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寶鋼股份研究院梅鋼技術中心,江蘇南京 210012)
搪瓷用鋼涂搪后外形美觀、質感細膩、色彩豐富,耐腐蝕、易洗滌,已被廣泛應用于日常廚房用品、家電產品、建筑裝飾搪瓷面板和一些大型管道等重要場合[1-4]。鱗爆是搪瓷制品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缺陷之一,如何控制鱗爆的發生,是搪瓷行業永恒的話題[5-6]。鱗爆的發生與鋼板的儲氫性能密切相關,鋼板的儲氫性能越好,搪瓷后發生鱗爆的概率越小。在搪瓷鋼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如電熱水器內膽,需將鋼板加工變形后再進行搪瓷,這對搪瓷鋼成形后的儲氫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對拉伸變形量不同的搪瓷鋼進行搪燒,研究了搪燒前后鋼的顯微組織及儲氫性能變化。
試驗選取330 MPa級熱軋酸洗搪瓷鋼為研究對象,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test steel(mass fraction) %
采用拉伸機進行單向拉伸試驗,變形量分別為0、1%、4%、7%、10%。拉伸后試樣分為兩份:一份用500號砂紙打磨表面,進行儲氫性能測試;另一份進行搪燒(溫度850℃,保溫10 min,空冷),搪燒后去除表面搪瓷層,再用500號砂紙打磨表面,進行儲氫性能測試。
采用Fe-HP-12型金屬氫滲透性能測試儀進行電化學氫滲透試驗,記錄氫穿透鋼板過程的電流-時間(I-t)曲線,并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氫滲透通量J/J∞為0.096,對應的時間為鋼板的氫穿透時間tb(min),tb除以相對厚度d(mm)的平方得1 mm厚鋼板的氫穿透時間,即tTH=tb/d2,單位min/mm2。tTH值表示鋼板儲氫性能的大小,tTH值越大,鋼板的儲氫性能越好,試樣越不容易發生鱗爆[6]。
采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試驗鋼搪燒前后的顯微組織,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珠光體片層結構。
通過儲氫性能判斷鋼板的抗鱗爆性能。有研究表明[7],為有效防止鱗爆,搪燒前的tTH值應大于6.7 min/mm2,該氫滲透試驗是參照歐洲標準EN10209—2013進行的。EN10209氫滲透試驗采用H2SO4和As2O3作為充氫溶液,但As2O3有劇毒,不適合日常實驗室使用。本文采用NaOH和Na2S溶液作為充氫溶液,根據以往經驗得出,熱軋鋼板搪燒前tTH值不小于3 min/mm2,搪燒后tTH值不小于0.9 min/mm2,可滿足抗鱗爆性能的要求,即可濕法涂搪獲得良好的抗鱗爆性能。
熱軋酸洗原板和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搪燒前后的儲氫性能(tTH)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表中可見,搪燒前變形量為0時,(未變形)試樣的tTH值為6.61 min/mm2;變形量為1% 時,試樣的tTH值增加至9.62 min/mm2;變形量為4% 時,tTH值增加至20.78 min/mm2;變形量為7% 時,tTH值增加至28.12 min/mm2;變形量增加到10%時,tTH值增加不明顯。搪燒后,鋼板的儲氫性能顯著降低,未變形試樣的tTH值僅為0.99 min/mm2;隨著變形量的增加,試樣的儲氫性能緩慢提高,當變形量為10%時,tTH值達到最大,為1.22 min/mm2。試驗鋼搪燒前后均滿足抗鱗爆性能的要求。
表2 熱軋酸洗原板和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搪燒前后的儲氫性能(tTH)Table 2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hot-rolled pickling plate and tensil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s before and after enameling and burning (tTH)
熱軋酸洗原板和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搪燒前后的顯微組織如圖1所示。可見試樣顯微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晶粒細小、均勻,拉伸變形后晶粒被拉長。搪燒后晶粒長大不明顯,珠光體含量明顯減少;隨著變形量從0增加到10%,晶粒尺寸從約12 μm減小到約7 μm,晶粒逐漸細化。
圖1 熱軋酸洗原板和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搪燒前后的顯微組織Fig.1 Microstructures of the hot-rolled pickling plate and tensil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s before and after enameling and burning
試驗鋼的搪燒溫度為850℃,處于A1和A3相變溫度之間,達到了再結晶溫度。搪燒過程是鋼回復再結晶的過程,出現了珠光體回溶,冷卻后珠光體未能充分析出,過飽和固溶在鐵素體中,所以試驗鋼搪燒后珠光體含量減少。
試驗鋼搪燒后晶粒長大不明顯,主要是由于鋼中大量彌散的第二相粒子TiC、TiN等對晶界的釘扎作用,阻礙了搪燒過程中晶粒長大,使晶粒細化。固溶的Mn能抑制回復并阻礙再結晶晶粒長大,細化晶粒;拉伸變形使鋼中位錯密度、微裂紋和微孔洞等缺陷增多,為搪燒過程晶粒提供了更多的形核點,且變形量越大,形變儲能越大,再結晶形核驅動力越大,導致試驗鋼搪燒后隨著變形量的增加晶粒細化。
封治民等[8]通過在搪瓷用鋼中添加質量分數為0.28%的Ti,調整Ti/C質量比來提高鋼板的抗鱗爆性能,發現鋼板的抗鱗爆性能隨著Ti/C質量比的增大而提高。本文試驗鋼中添加了質量分數為0.04%的Ti元素,通過Ti和N結合生成Ti的氮化物增加鋼中的氫陷阱數量,以提高鋼板的抗鱗爆性能[8-10]。圖2為試驗鋼中析出相及其能譜分析。可見第二相粒子尺寸為0.1~1.0 μm,主要含Ti和N 元素及少量C元素。由于析出相尺寸較小,能譜僅出現了Fe元素的特征峰,可以判斷第二相粒子為Ti的氮化物。Ti元素在鋼中形成了細小、彌散的第二相粒子,第二相粒子是氫的不可逆陷阱,從而提高了鋼板的抗鱗爆性能。
圖2 熱軋板中第二相粒子形貌(a)及能譜分析(b)Fig.2 Morphology(a)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b)of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s in the hot-rolled plate
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的珠光體形貌如圖3所示。圖3(a)是未變形試樣的珠光體,由滲碳體和鐵素體組成,片層完整。當拉伸變形量增加至1%時,位錯密度增加[10]。位錯是氫的可逆陷阱,鋼板的儲氫性能提高,TH值增大。隨著拉伸變形量的增加,珠光體內滲碳體片層開始出現細小的顯微裂紋,變形量增加到4%時,滲碳體片層出現變形拉斷(圖3(b));變形量增加到7%時,珠光體變形更加明顯,滲碳體片層斷裂,并在晶界等處出現孔洞等缺陷(圖3(c))。微裂紋、孔洞等缺陷是鋼的不可逆氫陷阱,使鋼板的儲氫性能顯著提高。當變形量為10%時,珠光體的變形已達到極限,新的氫陷阱較少,鋼板TH值的增量減小。
圖3 不同變形量拉伸試樣中珠光體形貌Fig.3 Morphologies of pearlite in the tensil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s
關于試驗鋼搪燒后的儲氫性能,Takahashi等研究發現(半)共格的Ti(C,N)析出粒子與鐵素體基體的相界面是低溫下主要的不可逆氫陷阱[11],在高溫(850℃)搪燒過程中第二相粒子大量回溶導致其數量降低,即氫陷阱大幅度減少,造成試驗鋼搪燒后的TH值大幅度減小。晶界是氫陷阱的一種,細晶使試驗鋼的氫陷阱數量增加,所以拉伸變形量越大,鋼板搪燒后晶粒越細,儲氫性能也越好。
(1)330 MPa級熱軋搪瓷鋼采用加Ti成分設計,鋼中形成了彌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TiN,鋼板的抗鱗爆性能提高。拉伸變形后,鋼中位錯、顯微裂紋、孔洞等氫陷阱數量增多,儲氫性能顯著提高。
(2)不同變形量的試驗鋼搪燒后,由于變形導致形核點增加和第二相粒子TiN等對晶界的釘扎作用,晶粒長大不明顯,且隨著拉伸變形量的增加,晶粒細化。
(3)拉伸變形對提高搪瓷鋼的儲氫性能有利,且拉伸變形量越大,搪燒后鋼板的儲氫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