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蒙
2022年的開年,最熱的國產劇非《開端》莫屬。
一是因為其故事頗有想象力;二是劇情不懸浮,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出了人間百態。兩者相輔相成,既拓寬了國產類型劇的天地,也證明了何謂真正的“接地氣”。
1
這部劇的故事,起始于一輛公交車。
某日,大學生李詩情乘公交出行。上車后,她昏沉睡去,車行幾站地,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炸驟然降臨。
在劇烈的疼痛中,李詩情眼前一片漆黑。
沒想到,一切隨后重歸平靜,李詩情穿越回到爆炸之前。
她依舊昏沉睡著,爆炸再次如期而至。
又是一陣劇烈的疼痛和滿眼漆黑,轉瞬間,李詩情又回到爆炸之前……
2
這種“被困于一段時間和空間并在其中不斷循環”的故事對看慣了國產劇的觀眾來說很新鮮。但它最難處理的一點是如何讓觀眾相信并引發共情。
《開端》在交代完腦洞大開的設定后,開始著重于角色的刻畫,讓整部劇沉下來。
劇中,隨著一次次爆炸,作為一個普通人,李詩情第一個想到的,是要在爆炸發生前提早下車,先救自己。
此種抉擇不一定正確,但非常真實。
李詩情陷入循環的時間段,卡在兩個車站之間,爆炸也發生在這段路程中。要想下車,就必須說服司機半路停車。這對司機來說,屬于違規操作,李詩情要找到充分的理由,才能達成目的。
在循環中,她嘗試了很多種辦法,比如假裝自己有心臟病。可惜車上有一位大媽帶著一兜子藥,其中就有速效救心丸。不過,也因為這次逃亡失敗,李詩情在車頭目睹了爆炸發生前的一次車禍——因躲避闖紅燈的外賣員,公交車撞上了一輛油罐車,引發爆炸。
3
李詩情見到的車禍,只是公交車爆炸案的一塊拼圖。
這塊拼圖讓李詩情認為爆炸因車禍引發。在絕望的籠罩下,她更急于盡快下車。
此時,鄰座男孩的關心讓李詩情有了新的“靈感”,她誣陷男孩對自己不軌。一番吵吵嚷嚷后,司機終于半路停車,把李詩情放了出去。下車前,李詩情把男孩也拽到了路邊。
這個男孩是劇里的第二位主角,名為肖鶴云。
4
肖鶴云的人設要比李詩情復雜。劇中,他經歷了多次價值觀的轉變。
起初,他樂于助人,李詩情在之前的循環中假裝心臟病患者時,他是表露出最多關切的乘客。作為報答,李詩情在那次半路下車時,主動把他也拽下公交車。
但在下車后,著急去見客戶的肖鶴云又匆匆打車離去,最終還是被爆炸波及。彌留之際,被嚴重燒傷的肖鶴云深切地感受到了無法緩解且持續很久的痛楚。在發現自己陷入循環后,肖鶴云重蹈覆轍,也嘗試了多種在爆炸前強行下車的方式。
屢次嘗試失敗后,他急中生智,意識到如果提醒司機注意車禍隱患,那就可以避免爆炸。
誰也沒想到,司機確實因被提醒避開了油罐車,但爆炸還是如期而至。
再次回到公交車上,肖鶴云和李詩情都猜到了爆炸的真相——車上有炸彈。
5
面對如此兇險的現狀,肖鶴云開始認真思考目前的處境。
劇中,肖鶴云是一位創業者,創業項目是電子游戲。他的職業屬性使其善于分析。他認真地對前幾次的爆炸做了復盤、總結爆炸的規律,想從中窺探走出循環的方法。
與相對理性的肖鶴云相比,在循環中目睹了悲痛欲絕的遇難者家屬的李詩情,行事更趨于感性。她在又一次下車躲開爆炸后,第一時間選擇了報警,想要救下更多的人。
可由于缺乏證據,光憑李詩情和肖鶴云的一面之詞,警方很難相信他們口中那些不合乎常理的“循環”,兩人還成了被懷疑的對象。
兩位主角再次在公交車上醒來,他們發現循環的起始點在前移,他們已經可以在前一站正常下車避開爆炸。肖鶴云認為這或許就是離開循環的“出口”,可以徹底逃離爆炸又不被警方懷疑。
但李詩情下車后還是果斷報警,她不光要自己逃出生天,還要救更多的人。
這讓兩位主角產生了價值觀層面的沖突。李詩情身在象牙塔,擁有純真和善良,順理成章。而肖鶴云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不愿輕易沾染麻煩,想要明哲保身,也情有可原。
但在肖鶴云內心深處,他其實還有一顆赤子之心。劇中,選擇自保的肖鶴云和李詩情分開后,夜不能寐。有關公交爆炸的新聞讓他有一種負罪感,警員在排爆時犧牲,更讓他心中難安。
而且他并沒有逃出循環。公交車爆炸后,兩人雖然沒有被炸死,但只要進入睡眠狀態,醒來后還會回到爆炸前的公交車上。
6
肖鶴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爆炸。
如果把時間循環當作一場“游戲”,或許逃離循環的方式是完成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已被證實不是自己活下來,那有沒有可能真正的任務是阻止公交車爆炸從而救下全車的乘客?
這讓肖鶴云終于放下芥蒂和包袱,開始和李詩情一起“通關”。
故事到了這個階段,《開端》的核心情節終于徐徐拉開大幕。
它看似用一個巨大的懸念牽引著敘事,實際上懸念只是一道門。走過這道門,《開端》真正想要描繪的主體才逐漸清晰,那就是公交車上的眾生。
為了阻止爆炸,李詩情和肖鶴云對車內的乘客們逐一展開了排查。
這其中,有被父母嚴加看管而心生叛逆的少年。他愛貓、愛動漫,兩者卻都不被父母允許。為了能過上自由的生活,他背著家長獨自在外租了一間房,那里有貓、有動漫、有夢想,是一方小小天堂。
也有曾因犯罪而被家人疏遠的刑滿釋放人員。他虧欠家庭太多,總想著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彌補。他陷入深深的自卑,為見妻兒一面,都要鼓起好大的勇氣。
還有在城里打工碌碌無為、疲于奔命的農民工。他住在城中村里一個無窗的車庫,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留守在老家的女兒很懂事,知道爸爸賺錢的艱辛,不想再花錢上學,也想打工掙錢。這讓父親黯然神傷,明明自己出來吃苦,就是為了不讓女兒走上打工之路。
還有那無時無刻不在舉著手機到處亂拍的網絡主播。他看似沒事找事,實則只是想用自己的鏡頭傳達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他的“多事”和“賤兮兮”不過是“僭越”了當下社交環境的冷漠氛圍。
每一個人的形象都是生動立體的,每一個人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
那小小的車廂就是一個小社會。車里的所有人都有著必須活下去的理由,沒有人應該因一場意外死去。
這些形形色色的乘客才是真正讓故事落地的關鍵。
在劇的中段,其實肇事者已經揭開偽裝。懸念已消散,劇情只剩下一個鉤子——如何阻止肇事者引爆炸彈。
7
如果此時劇情集中在“如何阻止”本身,《開端》可能并不會成為現象級國產劇。
好在隨后創作者做了反向操作,開始追尋肇事者的動機。“惡人因何作惡”成了接下來的故事重點。
劇情一層層地剝開了肇事者的過往,觀眾和主角們也逐步了解了一段悲情且充滿怨恨的往事。往事里,肇事者是遭受命運折磨的苦命人。這段往事也存在一個隱藏的犯罪者,新的懸念隨之誕生。
它成了觀眾追劇的新“鉤子”,讓人迫不及待地等待劇集的更新。網絡上對劇情走向的討論也熱烈起來。大家一邊討論懸念背后的真相,一邊又想知道到底應該怎樣阻止爆炸。
8
至此,《開端》已成了國產類型劇的一個標桿。
其科幻式的開頭、現實主義的肚腹再加上以刑偵題材收尾,《開端》做到了教科書般的示范。
15集的體量,不緊不慢。它不屬于集集都令人驚艷的“神劇”,但獨辟蹊徑又四平八穩的風格沒有辜負網友“達到了可以出口的水平”的盛贊。
《開端》或許是國產劇全面提升質量的“開端”。
2022年,它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