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謝棟
(江蘇沙河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江蘇 溧陽 213333)
沙河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00 MW,由兩臺50 MW的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組成,采取機變單元接線方式,通過220 kV正母線、由單回沙茶4 576線路經溧陽茶亭變接入江蘇電網。1號機組轉輪生產廠家為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發電機生產廠家為法國ALSTOM,額定轉速為300 r/min,發電電動機額定容量為50 MW,設計最高水頭121 m,設計最低水頭100.5 m,額定水頭97.7 m,機組安裝高程為-8 m,單臺機組發電額定流量為60.8 m3/s,單臺機組最小揚程抽水流量53.7 m3/s。
推力頭拆裝是機組A修的重要工序之一,一直以來也是檢修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推力頭是否拆裝順利,決定了直線工期。本文主要講述了沙河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組A修中拆裝推力頭的過程,介紹推力頭在熱拔和熱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列舉出推力頭熱拔和熱套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其中推力頭加熱情況與熱膨脹量為工序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
沙河抽水蓄能電站發電機組為懸式結構,即推力軸承位于轉子上方,通過推力頭將機組整個旋轉部分的重量懸掛起來,并且還承受來自水力機械的軸向推力。轉子或轉輪需吊出檢修時,必須將推力頭拔出后才能取出。發電機大軸和推力頭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從而確保發電機大軸和推力頭連接緊密無間隙。推力頭材質ASTM A668,高度480 mm,發電機軸和推力頭的配合高度為425 mm,過盈配合高度為275 mm,過盈量為20 dmm,需加熱使得推力頭的膨脹量大于過盈量20 dmm后才能拆解。卡環分瓣組裝,材質S355J,高度78 mm,內徑355 mm,單瓣卡環重70 kg。推力頭結構見圖1。

圖1 推力頭結構圖
推力頭加熱裝置,主要包括:加熱器,智能溫控裝置,硅酸鋁保溫毯。
加熱器分上、下兩層加熱,上層加熱器尺寸φ815 mm×255 mm-853 mm×255 mm,7.5 kW/220 V ×3;下層加熱器尺寸φ1 000 mm×225 mm-1 046 mm ×225 mm,7.5 kW/220 V×3。
加熱器功率計算過程如下:
(1)推力頭加熱所需的有效熱量Q1,公式為Q1=GC×(T1-T0)
式中:G為工件重量,取1 800 kg;C為鋼比熱(0.48 kJ/(kg·℃)。
從環境溫度升至120℃按8 h計算,則每小時平均所需熱量為
Q1=1 800×0.48×120/8=12 960 kJ/h
(2)保溫材料的熱損失Q2,公式為Q2=[(T1-T2)/(S/λ+f)]×F
式中:T1為目標溫度,取120℃;T2為環境溫度,取0℃;S為硅酸鋁纖維毯度,取0.05 m;λ為硅酸鋁纖維毯導熱系數,取0.046 kJ/(mh℃);F為保溫材料表面積,取2 m2;f為綜合傳熱系數,取0.06。
則Q2=[(120-0)/(0.05/0.046+0.06)]×2=209 J/h。
(3)保溫材料的蓄熱量Q3,公式為Q3=V×γ×C×(T1-T2)/t
式中:T1為目標溫度,取120℃;T2為環境溫度,取0℃;V為硅酸鋁纖維毯體積,取0.1 m3;γ為硅酸鋁纖維毯容重,取128 kg;C為保溫材料比熱,取0.24;則Q3=0.1×128×0.24×(120-0)/8=46 kJ/h。
(4)最后計算推力頭升溫至120℃每小時所需總熱量Q:

換算成電功率,則為P=(Q/860)×K
式中:860為熱量與功率換算常數;K為經驗補償系數,取3。

智能溫控裝置工作原理如下:
PROCO-ATH50-6P系列智能型熱處理溫度控制箱,是專門為電加熱器配套設計制造的控制設備,通過智能型日本島電SHIMADEN SRS系列溫度控制儀表,來對被加熱物體所需要的溫度進行設定,并可以自動切換可控硅的導通和截止,以實現對溫度的控制,輸出電流也可利用控制面板上的調壓旋鈕來調整,而控制面板上的電壓表所指電流即為輸出到高溫加熱器上的電流,調壓部件均為全模塊設計,穩定性較高。電路原理見圖2。

圖2 電路原理圖
推力頭加熱器裝置使用方法如下:
(1)打開箱體,檢查單元之間連接有無松動現象,測量單元之間相間的絕緣。
(2)將電源線接在箱體后面的電源輸入接線柱上,電源線線徑應大于等于25 mm2。
(3)把熱電偶頭接到在箱體后面的熱電偶接線端子上,從熱電偶接線柱到熱電偶的引線用專門的熱電偶溫度補償引線,紅接+,黑接-。
(4)將布置好的加熱器有規律的接在輸出端子上,并將插頭按順時針方向旋轉45°,以便接觸良好。
(5)按照加熱器上的使用電壓來調節輸出電壓。
(6)開啟電源開關,設定所要熱處理溫度曲線。
盤車架1個、點溫計1個、敲擊扳手5把、10 t導鏈1臺、5 t導鏈3臺、拔推力頭專用工具1套、M36螺栓(42 cm)3根(配螺帽厚53 mm、墊圈)、定做鐵扳手(孔徑55 mm)3把、60 cm紫銅棒(Φ30 mm)1根、對講機5只、1.44 m×1.44 m×1.1 m保溫架1個(注:保溫架用鋼筋焊接而成,保溫架四周用石棉布圍好)、強光手電3只、1 mm厚環氧板8塊(推力瓦大小)、游標卡尺1只、板尺1只、框式水平儀1只、塞尺1套、內徑千分尺1只。
油槽底水平:±0.05 mm
推力鏡板螺栓:25 kgm(±10%)
鏡板水平<0.02 mm/m
加熱要求,監測膨脹量0.6 mm~0.8 mm
推力瓦相對高度差±0.05 mm
卡環上端面間隙:0
推力瓦絕緣:不小于10.2 MΩ
內擋油圈間隙 2.5 mm
推力軸承高壓頂起壓力試驗:30 MPa,30 min
GB/T 8564-2003《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規范》
ALSTOM 35 V 10B 004E規定及NEMA MG5-2規定
拆除發電機上蓋板,拆除發電機狀態指示燈電源線,拆除勵磁大線、碳刷、鐘罩,拆除上導油盆蓋上振動、擺度等自動化元件,拆除上導油盆蓋呼吸器,拆除上導油盆蓋緊固螺栓及銷釘,吊出上導/推力油盆蓋,排油至上導瓦架以下、鏡板以上。測量上導瓦間隙,測量上導油盆壁(或瓦架)至推力頭的距離并記錄,測量上導油盆下擋油圈間隙值,排空上導油盆,拆除勵磁導電母排,拆除卡環固定螺栓,轉動部件頂起15 mm,分解發電機軸和水輪機軸。
(1)推力頭螺絲孔內注入適當透平油,裝溫度計(0~200℃),大軸內通壓縮空氣冷卻。
(2)采用新設計的專用加熱器(上下環共45kW)對推力頭進行加熱。
(3)在加熱器加熱過程中,檢修人員用塞尺實時測量卡環上端面和卡環槽之間的間隙(間隙變化0~2mm)。
(4)加熱器加熱35 min后,此時推力頭的膨脹量達到推力頭的過盈量(20 dmm),卡環依靠自身重量落下,此時推力頭螺絲孔內的溫度為79℃。
(5)取卡環,卡環上端面與卡環槽出現間隙時,用銅棒將分瓣卡環分別拆出,并吊至指定位置。
(6)將6×25 mm弧形墊塊放在發電機軸頭,安裝推力頭專用工具到位后,檢修人員將專用工具調整至水平位置,然后 9人分成 3組,每組3人,2人一邊用長柄扳手同時轉動M36螺母起拔推力頭,推力頭水平緩慢上升,順利拔出。
注:設專人實時監視推力頭水平度,如出現偏斜現象,操作人員及時糾正。
制動風閘系統安裝完成并驗收合格,上導推力油槽底水平、推力瓦相對高度差、推力瓦絕緣滿足要求,測量鏡板水平,允許誤差范圍0.02~0.05 mm/m,8塊推力瓦分別放置8塊隔熱環氧板,鏡板、推力頭連接,鏡板吊裝放平,安裝鏡板上3個定位銷,橋機起吊推力頭與鏡板連接,卡環進行檢查修磨。
(1)用橋機、手拉葫蘆懸吊推力頭與鏡板,安裝推力頭加熱器及保溫設施,調整推力頭水平,滿足0.02 mm/m,將推力頭及鏡板置于保溫架內。
(2)轉子上端頭與推力頭接觸面檢查清掃,無附著物,表面光滑,大軸上涂凡士林。
(3)將兩瓣卡環分別放置在推力頭上端面,用塞尺檢查高點和間隙,需無間隙。
(4)加熱器(僅用上環22.5 kW)加熱推力頭和鏡板,測量推力頭內徑膨脹量 80 dmm~100 dmm時回裝推力頭,實測膨脹量92 dmm(112℃)。
(5)熱態裝卡環,用橋機將卡環、推力頭、鏡板整體上拉20 t左右,測量卡環上端面間隙為0,過程中監測卡環上端面間隙變化情況。
(6)4 h后檢查發現卡環-y、-x方向上端面間隙為0.06 mm,應為0 mm,不滿足安裝技術要求。
(7)組織分析原因,因為橋機鋼絲繩長度較長,拉力大小難以長時間保持穩定,在受到推力頭冷卻應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現偏差,產生卡環間隙。
(8)在推力頭冷卻至室溫后,重復推力頭熱拔過程。
(9)待卡環、推力頭下落后,將轉動部件(約137 t)緩慢下落到推力瓦上(之間鋪設1 mm厚環氧板保護推力瓦),使用整體轉動部件重量代替橋機拉力,后自然冷卻,測量卡環上端面間隙為0,達到回裝要求。
本文主要講述了沙河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組A修中拆裝推力頭的過程,介紹推力頭在熱拔和熱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列舉出推力頭熱拔和熱套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總結如下:
(1)推力頭加熱情況與熱膨脹量為工序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本次A修所采用新的加熱器的結構能較好的滿足加熱要求,保溫毯的包裹結構更加合理,熱拔推力頭較上輪A修70 min縮短至35 min,且拆裝更為方便。
(2)熱套推力頭盡量在上午完成,以免影響夜間進行自然冷卻階段的卡環間隙監測。
(3)自然冷卻階段,應避免使用橋機保持拉力,橋機鋼絲繩長度較長,拉力大小難以長時間保持穩定,在受到推力頭冷卻應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現偏差,產生卡環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