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艷
學生要參加勞動實踐了,部分熟悉勞動基地生活的同學明顯想逃避這次勞動實踐。我觀察其他同學,悶悶不樂的也不在少數。
為了掃除陰霾,幫助學生順利、愉快且有收獲地完成這一課程,我決定召開一節微班會,引導學生調節心理狀態。
我先向全班同學講述了一則故事:“一名死刑犯被蒙著雙眼,綁在床上,身上被放上了各種探測體溫、血壓、心率、腦電波的儀器。法官來到床邊宣布對他執行死刑,牧師也祝福他的靈魂早日升入天堂。這時,他被告知將用放血的方法致死。隨著法官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助手走上前去,用小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劃了一下,接著,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水龍頭打開,讓它向床下一個銅盆中滴水,發出叮咚的聲音。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死刑犯心里產生了極大的恐懼,他感到自己的血正在一點點流失。各種儀器如實地把他的身體變化記錄下來了,他出現了典型的‘失血’癥狀。最后,那個死刑犯昏了過去。”
故事講完了,不少學生提出質疑:“人真的會被活活嚇死嗎?”
我說:“負面的心理暗示必然會給人帶來傷害,這是毋庸置疑的。最近,我發現你們的心態和故事中的死刑犯有幾分相似:你們都在不斷給自己負面暗示,告訴自己勞動基地不好,自己不能適應。我可不希望你們郁悶出病來。有些覺得身體不舒服又查不出毛病的同學,估計就是因為負面的心理暗示導致的。你如果老是覺得自己不行、不喜歡、不舒服,那么,即便本來好好的,也很快會出問題。”有些同學有點不好意思了。
我進一步追問:“我們要摒棄負面的暗示,用積極正面的暗示促進我們正向發展。說說看,我們要怎樣讓自己開心快樂地進行這一次勞動實踐?先組內交流,待會兒上臺來分享。”
同學們在組內熱火朝天地交流起來,不少人的臉上慢慢有了笑容。
劉同學代表小組發言:“我可以離開爸媽的嘮叨,不用天天寫作業,還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玩,零食管夠,伙食和住宿環境差點也不怕啦。”
常喊著要減肥的小君說:“勞動基地的飯菜很健康,聽說菜就是基地的。吃的肉少一點,挺好的,想減肥的同學剛好可以減幾斤。”
最有集體榮譽感的班長說:“這次我們要學烹飪,太幸運了吧。而且,這是咱們初中階段的最后一次實踐課,大家好好珍惜吧!”
最后,我總結并提醒他們:“你認為勞動是美好的,你的經歷就一定會美好。今后,你們還會有很多必須做的事,試著多想它的好,積極地應對,它就會因你而更美好。”
勞動實踐中,學生一掃原先的陰霾,站軍姿、做美食,不亦樂乎,我則不時前去幫他們拍照,留下不同于校園生活的青春靚影。勞動實踐結束后,返校的學生寫下了自己的成長與收獲,都很豐富飽滿,充滿著正能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初級中學)
點評:
鄭老師以故事導入,讓學生在故事中思考,幫助他們改變對事情的認識,正面看待事物,不光讓勞動實踐能順利、有效地開展,還以一個小事件促進學生成長,對學生以后看待事情的態度和角度有深遠的影響。
好的德育應該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共情、引導,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覺醒。鄭老師的微班會,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周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