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珂 祖季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在急性腦出血(ACH)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將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CH患者選取50例,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4例,采用早期腸外營養護理,觀察組26例,采用早期腸內營養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NIHSS分值無顯著差別(P>0.05)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NIHSS分值明顯比對照組降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率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在ACH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護理;急性腦出血(ACH);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
Application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ZHAO Ke , ZU J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 Methods: 50 ACH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counting. There were 2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was us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6 cases. Adopt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are. Compar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nursing(P>0.05). After nursing, the NIHS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nursing of ACH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are;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CH); Neurological deficit (NIHss) score
急性腦出血(ACH)是臨床常見的腦組織血管破裂導致的疾病,致殘、致死率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嚴重危害[1]。急性腦出血患者大多意識不清、言語吞咽障礙,易出現營養不良,神經功能缺損等情況,對患者后期康復十分不利。臨床常用營養支持等護理措施,對患者不良情況進行改善,ACH最重要的康復護理環節是營養支持護理[2],臨床上有腸外護理和腸內護理兩種模式,本文將研究上述兩種方式護理后,患者并發癥率和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ACH患者,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n=24),男13例,女11例,年齡52歲~79歲,平均年齡(63.55±4.51)歲,ACH部位:基底節出血10例,腦葉區出血8例,皮質下出血6例;觀察組(n=26),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齡50歲~80歲,平均年齡(63.41±4.49)歲,ACH部位:基底節出血12例,腦葉區出血9例,皮質下出血5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可知,無顯著差別(P>0.05),可對比。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中的診斷標準[3];②病情穩定、無精神障礙、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分值均高于 3分;③患者及其家屬同意該研究,并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有嚴重精神、認知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與護理者;②患有惡性腫瘤及其他嚴重疾病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早期腸外營養護理,通過外周靜脈或者中心靜脈輸注的方式,將氨基酸、維生素、葡萄糖及微量元素等腸外營養液輸入患者體內,配置營養液全程無菌操作,24h均勻輸入,速度不可過快,同時觀察患者病情,隨時監測患者呼吸、血壓、脈搏等體征,及患者24h內攝入和排出量,發現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師并配合處理。
1.2.2 觀察組: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營養液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及營養狀況評分,評估患者營養需求?;杳曰颊撸o理人員需搭配科學配比的營養液。經患者鼻飼管先為患者輸入500mL葡萄糖,接著將39℃左右的營養液輸入患者體內,5次/d,輸注速度不宜過快,避免發生嗆咳。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營養均衡,多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進餐原則是少食多餐,鼓勵患者自主進餐,待患者病情好轉后,可逐漸調整餐食營養比重及硬度;(2)鼻飼管護理:護理人員協助醫生對患者鼻飼管、營養液容器進行每天更換,隨時查驗鼻飼管固定情況,查看是否有脫出、移位等情況,一旦出現,立即處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導管定時進行沖洗,避免出現阻塞、營養液殘渣滯留現象,注意輸入藥物不可與食物混合。輸注營養液時,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取半臥位,避免出現誤吸、嗆咳、反流等情況;(3)心理護理:腦出血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醫護人員要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多方面的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醫護人員為患者宣教ACH相關的健康知識,疏解患者負面情緒,讓家屬充分鼓勵患者接受治療與護理,讓其感受到關懷,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保持病房干凈整潔,讓患者感到舒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4)運動功能訓練:護理人員根據每位患者病情,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對于昏迷患者,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家屬為其進行肢體按摩,按摩時動作要輕柔,力度由輕到重,幅度由小到大,25min/次,2次/d,促進患者肢體血液循環,防止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護理人員要鼓勵意識清醒的患者進行生理功能方面的訓練,比如練習發聲和吞咽動作,鼓勵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鍛煉其運動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訓練時根據患者狀況,要循序漸進。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通過神經功能缺損(NIHSS)量表,來對比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評分,分值與恢復情況呈負相關。(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常見并發癥有:消化性潰瘍、惡心嘔吐、腹瀉、應激性潰瘍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
護理前兩組NIHSS分值沒有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NIHSS分值比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ACH的是指不受外力損傷,導致的腦組織血管破裂引發出血,致死率極高,此類患者一般都會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一些基礎疾病,患者情緒過于激動或勞動過程中,過度用力,促使該病突然發生[4],搶救及時的患者,多數會有諸多后遺癥,如吞咽障礙、無法言語、認知運動障礙等等。因此,患者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造成多種并發癥,預后比較差,臨床上對ACH患者進行營養支持護理,通過靜脈輸注或者鼻飼管腸內注入營養液[5]。
上述兩種方式相比較腸內營養支持更有利于患者康復,該方式可經腸道直接吸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胃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減少細菌等有害因子對腸道黏膜的侵害,預防潰瘍等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穩定及神經功能非常有利。腸內營養支持護理相對來說費用低廉,容易操作,患者家庭經濟負擔小,更容易接受[6]。腸內營養支持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特別注意鼻飼管的護理,防止管道阻塞、殘渣滯留導致滋生細菌。護理人員要輔以心理護理,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讓患者積極面對治療。
本研究顯示,經過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NIHSS評分也比對照組改善顯著,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護理與機體生理特點更加相關,能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腸胃功能,且營養均衡,更有利于患者消化吸收。
綜上所述,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在ACH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曉青.早期腸內營養護理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5):162-163.
[2] 尚曉光.早期腸內營養護理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0):1.
[3] 柴琴.早期腸內營養及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5):3.
[4] 潘海萍,許伊佳.序貫腸內營養聯合吞咽功能篩查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71-73.
[5] 羅紅梅.評估早期腸內營養護理應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8):2.
[6] 房霞,撒青.早期腸內營養(EEN)支持治療對急性重癥老年腦出血患者預后和營養指標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1):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