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齊白石一生作畫上萬幅,以花鳥蟲魚內容居多,人物畫與風景畫所占比例十分有限。《山水十二條屏》共畫三套:一套下落不明;一套收藏在重慶三峽博物館;還有一套即本文所說這套,作于1925年。每一屏高180厘米,寬47厘米,形制整齊劃一。2017年這套條屏以9.315億元拍賣奪魁,成為當時全球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山水十二條屏》呈現了不同山形與松柏姿態,表現了群山連綿與壁立千仞,既有小橋流水,也有長河落日,既有山清水秀之氣,也有鄉野人家之煙火氣,是歷代文人無限向往的精神家園,讓觀賞者沉浸在東方式的山水家園的情懷中,產生共鳴。

齊白石的這套《山水十二條屏》皆為乙丑年(1925年)中秋后所作,背井離鄉的“北漂”生活牽動了他的思鄉之情,也激發了他極大的創作熱情。從《板塘荷香》中的題字“子林仁兄先生清鑒”可知,《山水十二條屏》是齊白石送給民國年間北京名醫陳子林的賀壽禮。
齊白石初到北京,畫作無人問津,在北京畫壇名師“國粹派”陳師曾指點下,大膽利用水墨技巧進行藝術創作。“高山流水覓知音”,得貴人賞識與點化后的齊白石,心懷感恩之心,不忘砥礪前行。
齊白石在追求藝術的創作之路上謙虛好學、勤奮努力,對創作不敢有絲毫怠慢,天賜稟賦與勇于突破之心并存,最終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