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劉宇
正常和諧的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若是同房不合時宜,雙方不僅無法獲得幸福感,還可能損害身體健康。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女性在哪些時候不適合過性生活。
1.月經期
許多年輕人“小別勝新婚”,在月經期產生“沖動”時仍會同房,甚至以經期同房作為避孕方法。這種行為對女性的健康危害極大,因為月經期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身體抵抗力下降,這個時段同房會帶來很多婦科疾病。
陰莖插入使女性生殖器充血,導致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正常情況下,女性的生殖系統具有自我防護功能,如陰道有自凈能力,非經期宮頸口閉合。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出血,沖刷陰道,破壞了陰道的酸性環境,削弱了其天然屏障的功能,宮頸口也開放著。若此時同房,男性的陰莖會將細菌帶入陰道,進而循著破裂的小血管擴散或沿著宮頸口上行,引起盆腔炎。
經血是良好的培養基,更容易使細菌繁殖,甚至造成感染中毒性休克、膿毒血癥,危及生命。
此外,精子進入血液,可使女性的血液產生精子抗體,繼發不孕癥。性沖動時,子宮收縮,還可將子宮內膜碎片擠入盆腔,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痛經和不孕癥的發生。
2.妊娠期
現代醫學認為,妊娠期不是完全禁止同房的,適度的性生活不僅可以增強夫妻感情,還有助于身體健康。但選擇合適的同房時機很重要。
妊娠前3個月應當避免同房,此時胎盤尚未發育成熟,胚胎脆弱,性沖動會增強子宮收縮,大大增加了流產的風險。妊娠后3個月也不宜過性生活,因為不潔的性生活可導致宮腔感染。另外,此時性沖動也會造成宮口過早張開,引起早破水,甚至早產。在妊娠期,其余月份可適度同房,同時要注意姿勢,不要擠壓孕婦腹部,動作不宜劇烈。
3.產褥期
產后6周屬于產褥期,此階段子宮及陰道需要進行自我修復,同房不僅會加重生產所帶來的撕裂傷,還會引起子宮腔內的感染。原則上,經過專業醫師評判,生殖系統基本恢復且沒有其他疾病者才可恢復性生活。
人們都知道人乳頭瘤病毒(HPV)可引起宮頸癌,其中高危型HPV大多感染女性的外陰、陰道、宮頸等部位。
HPV不僅通過性接觸傳播,還可通過間接接觸如內褲、毛巾、浴巾等生活用品傳播。由此可知,感染HPV后,性伴侶也有可能染上病毒,此時不宜進行直接性生活,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如戴避孕套來降低感染風險。
陰道炎患者大多發生在已婚中青年女性身上,這一人群處在性生活旺盛的階段。
部分陰道炎具有性傳播性,若此時同房,會導致傳染源在雙方生殖器之間互相傳播,病情反復不愈。雖然安全套可以有效預防雙方之間的相互感染,但患有陰道炎的女性往往伴有外陰及陰道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此時同房,劇烈的摩擦會加重病情,出現陰道出血、性交痛等癥狀,還會破壞夫妻關系。因此在明確陰道炎的診斷后,積極治療,痊愈之前不宜有性生活。

1.術前為了降低術后感染風險,保持陰道清潔,所有婦科手術前三天要避免性生活。
2.術后許多女性患者會問:術后什么時間可以過性生活?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手術范圍、術式、疾病性質,術后康復的時間不同,恢復性生活的時間也不同。
兩周:感染風險較低的手術,如放環、取環、子宮頸活檢、輸卵管造影等,術后兩周禁止性生活。
一個月:外陰及宮腔內的操作,如人工流產、藥物流產、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前庭大腺囊腫切開引流術等,術后一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兩個月:宮頸物理治療,如錐切、激光、電熨等,術后兩個月禁止性生活。
三個月:盆腔臟器切除,如輸卵管、卵巢、子宮切除,術后三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六個月:宮頸癌、卵巢癌患者接受了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術后至少半年經醫生檢查后無復發,可進行適當性生活;子宮脫垂或子宮肌瘤經陰道行子宮切除術者,術后至少半年經醫生復查生殖器官無異常,可恢復性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術后一定要遵醫囑按時復查,經醫生檢查沒有異常后才能過性生活。若術后出現持續性陰道出血及腹痛,需及時就診。若過早同房,創面未完全愈合,容易出現生殖系統感染,甚至出現腹膜炎,導致疾病遷延,嚴重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