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理標志賦能云南鄉村振興策略研究

2022-03-24 05:22:51高燕梅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產品

高燕梅

(昆明理工大學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農村地區擁有大量的涉農產品和產業,從農產品的角度看,具有地域特色的涉農產品對推動鄉村發展具有很大潛力;從農業的角度看,農業現代化發展與鄉村品牌密切相關。而特色農業和鄉村品牌建設的載體就是地理標志[2]。作為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云南,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產生了多種具有明顯地理標志和獨特特征的產品。再加上各民族代代相傳的不同生產工藝為云南省地理標志發展打下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在地理標志的運用和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相較全國而言,云南的地理標志事業仍存在問題與差距。對比云南綠色經濟強省的目標,其地理標志的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仍不相適應。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地理標志的發展及現狀為視角,深入分析其優勢和存在問題,以期在我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地理標志賦能云南地方經濟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一定參考。

一、地理標志的內涵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賦能作用

(一)地理標志的內涵

地理標志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根據TRIPS協定,地理標志是指標識某種產品來源于世界貿易組織的某個成員國的地域內,或來源于該地域中的某個地區,該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它特征主要與其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志[3]。通俗地講,地理標志就是產地標志,主要用來鑒別產品的產地,它取決于該產品所在產地的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地理標志產品名稱主要由產地和產品名稱組合而成,如“云南白藥”“普洱茶”“宣威火腿”“文山三七”“保山小粒咖啡”“漾濞核桃”等,它是由地理標志所在區域種植或養殖的農產品,或者原材料來自地理標志限定區域,并在該區域經過特定工藝加工或生產的產品,具有顯著的地域性、獨特性特征。此外,地理標志還具有集體性、不可轉讓性等特征。同一地域內可以使用同一地理標志的主體不止是某個企業或個人,只要是地理標志規定的特定區域內生產符合質量標準產品的企業或個人均可以申請使用該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的主要作用在于區分本產品與來自其它不同地區的同種產品,與其他知識產權不同,為避免出現產品來源混淆、誤導消費者等現象,地理標志不可轉讓。

(二)地理標志在鄉村振興中的賦能作用

1.地理標志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渠道。地理標志最關鍵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使產品溢價[4]。據統計,擁有地理標志商標的農產品價格,普遍比同類產品高出至少20%[5]。當農副產品登記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或獲得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該產品的品牌價值及聲譽就會顯著提高,產品價格和銷售量都會大幅度提升,從而可以使農民的產品銷售收入大大增加,對當地就業、居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率和影響程度超過30%[6]。地理標志是一種“三農型知識產權”,農村地區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以及民族地區,地域特色突出,通常蘊藏著大量豐富的地理標志資源。因此,地理標志承載著特定區域的公共利益,是實現富農興農的長遠之計。2020年1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知識產權助力精準扶貧發布會公布,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的相關產值已經突破了1萬億元,全國已經全部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中,60%以上的貧困縣都擁有地理標志[7]。因此,地理標志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解決“三農問題”、賦能鄉村振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地理標志是推進地方經濟發展,振興鄉村產業的重要抓手。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振興。地理標志具有“保護一個產品、帶動一批企業、做強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點金魔力[8]。2021年12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提出“以地理標志為紐帶,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出一批地域特點鮮明、品質性狀獨特的地方特產,共同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發揮產業供給、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吸納農村人口就業,促進產業興旺,實現興農富農”的目標及要求。地理標志是地方特色產品,它的獨特性、稀缺性、優質性使其不同于普通產品,這些特定品質、信譽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推進富農興村、改善人民生活、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地理標志品牌化可以提升特色產品的產業化、規模化水平,提高產品的整體競爭力,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地理標志不僅能夠帶動農業的發展,而且還能夠通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而進一步帶動相配套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完整產業鏈,從而促進當地就業,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3.地理標志是弘揚傳統文化,振興鄉村文化的主要載體。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地理標志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人文因素和歷史傳統的影響下長期形成并延續至今的,它蘊含著濃郁的地域特色,是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形式。地理標志不僅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而且它代表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9]。宣傳和推廣地理標志,實際上就是在推銷地方優秀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越豐富的地方,往往地理標志資源也比較富足,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能促使地區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樹立文化自信,特色傳統文化的弘揚又反哺地理標志,增加其經濟收益,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4.地理標志是發展綠色經濟,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途徑。鄉村要振興,生態振興是關鍵[10]。良好的自然資源環境是農村地區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最大的優勢所在。鄉村振興應該把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點來抓,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產品,推廣地理標志農產品。2021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發展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特色依賴于農村地區自然生態資源環境,其產地獨特的氣候、天然生態無污染的地理環境,保障了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卓越品質。維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地的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化的發展,保護和治理好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實現綠色經濟可持續性發展,使得地理標志保護與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從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云南地理標志發展現狀

云南位于我國西南邊疆,地處橫斷山脈,地理位置較為特殊,東部與貴州、廣西相鄰,北部與四川、西藏相連,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老撾、越南毗連。北回歸線從南部橫穿而過,氣候類型和土壤類型最為多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動植物品種眾多且很多為云南獨有;同時,云南少數民族最多,民族特色突出,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基于此等原因,在云南也就較易形成獨具特色的地理標志。因此,云南在地理標志資源上具有天然的優勢。

(一)地理標志增長速度較快

近年來,云南省高度重視且加大了對地理標志的培育力度,重點圍繞茶葉、咖啡、花卉、高原特色農產品等特色產品,積極申報、登記或注冊地理標志,產品數量快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影響力與品牌價值提升明顯。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2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83件,農產品地理標志85個,總量為430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排名第7。在2017年地理標志總量(328個)的基礎上,增長了31.1%,和全國的增長水平(38%)基本同步。

(二)地理標志地區分布廣泛且種類豐富

云南地理標志覆蓋地域廣,全省16個州市都對地理標志進行了申請注冊、登記保護,在已經登記和注冊批準地理標志中,有12個州市在20個以上,40個以上的州市有3個,分別是大理、紅河和保山。其中最多的大理有49個,占全省總數的11.4%。云南地理標志種類豐富,涵蓋種植業、畜牧業,尤其以肉類、蔬菜、果品、糧食、茶等種類更多。已注冊地理標志商品中,用于第31類農產品、新鮮水果蔬菜等商品的數量最多,共136件,占所有云南省已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的48.1%。其次分別是用于第30類咖啡、茶、米、蜂蜜等產品和用于第29類肉、魚、蛋、奶等產品,分別占比24.7%和15.9%;已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中,數量較多的是肉類(25件)、果品(23件)等,分別占云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29.4%、27.1%。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主要是初級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分別占云南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37.1%和35.5%。這些都充分表明我省地理標志主要是用于農產品、初級加工品和茶葉等,其與農業緊密相關。

(三)地理標志運用成效顯著

2019年以來,云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圍繞“綠色食品牌”打造,著力推進地理標志的培育、促進、保護與運用。以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企業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產品涉及普洱茶、文山三七、大姚核桃、保山小粒咖啡等多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截至2020年,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企業已達到212家[11]。2020年初,云南省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成為全國首批開展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省份之一。通過加大企業對地理標志的運用,讓云南更多“養在深閨”的優質農產品進入了市場,有效提升了產品品牌知名度與消費者認可度,有力地促進了云南省地理標志的發展。

(四)部分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凸顯

云南高度重視地理標志品牌建設,通過開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企業更加重視和嚴格執行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進一步完善產品和體系的認證,進一步加強區域公共品牌的宣傳和打造,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2020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顯示[12],“普洱茶”以品牌價值662.46億元和品牌強度900的實力在參評的近200個地理標志中名列第7位;宣威火腿以90.2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40位;昭通天麻以65.8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48位。2021年,“勐海茶”地理標志產品比同類產品價格普遍高出20%以上,實現毛茶收購價平均提高25元/公斤以上,茶葉畝產增收2 000元左右,帶動 18 096 人脫貧;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價值提升到23.07億元,入選第一批中歐“100+100”互認協議的地標產品,實現互認互保。嚴格按地理標志產品要求種植管理加工的咖啡,價格比同類產品能高出30%左右[13]。

三、云南地理標志在賦能鄉村振興中面臨的問題

云南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在地理標志運用和保護方面其已取得一定成績且初具發展規模。但是,云南發展相對落后,農業和旅游業仍然在發展云南經濟和鄉村振興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特別是需要把鄉村產業發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地理標志作為一種天然的親農性的重要知識產權,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14],且和地區資源條件直接相關。云南發展有特色和高品質的地理標志產品除了具有先天的優勢,也是促進云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但相較于全國,特別是對比綠色經濟強省的目標,云南地理標志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一)地理標志數量不多,優質資源亟待挖掘

地理標志數量是地理標志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地理標志大廈的基石。雖然云南具有獨特的環境條件、富饒的自然資源、多彩的民族文化、豐富的農特產品,但由于地理標志工作起步較晚,且由于認識不足、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意識不夠等原因,地理標志登記和注冊總量還不夠多,產品結構不均勻、區域分布和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地理標志總量為430個,占全國的3.66%,與排名第一的山東(1 236個)差距較大,特別是農產品地理標志僅為85個,只占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2.6%,在全國僅排到第20位。在地區分布上,怒江、麗江、迪慶等滇西(北) 等地區地理標志數量明顯偏少,特別是西雙版納僅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且數量偏少,無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還存在較大的可挖掘空間;同時,由于地理標志不僅具有自然因素,而且還具有人文因素,而目前全省絕大多數地理標志產品屬于農作物,作為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理標志,如劍川木雕、建水紫陶等在申請登記數量上明顯要少得多,不利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除此之外,部分地理標志在注冊、申請和保護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沒有處理好質量和數量關系,導致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太多、分布范圍過廣,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例如,普洱茶地理標志,無法突出地理標志特色,損害相關利益方,隨著產業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地理標志已無法完全覆蓋或不具有較好的區分度,沒有充分體現地理標志的影響力。

(二)產品質量偏低,地理標志標準體系不健全

作為一個區域的歷史地理名片,地理標志的確立和其存在的價值是本區域特定的歷史文化、地域特色的體現,應該是高品質、獨特和不可復制的。然而,在部分申請登記或注冊地理標志的過程中,由于對地理標志產品獨特的品質、分布的區域、加工工藝規范等認識不夠、細化與標志性區分不明顯,登記注冊時質量標準普遍不高和先天不足,使得登記注冊后采用地理標志的產品與其它同類產品質量相差無幾,更無明顯優勢,從而導致后續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不高,地理標志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無從體現[15]。部分地理標志在發展過程中,地方缺乏對地理標志的保護意識,對品牌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品牌建設缺少長期持續投入,加之定位不準,沒有合理地把控地理標志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生態價值,地理標志在登記、注冊后被忽視,缺乏后續監管,沒有突出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規范、質量控制等環節的把控,即便是同一區域產品質量也層次不齊,地理標志最終產品的高品質和不可復制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從而也降低了地理標志的標識性和差異性,使得地理標志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另外,絕大多數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種植類、養殖類的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都比較低,標準體系不夠健全[16],特色產業集群沒有形成,部分還停留在登記注冊時的早期文本階段,標準較為單一且未形成體系,小弱散的產業樣態還長期存在,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主體有企業、合作社,而更多的是農戶,生產過程中幾乎沒有標準化控制環節,生產臺賬不健全,按標生產難以實現,導致產品生產標準不一,品質一致性難以保證,給地理標志產品的整體質量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直接影響著地理標志品牌的美譽度,導致整個地理標志產業很難形成產業規模和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地理標志侵權嚴重,維權困難

地理標志是一種集體無形資產,其反映了與地理區域密切相關的聲譽,標志著產品的質量,產品銷售過程中還會促使產品產生品牌溢價。因此,如果不加以保護且被無限制地使用,其價值可能將因此降低并最終喪失。由于地理標志統一管理但權屬分類較廣且同類生產企業較多,當某個地理標志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一定美譽度的情況下,就可能存在地理標志被盜用等現象。例如,企業未能取得地理標志使用權,但由于認知不足,以為其產品出自其規定的區域便直接標志其為地理標志產品;雖然企業產品產于地理標志規定的地域,但產品未能達到其所規定的標準;企業產品根本不是來自地理標志規定的區域,產品質量也未達到要求,卻標示產品是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就存在這樣的情況。這些現象在地理標志產品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加以遏制,將對其品牌建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目前,地理標志管理體系的申報階段較為嚴格,但后續管理和監督卻較弱,由于地理標志權利主體和監管部門缺乏主動維護其產品的品牌形象,在銷售、流通等環節沒有形成很好的秩序和規范,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使下,假冒偽劣、濫用侵權等現象十分普遍。另外,隨著互聯網以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銷售模式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線上銷售和購買的電商平臺模式以品種多樣和高效快捷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從而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但也導致了許多有關地理標志侵權問題的發生。作為一種集體商標權益,地理標志權利保護主體、保護手段與傳統的商標權保護存在差異,導致其侵權難以監管[17]。而且網絡環境下對于地理標志權利主體的真實身份確定困難,證據難以固定,使得真正權利人維權成本高、舉證難[18]。

(四)部門職能重疊,統籌管理效能不足

經過機構改革,雖然目前地理標志管理部門只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國家農業農村部,但從法律上并未改變三個保護體系并行的狀態:一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主導的以《商標法》為依據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保護體系;二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導的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為依據的地理標志產品登記保護體系;三是國家農業農村部主導的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為依據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保護體系。由于各部門間仍然存在職能重復、職權范圍不清的情形,且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導致資源浪費,給相關生產經營主體帶來困惑,也給消費者帶來認知困難,不利于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識別和提升。在監管過程中也極易出現漏洞,導致地理標志產區受到損害。在地理標志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需對相關部門問責時,又易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等現象,不利于地理標志產業的長期發展。由于三個保護體系并行,導致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地的申報主體可能會向多個部門進行申報、登記,如普洱咖啡、呈貢寶珠梨、富民楊梅、龍陵紫皮石斛等在三個部門都有登記。多種權益的保護固然安全,但地理標志申請主體為此承擔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勢必大大增加[19]。另外,地方政府對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還不夠,沒有針對地理標志保護和發展的頂層設計,專門針對地理標志的運營促進政策目前還很少,開展或推薦的地理標志相關工作仍然停留在形式層面。

四、地理標志賦能云南鄉村振興的策略

由于云南地理標志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上述問題,其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所應具有的特殊作用無法得以充分體現。要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因所具有的獨特地域、獨特文化、獨特工藝和獨特品質而產生的獨特價值,將地理標志作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品牌的重要支撐力量,以推進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振興鄉村經濟、弘揚鄉村文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勢必要對地理標志在云南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予以充分挖掘,從而賦能云南鄉村振興[11]。

(一)大力挖掘優質資源,拓展地理標志品類

云南地理標志發展潛力巨大。云南自然資源豐富,動物和植物種類全國最多,生產的農副產品獲得國內外消費者廣泛認可,符合地理標志產品獨特性和地域特征的資源眾多,職能部門首先應根據各地情況加強對當地優勢動植物資源及其農副產品資源的挖掘及統籌規劃。除動植物及農副產品資源外,應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傳統手工藝等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培育,既能很好地保護其工藝流程、經驗技巧、集體審美等人文要素,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具有重要意義。

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理標志資源,首先要建立健全地理標志資源庫,加大對地理標志資源的普查力度,對資源狀況、數量類型、品質特征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查和可行性評估,遴選、規劃和分批開展培育和申報工作;政府職能部門應統籌規劃,促進科研院所、企業、合作組織等各相關主體之間的關系,逐步推進,構建起與云南民族特色和地域優勢相匹配的地理標志體系,實現對地理標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于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更要著力挖掘當地優勢特色資源,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制度與政策優勢,優先扶持發展特色農業,以地理標志高標準為導向培育發展一批具有產業規模、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的特色產品,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二)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提升地理標志產品質量

消費者選擇地理標志產品時關注兩方面的信息,一是出處即產品的地理來源,二是品牌即基于產地的特殊質量、特色或聲譽。為實現可認證的通用性目標,首先要從源頭上規范和明確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標準,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地理標志產品市場競爭力。因此,應強化地理標志產品按標生產,針對各類產品及其產業鏈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形成完整的生產規范及產品質量標準,并嚴格執行產品技術標準、開展產品質量認證、產品質量監測。要加大云南地理標志溯源工作力度,探索建立云南地理標志溯源及數據公共平臺,全方位采集、收錄地理標志產品的原料、生產、檢測、流通等環節數據,實現全省地理標志產品可追溯。

進一步增強云南地理標志綜合生產能力及技術創新能力,加大對地理標志重點產業園區和核心生產基地建設投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種保護繁殖、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推廣,從根本上提升產品質量;同時,應借助先進的科技水平和分析檢測手段,完善地理標志的質量管控體系。對現有地理標志產品和擬申報新地理標志的產品進行特異性指標分析和研究,通過檢測手段對不同區域的產品加以區分,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管控體系。在質量控制的基礎上,應科學地將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凸顯出來,關注其整體形象,突出其內在價值,將地理標志保護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競爭力。健全的標準體系和嚴格的質量把控將促進地理標志產品特色的形成和品牌溢價的提升,最終形成雙向增益的良性循環。

(三)提高侵權損害賠償力度,改善地理標志保護環境

由于地理標志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權,它的特殊性使得其侵權現象十分普遍,在市場運營中,企業之間容易出現相互搭便車的問題,甚至有可能會陷入“公地悲劇”,導致地理標志產品市場上魚目混珠,消費者難辨真假。這個現象尤其在普洱茶及部分農產品市場中較為嚴重。而在現行的侵權損害賠償機制下,地理標志權利人在被侵權時,較難獲得充分賠償,有時甚至“贏了官司輸了錢”,嚴重打擊了地理標志權利人對其地理標志進行保護與運營的積極性。在權利人不能阻止侵權,且在受到侵權后又很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地理標志將失去其本身保護良好經濟秩序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作用,“贏了官司輸了錢”的現象最終將嚴重影響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解決地理標志侵權損害賠償問題,改善改善地理標志保護環境,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近幾年地理標志產品市場案件投訴、舉報及查處情況,分析確定地理標志侵權案件多發的實體市場,建立云南省重點地理標志產品市場名錄;同時,及時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查處侵權行為,依法從高適用侵權損害法定賠償,加大損害賠償力度,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各級司法部門要開展地理標志侵權糾紛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完善地理標志產品市場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規范案件移送要求和證據標準,促進行政執法和司法裁判的標準統一。要加強司法部門對市場上破壞、冒用、濫用地理標志等違法活動的審判力度,依法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讓侵權者付出高額賠償的沉重代價。逐步掃清權利人的維權障礙,降低其維權成本,保障相關主體的利益,逐步改善地理標志保護環境,提高權利人保護與運營地理標志的積極性,從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四)協調職能部門管理,提升地理標志管理效能

為避免地理標志保護相關部門或目前并行的保護體系管理職責重復及管理資源浪費等情況,各部門既要明確各自職責,又要相互協調聯動,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統一地理標志保護全鏈條內容及要求,并提供保護全過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在地理標志保護上各部門要形成保護合力,政府部門應統籌規劃,落實幫扶政策,投入資金積極支持地理標志建設,指導和規范地理標志的管理和使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發揮綜合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的體制優勢,嚴厲打擊地理標志侵權假冒、擾亂和破壞地理標志市場信譽等行為,保障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行業協會應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履行好協調、溝通和監督職責,平衡政府、市場以及經營主體之間的關系,及時發現和反饋地理標志運營主體及市場存在的問題,監督相關企業的產品質量及地理標志運營行為,保證產品品質,維護品牌信譽度。要確保使用地理標志主體和農戶產品品質穩定,主動維護產品的質量和聲譽,為地理標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地理標志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以及云計算等技術,整合云南各地理標志管理部門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地理標志管理信息平臺和全方位的產品溯源系統,對地理標志管理制度進行統一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和管理。對全省范圍內的地理標志的使用、授權、管理中的信息進行登記和公開,既有利于職能部門監督和實施過程管理,幫助相關主體合規運用,避免地理標志亂用、濫用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有利于地理標志產品信息向公眾披露,還可以通過幫助地理標志權利的所有者追蹤產品的流通路徑。職能部門應以目前昆明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為契機,搭建一個產業集聚發展的區域性平臺,以地理標志產品為連接紐帶,構建“地理標志職能部門+地理標志產業集群+企業+行業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各職能部門在協調管理中的優勢、企業在市場中的作用、行業協會在生產組織、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優勢,農戶在勞動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形成發展合力,構建和平衡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效能,促進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結語

地理標志保護制度作為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和重要抓手,主要體現在對地理標志產品的支持和保護上,其保護有利于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增加農民收入、維護產區和企業權益、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如前文所述,云南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都具有較大的優勢。在工業發展相對滯后,農業、文化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地位的云南,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最關鍵的就是要緊緊圍繞資源優勢,大力扶持和發展鄉村經濟、民族文化旅游經濟及民族手工藝經濟。在這個過程中,持續推進地理標志運營促進工程,圍繞資源優勢,進一步挖掘和拓展地理標志的品類。以糧食、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畜禽、民族手工藝等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按照“促進一個地標、打造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目標,推動地理標志產品的品質提升,不斷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建設,加大地理標志保護力度,充分發揮地理標志所具有的功能與作用,擴大地理標志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提高市場主體及農民收入。這對于鞏固云南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產品
好產品,可持續
現代裝飾(2022年4期)2022-08-31 01:39:32
從靈感出發,邂逅好產品
現代裝飾(2022年3期)2022-07-05 05:55:06
新產品
“三無”產品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8:46
OPPO:堅守本分,將產品做到極致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2
”這些產品,我不打算回購。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0
拒絕平凡,如何讓你的產品變“有趣”?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32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golo6可以聽的OBD產品
新產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国产另类视频|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成人日韩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欧美一道本|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成人蜜桃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啪啪网|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欧美午夜小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亚洲天堂|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亚洲bt欧美bt精品| 69综合网| 色视频久久|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 伊人色天堂|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欧美亚洲香蕉|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综合色88|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