各被害人(包含有爭議的和尚未聯系上的)的數額。有爭議的和尚未聯系上的被害人的應得款項暫予預留,在取得聯系或者解決爭議后,辦案機關再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返還或重新處置。對于其他被害人,辦案機關則應依照規范及時返還各自應獲償的金額。第四,細化公告程序的具體實施要求,保障其他被害人、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并加強先行返還的公開性。目前,《返還規定》僅就公告的期限和異議提出及審核作出初步規定,公告的內容、時間、方式以及被害人、其他利害關系人參與的具體手續、證明要求等細節并無規定,導致各地在進行公告時差異化嚴重,而且僅注重返還結果的公布,未能真正重視公告機制在尋找潛在權利人和查明事實真相上的作用,不利于被害人、其他利害關系人參與權利的保護(10)從各地涉案資金返還公告來看,不同地方在是否公告詐騙手法、詐騙賬戶的完整卡號、戶名及開戶行信息、適用占比返還的原因、凍結金額、返還金額等內容上存在差異,對于被害人、其他利害關系人參與并提出異議所需要的手續、證明文件等具體要求也鮮有提及,大都以“憑合法手續及證明”一筆帶過。具體參見:《公告|關于返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凍結資金的公告》,載重慶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公眾號“平安重慶高新”:https://www.cqcb.com/dyh/government/dyh5415/2022-05-19/4888635.html;《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關于返還涉案資金的公告》載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海門公安微警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k4NDQ3Nw==&mid=2652862212&idx=4&sn=799a27f0135c4292cc8112b012f3160d&chksm=bd29b9768a5e3060a82d3b663e0efa1e46b9a7cf5862f9c2993adddda2eca51205c7349422be&scene=27;《壽光市公安局關于返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凍結資金的公告》,載壽光縣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shouguang.gov.cn/fw/ztfw/jtfw/fwzx/202205/t20220507_6051688.html; 《重慶市公安局北碚區分局關于返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凍結資金的公告》,載重慶市公安局北碚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beibei.gov.cn/zwxx_239/gggs/202202/t20220228_10441728.html; 《【梅縣】關于黃某芬被詐騙案凍結資金返還的公告》,載梅州市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meizhou.gov.cn/zwgk/zfjg/sgaj/zwgk/zfxxgk/content/post_2143432.html; 《關于返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戶凍結資金的公告》,載百家號網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054208253502873&wfr=spider&for=pc.。對此,一方面,在公告做告知用時,考慮到公告措施宜作為告知被害人及相關人的最后手段。因此,《返還規定》應將公告適用時點限定為偵查終結或涉案財物相關的權屬、資金流轉關系調查終結,且通過傳真、電話、郵件等方式都無法聯系到被害人時,才得進行。公告的內容應包含詐騙方式、詐騙用的聯系方式或網址、詐騙用賬戶的卡號、開戶行及戶主姓名、采用占比返還或比例返還方式的原因等相關信息,并明確告知其他被害人或利害關系人參與并提出異議所需的具體文件、材料和手續要求。另一方面,在先行返還機關決定適用占比返還、比例返還、分批返還和預留返還時,也應就適用理由、計算方式等提前公告,公告期間內被害人、其他利害關系人可就返還凍結提出異議,決定機關依法進行審核。公告的具體實施程序及要求參照前文。第五,為免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因過度涉入到民事權屬糾紛之中而牽絆太多,返還決定應僅限于將涉案資金歸屬到電詐案件發生前那一刻的所有或持有狀態,即原路返還至被騙資金最初轉出的賬戶中或持卡人提供的其他賬戶,至于之前的爭議則需要通過其他法律程序予以解決[2]103-113。

比例返還方式的適度引入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化解權屬明確要求對涉案資金先行返還適用范圍的僵化限制。而且,分批返還和預留返還機制也能進一步強化比例返還方式在電詐實踐中的適用性,同時公告機制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當事人參與不足引發的弊端。此外,在電詐犯罪涉案資金查控和返還的績效引導下,適用條件上的適度寬松化有利于激發公安機關的主觀能動性,使之更加深入地調查、挖掘涉案資金屬性、權屬等相關的線索、證據并著力推進被害人聯系和受騙金額確認等工作,涉案資金事實調查與證據獲取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夠得到強化,這不僅有益于被害人財產權益能得到盡早實現,而且可使法院審判更聚焦于真正有爭議且需裁決的內容。

(二)以檢察審批制集中并統一電詐犯罪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工作

相比犯罪偵查,現行規定在電詐犯罪涉案資金處置方面的體制設計欠缺對實踐的充分考慮,這也是“重犯罪追訴、輕財物處置”之局限的具體表現。基于前述質疑,亟需扭轉公安機關直接且分散式決定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體制現狀。然而,仍需注意的是,我國在電詐領域的改革趨勢是強調效率,公安機關憑借其在電詐犯罪上豐富的偵辦經驗及其職權與信息優勢,在涉案資金查控與返還工作上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所以《反詐法》才會明確公安機關在涉詐資金查控與返還上的主導地位。因此,即使需要取消公安機關的先行返還決定權,其在涉案資金先行返還上的積極作用和重要地位也仍需繼續保留。有鑒于此,在收回公安機關決定權的同時,仍應保留其主要參與者角色,以繼續發揮公安機關在信息資源和調查取證方面的優勢,由此建議將公安機關的先行返還決定權改為申請審批權。此外,結合《返還機制》對主辦地公安機關整體移訴規定,電詐案件的起訴和審判機關都是單一的,在將公安機關先行返還調整為申請審批制后,先行返還的決定機關也會從分散式處置向集中式處置轉變,解決前述弊端的同時,也更有利于先行返還的規范化發展,并為比例返還的適用奠定體制基礎。申請審批制的具體改革要求如下:

1.申請審批制只針對先行返還的決定權。考慮到地方公安機關在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凍結、及時返還上的績效考核現狀以及分散返還的實踐需求,檢察審批制僅取消公安機關的先行返還決定權,并不取消公安機關繼續控制、管理、依照令狀處置涉案資金的權能,除需要統一處置的外,一般也不宜要求歸集各地涉案資金。此時,公安機關仍可就先行返還問題作出自己的判斷,但決定權及責任承擔被轉移至負責審批的機關。偵查環節的壓力、負擔得到舒緩,中立性、公正性和專業性弱勢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得到補足。

2.負責審批的機關宜確定為檢察機關,而非法院。一方面,我國并無法院審批的慣例,長期存在的資源緊張和效率問題也說明法院并不能擔此重任,而且法院的過早介入將會導致審判環節的審查、糾錯功能虛化,不利于機關間監督制約關系的落實。相對而言,法院在先行返還基礎上的審查、糾錯工作更為嚴謹、高效,擔任終局裁判者進行監督和審查更適合法院業務特征和訴訟環節設計。另一方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在角色定位、專業水平和業務實踐等方面都十分符合審批職能的要求,而且在逮捕審批、證據審查、提前介入中積累的經驗也能確保其能夠勝任這一職責。最高檢公布的電詐典型案例(11)參見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22年發布的10件檢察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典型案例。也顯示,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偵查階段能夠引導公安機關準確認定涉案資金數額、獲取更為全面且充分的證據,并促進追贓挽損。因此,在檢察審批制下,公安機關的涉案資金先行返還工作也能更為規范、準確。此外,施行檢察審批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類似法院審判時的三方構造,即公安機關與被害人作為申請方、檢察院居中審查、被告人、其他被害人和利害關系人作為異議方,檢察院在審查監督和把控上也會兼顧實體公正和程序規范兩個層面,推進先行返還公正的訴訟化轉向。

3.涉案資金的先行返還集中由主辦地機關負責。施行檢察審批制后,先行返還的申請和審批主體都限定為主辦地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對此,《工作機制》應增加“公安部刑偵局或省級刑偵部門統一負責組織涉案資金的流轉鏈路核查、權屬調查和返還實施工作”“各涉案地公安機關要將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和案件證據材料移送給主辦地”規定,并明確公安部或省級公安機關在指定主辦地時應同時考慮涉案資金的審前處置和審后執行問題,以引入較高級別部門的資源匯集和指揮領導優勢,以有力協調并統籌各地辦案部門。至此,主辦地檢察機關對先行返還決定負責,確保決定本身、所據事實證據以及相關證明材料等符合相關規范,監督和檢察主辦地公安機關涉案財物相關的調查取證行為,并在審判環節接受法院對先行返還的審查與監督。

4.先行返還實施流程的調整。第一,程序上,在轉變為申請審批制后,除決定環節由公安機關自行決定轉變為提請檢察機關審批外,其余流程、要求可繼續延續《返還規定》,由被害人提出申請、主辦地公安機關審查。第二,協辦地被害人申請先行返還時,既可直接向本地公安機關提出申請并由其通過偵辦平臺轉交主辦地公安機關,也可直接向主辦地公安機關申請。第三,對先行返還申請的審批,主辦地檢察機關需要審查申請書、證據和有關材料是否齊全并符合規范,在拒絕審批時還應向主辦地公安機關說明理由,如因證據、材料缺少或不充分則應限期補全,在申請系由協辦地公安機關轉交時,主辦地公安機關應將結果、理由通過偵辦平臺傳送給協辦地公安機關,并由其通知申請的被害人。

至此,先行返還的實施體制形成公安申請、檢察審前審批和法院審判裁斷的分工配合并相互制約的體系,公檢法三機關不僅能各抒所長、優勢互補并彼此制約,而且職責分工與三機關業務特點、訴訟功能定位更加協調,也更符合審判中心改革的要求。

(三)以法院審查和程序回轉機制加強對先行返還的司法控制

強化對電詐犯罪涉案資金先行返還的司法控制,需要從返還結果的審查、裁判與錯誤返還的程序回轉兩個方面入手解決。

1.立法應明確將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財物納入隨案移送和法院審理、裁判的范圍。已先行返還的涉案財物仍應接受后續環節的審查,以實現機關間程序制約的控制效果。對此,應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涉案財物已先行返還的仍應移送已返財物的清單明細、返還的決定和理由并附相關證據材料以供審查;同時還應要求法院在庭前會議階段介紹已先行返還涉案資金的有關情況并詢問控辯雙方及當事人的意見,若各方均予認可且法院并無疑問則在庭審中僅簡要提及返還結果和證據依據即可,若當事人等提出異議或法院不認可先行返還的決定,則法官應在庭審中主持雙方就此展開舉質證和辯論程序;在法庭審理中,法院應當對先行返還的合法性、規范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查。在庭審結束后,若法官認為先行返還不存在問題,應在裁判文書中予以確認,若認為存在不妥,則應視情況采取撤銷決定并重新裁決、追回已返還財產并重新處置等做法來糾正錯誤。

2.增設程序回轉機制,以解決先行返還出錯時的資金追回與重新處置。在先行返還出錯且返還金額過多時,理應依法追回已處置資金以供重新分配。但是,由誰、以何種方式追回仍需具體確定。第一,追回的主體宜確定為決定返還的機關。因為,決定機關掌握著更多的案件信息,有利于資金追回工作的開展,而且由決定者自糾錯誤并追回已返還資金不僅符合責任自負原則,也有利于倒逼決定機關在實施先行返還時更加謹慎、規范。相比之下,交由法院追回可能導致審前錯誤和責任的不當轉移。這一點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扶貧領域快速返還規定》也得到了肯定(12)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第二,先行返還錯誤的糾正問題宜通過程序回轉機制來實現。所謂程序回轉,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出現某些特殊原因,訴訟程序返回到先前訴訟程序重新進行的活動,被回轉的程序將失去效力[27]。一方面,程序回轉是刑事訴訟框架內的糾錯機制,而且認同先行返還結果系暫時的、可推翻的,因此,在運行上不會面臨實體或程序上的阻礙,能夠直接撤銷已錯誤進行的程序和返還決定,并按照規范、準確的方式重新對涉案資金的權屬、處置問題作出認定;另一方面,程序回轉機制將糾錯和財產追回責任歸結到原作出機關(即檢察院),既有利于錯誤返還資金的追回,也能避免法檢兩院的沖突以及判決執行受阻,維護司法機關的權威與公正形象。此外,程序回轉還機制使決定者負責,在審判階段發現先行返還錯誤需要追回財產時,法院通過決定回轉將訴訟程序返回至審查起訴環節,由檢察機關自行處理,這也符合本文對追回主體的設置,能夠實現前述責任自負的倒逼壓力。

至于程序回轉程序的具體引入,第一,可考慮在《刑事訴訟法》中新增程序回轉規定,確保在審判階段發現先行返還決定存在錯誤且可能需要追回財產時,檢察機關可以通過程序回轉將涉案資金處置的程序返回至審查起訴環節,即建議法院暫停審理涉案資金的部分或全部處置問題,由檢察機關對此重新作出審查和認定,法院一般應準許;經審查確實存在錯誤的,檢察機關應當撤銷先行返還決定并且追回錯誤返還的財產。第二,在糾錯并追回錯誤返還財產后,因刑事訴訟已進入審判環節,檢察機關不能再對已追回財產作出返還安排,而應將該財產移交法院處置。第三,法院仍然保有裁判權。在檢察院不調整涉案財產處理結果或者調整后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在財產追回耗時較長或進展困難時,為免案件審理過于拖沓,法院也可直接依法作出裁判,判決由檢察機關繼續追回錯誤返還的財產并按照法院確定的分配方式處置。

猜你喜歡
資金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黄色影院| 91丝袜乱伦|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69av免费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偷拍久久网|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操美女免费网站|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91精品国产福利|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91亚洲精选|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丝袜第一页| 欧美笫一页|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日韩第九页|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欧美|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免费看美女毛片| 乱人伦99久久| 福利片91|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日韩黄色在线|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久久a级片|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日本| 日本一区高清| 无套av在线|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中文无码影院|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无码专区第一页| 狠狠色综合网|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99伊人精品|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91精品亚洲|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精品视频福利| 婷婷伊人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