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瓊
(新疆財經大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2)
隨著某些焦點事件的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引起熱議,同時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文件也陸續出臺,科研誠信問題日益成為一個全國性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近年來在制度規范、工作機制,教育引導、監督懲戒等方面,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工作在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2],然而違反科研誠信要求的情況一直存在。該文試圖通過闡釋與分析我國目前科研誠信建設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探索構建未來科研誠信建設體系的途徑,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科研誠信是科學技術創新的基石,是弘揚以求真務實為核心的科學精神的體現。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化,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但由于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在科技與社會經濟接軌的過程中逐漸出現,并日趨嚴重。在科學研究領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學術浮夸和學術腐敗現象:急功近利、東拼西湊、粗制濫造有之,逃避現實、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有之,剽竊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獻、捏造數據有之[3]。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對1997—2017年我國典型不端科學行為案例的統計,近20年來我國不端科學行為呈現出頻發趨勢。就涉事當事人的職務而言,涉及的范圍廣泛,既有高級領導干部,也有有各種學術職稱的專業人員;從發生單位看,985、211 高校的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占所有統計單位的50%以上[4]??蒲姓\信的缺失不僅造成學術資源的巨大浪費,也給研究人員和科研機構的聲譽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對科研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僅破壞了正常的學術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5]。
近年來,科學不端行為日益頻繁,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關注。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在制度監管、處罰指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提高了科研誠信水平,但在科研誠信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的缺陷和不足。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我國的科研誠信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兑庖姟肥俏覈撞垦芯空\信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它明確要求要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提出要積極推進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努力完善科研誠信工作機制,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形成預防與懲治、自律與監督相結合,多管齊下的綜合治理體系,秉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原則,嚴肅查處任何違反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努力構建科研誠信建設共管、共享、共治新格局模式[6]。
我國目前執行科研誠信建設制度雖然已有較為成型,但由于缺乏系統與規范的科研誠信體系和機制的建設,因此仍不能完全對學術不端行為發生起到預防的作用。我國科研誠信建設背后的問題,不僅要有法律規范來約束,更應從體制機制和治理結構等多方面進行系統思考與設計,從而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則規范。從目前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目前,高??蒲袑W術評價及其激勵機制一直將科研成果視為衡量教師科研水平的標尺,已成為科研工作量核算、科研評獎、高層次人才引進、研究生培養、導師遴選、教學評價、職稱評審的重要條件。忽視對科研人員學術道德的培養和科研誠信的宣傳教育,造成科研人員只片面重視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把撰寫論文、取得成果當作首要工作任務,越發導致科研人員科研誠信意識淡漠,科研目的不純,在學術研究上有數量缺質量,在科學研究上功利心多學術心少,著作“身”“心”不合一,做人、做事、做學問不統一,嚴重違背了科學研究的求真務實精神。
我國目前尚有待建立起系統完整的科研學術評價機制,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實質、重學術輕思想的“短平快”評價方式仍為普遍,對科研人員的學術評價標準主要以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為依據。在評價的過程中忽視了質量因素,簡單追求數量,又由于數量和時間的限制,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既是違背了創造性勞動的規律,同時也會造成科研成果的質量大大降低,還帶來了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高校教師科研評價應把研究視角、注意力都集中于成果本身的研究價值,避免假、大、空,甚至誤入歧途,導致學術不端,建立一個綜合考量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人才培養貢獻的有價值的系統研究體系。
目前,我國尚有待制定較為完整、系統、有效的立法來預防、規范和懲治學術腐敗。雖然科技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相關科研誠信管理部門已制定了科研誠信建設管理和對案件查處及懲治的實施辦法和處理規則,但具體實施力度和強度與預期相差甚遠,學術規范委員會在真正意義上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終致使對科研誠信工作監管不力,對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執法困難。
根據我國現有的科研管理法律法規,調查處理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主體主要是負責人所在的主管單位和高校。雖然我國有相關部門和科研機構相繼都設立了科研誠信管理辦公室,但受理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組織協調各部門對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主動性和有效性[7]。因此,有待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加強對科研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監管。
由于當前科研評價存在過于受發表論文、承擔項目、榮譽性頭銜、獲獎等條件的限制,“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傾向機制,導致部分科研人員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并以抄襲、剽竊等各種“短平快”違背學術道德的不正當手段使自己達到考核標準。
科學研究的學術生產有其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但由于當前科研評價體系過于單一,甚至采用相近或相似的“一把尺子量到底”模式,存在簡單量化、重數量輕質量,導致部分人員盲目追求科學研究的成果數量,一味追求發表速度和標準效率,從而忽視了學術本身必要的生產周期。產生大量沒有科研價值、經不起歷史考驗的“學術垃圾”,以不正當的方式生產和發表研究成果,甚至觸及科學不端行為的紅線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由于監督懲戒機制的薄弱環節,導致還存在一些難以被發現科學不端行為,甚有被發現也并未受到嚴厲處罰的現象,而且由于目前此類不端行為的違規低成本和低風險,所以對其威懾和消除仍是困難的。
治理學術失信問題,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是一個集防懲、管理、保障于一體的系統工程,要由政府統一指揮,社會全員共同參與,協同努力、取得持久成效,形成預防懲治、自律監管相結合,多管齊下的綜合治理體系,構建科研誠信建設的新格局模式,讓科研誠信激發出科技創新的巨大力量。結合前述分析,該文就如何有效遏制科研學術不端行為,使學術研究成為“凈土”,提出了科研誠信建設的七點建議。
要建立健全以切實履行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并加強科技計劃的科研誠信全過程管理為前提,職責明晰、高效協同的科研誠信管理體系[8],這是遏制科學研究中弄虛作假的一個重要途徑。
建立并加強科研失信懲戒機制,督促相關單位積極查處學術不端行為,落實科研誠信監督有效運行機制,在加強對科研信用缺失的法律處罰形式的同時,要切實完善科研管理體制,從政府層面設立獨立的專業機構,對相應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實行常態化管理。新形勢下必須深化創新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勇于打破常規思維,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9]。建立和完善學術規范,建立有效的學術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可以有效地端正學術風氣,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10],減少學術不端行為,搭建提升科研人員積極性與科研創新能力發展的平臺,充分激發科研活力,做真學問。
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構建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價值評價體系。引導建立以成果質量為導向的綜合科研價值評價體系,科學實行同行評議制度,營造良好的學風,從而形成并強化自覺的科研誠信意識;根據不同類型科研人員的研究規律,設置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周期,且應避免出現評價考核“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過于頻繁的傾向,給予研究人員充分的科研時間和空間??蒲谐晒捎嫈盗哭D變為評質量、由單一度轉變為多維度、由重形式轉變為重內容,引導科研工作者以追求質量和貢獻為導向,以極大的潛心求得真知。
建立科研誠信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實現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地方科研誠信信息系統的分階段、分權限信息共享,為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聯合懲戒提供支持[11]??梢詾榭蒲腥藛T的科學不端行為進行有效的誠信監督和懲戒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建立科研誠信檔案制度,作為評價科研水平的重要參考,建立專業獨立的科研監督機構,對科研信用進行實時跟蹤??蒲腥藛T在科研誠信領域的業績表現將直接與年度績效考核、科研評優評獎、科研工作量核算、高層次人才引進、研究生培養、導師遴選、教學評價、職稱評定等方面掛鉤。為有效凈化科研學術環境,對凡嚴重違反科研誠信要求、存在科研失信行為的當事人,實行一票否決制度[12]。
把科研誠信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與科研活動的動態管理之中,讓科研人員從內在建立起明確的科研誠信道德意識,并確保弘揚學術道德、堅守科研誠信道德教育貫穿始終[13]。開設科研誠信教育課程,彌補中小學德育法律課程缺失、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缺失、研究生階段學術道德教育缺位,理論知識結構和道德修養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斷層問題。應以強調科研活動中的科學精神、道德素質和倫理規范的要求為中心,培養學生在科學研究活動中養成誠信科研的良好習慣。結合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科學普及知識宣傳和專業技能教育等,始終將誠實守信的內容灌輸至教育的全過程[14]。同時,加強對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誠信教育,使其形成以科研誠信為本、自覺抵制學術不端的觀念和行為,踏實做人,真做學問,用實際行動共同營造崇尚學術誠信、追求科研道德、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環境。
管理制度的實施不到位、懲罰的執行力度過于薄弱、違規的操作成本較低已成為學術不端行為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之一。學術不端行為最終導致學術研究的腐敗,科研環境的污染,學術純潔性的玷污,使科學研究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5]。激濁才能揚清,懲前方可毖后。因此,在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方面,在進行科研人員自律教育的同時,建立健全科研失信懲戒機制,充分發揮相應制度的約束功能與懲戒作用,將不敢造假的“緊箍”越念越緊,從而使造假無處藏身、最終無假可造。在懲戒學術道德失范行為方面,應加強各級治理主體機構的協同聯動合作,以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同時,強調對科研管理部門要樹立為科研人員攻堅克難鋪路搭橋的服務意識,不斷推進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建設提出更高要求[16]。
綜上所述,要推動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只有長期堅持“教育優先、預防為主、監督同步、懲戒相結合”的原則,以自我道德養成和行業自律為前提,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和監督懲戒的科研誠信建設系統工程,正視問題、徹底把準科研誠信問題的“脈”,找到問題的“病灶”,并實事求是地對癥下藥,才能實現“標本兼治、藥到病除”。要推動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就必須下定決心,多措并舉、多方下藥,將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形成的合力,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制度建設,健全完善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和治理結構體系,形成學術自律與監督管理并重,預防與懲治并舉、多管齊下的局面,才能標本兼治,使學術研究成為真正的一片“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