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峰,白興紅,南玉靜
大型初軋輥主要用于二輥軋機,在軋制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交變彎曲應力和扭矩,并伴隨有劇烈的沖擊和震動,同時軋輥表面承受灼熱軋材的強烈摩擦和激冷激熱作用,使用條件十分嚴酷[1~3]。因此,用戶要求初軋輥必須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良好的抗熱裂性及足夠的耐磨性。自上世紀60 年代以來,我國長期使用的材料有60CrMnMo、60CrNiMo 等。本文在60CrNiMo 的基礎上,通過增加Cr、Ni 元素含量,以提高初軋輥的耐磨性及抗熱裂性,開發新型初軋輥鍛鋼材料。
筆者以60CrNiMo 為基礎,通過增加Cr、Ni元素含量,調整各合金元素的比例,以提高工作輥的耐磨性、抗熱疲勞等使用性能,更好地滿足初軋機的使用需求。
鉻是軋輥材料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鉻含量的提高能顯著增加奧氏體的穩定性,降低馬氏體轉變溫度,使CCT 曲線右移,降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提高淬透性與淬硬性,提高鋼的耐磨性及抗疲勞性能。鎳是奧氏體固溶元素,可以提高基體的強度與淬透性,與鉻復合添加,效果更顯著;此外,鎳還可以改善鋼的韌性[4]。
新設計成分:筆者在60CrNiMo 的基礎上提高Cr、Ni 含量,即60Cr2Ni2Mo。通過熱力學分析計算兩種材料在室溫下的碳化物含量(見表1)。

表1 兩種材料室溫下的碳化物含量(wt.%)
可以看出,提高Cr 含量明顯增加了碳化物量,特別是M7C3型碳化物的含量。M7C3顆粒小、硬度高、溶解溫度>1 000 ℃,可顯著提高軋輥輥面的耐磨性,且可以有效阻止淬火加熱時的晶粒粗化。
由60CrNiMo 及60Cr2Ni2Mo 鍛鋼材料的CCT曲線可以看出,60Cr2Ni2Mo 的珠光體區比60CrNiMo 明顯右移,貝氏體區縮小,材料淬透性明顯提高(見圖1~2)。為使硬度達到40~50 HSD,而且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實際生產中初軋輥要進行調質熱處理,60Cr2Ni2Mo 在調質冷卻后自表面至一定深度容易得到“非珠光體”組織,經高溫回火可以得到綜合性能優良的顯微組織。與60CrNiMo初軋輥相比,60Cr2Ni2Mo 材料的淬硬層更深,使用效果更好。

圖1 60CrNiMo 鍛鋼CCT 曲線
通過增加合金元素含量,能夠顯著提高軋輥的回火穩定性,從而提高抗熱沖擊性能(見圖3)。可以看出,<550 ℃時,60Cr2Ni2Mo 材料的高溫屈服強度較60CrNiMo 有明顯升高;≥550 ℃時,兩種材料的屈服強度趨于一致。軋制過程中的輥面溫度為500 ℃,在該溫度下60Cr2Ni2Mo 的屈服強度比60CrNiMo 高100 MPa,具有更好的抗熱裂性。

圖2 60Cr2Ni2Mo(新) 鍛鋼CCT 曲線

圖3 兩種材質高溫強度對比曲線
筆者將新型初軋輥材料60Cr2Ni2Mo 在感應電爐中熔煉成小鋼錠。經過鍛后正回火,用線切割切取塊狀試樣,在高溫井式電阻爐內進行熱處理模擬,加熱800~900 ℃、保溫2 h 充分奧氏體化后出爐油冷,然后考察淬火溫度對試驗鋼顯微組織及硬度的影響。
通過觀察鍛后熱處理及不同淬火溫度下的顯微組織,可以看出,試樣的鍛后態組織為珠光體,且多呈片狀(見圖4(a),圖5(a))。在820、840、860 ℃保溫2 h 后油冷淬火的顯微組織為馬氏體和顆粒狀碳化物(見圖4(b~d),圖5(b~d))。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碳化物量明顯減少,馬氏體基體組織有粗化趨勢。

圖4 試驗用鋼淬火后的顯微組織(OM)

圖5 試驗用鋼淬火后的顯微組織(SEM)
檢測不同溫度淬火試樣的洛氏硬度,可以看出,在800~900 ℃范圍內,隨著奧氏體化溫度升高,試樣的淬火硬度先升高后降低,與其它高合金軋輥鋼類似(見圖6)。當淬火溫度>860 ℃時,硬度下降,這與試樣中殘余奧氏體量增加有關[5]。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奧氏體中溶解的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增多,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得到提高,使Ms 點降低,殘余奧氏體量增多,硬度下降。淬火溫度較低時,由于奧氏體中溶解的碳和合金元素少,導致淬火后馬氏體中飽和的碳和合金元素含量較少,以至于硬化效果不佳。

圖6 試驗用鋼的淬火硬度
結合上述顯微組織的檢測結果,筆者認為試驗用鋼的淬火溫度以840~880 ℃為宜。
筆者選擇840~880 ℃內的某一溫度淬火,再經450~580 ℃保溫5 h 回火,然后考察回火溫度對試樣顯微組織和硬度的影響。
經過上述試驗的試樣的顯微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少量的細粒狀碳化物(見圖7)。

圖7 試驗用鋼回火后的顯微組織
檢測不同溫度回火下試樣的硬度,結果顯示,在同樣回火條件下60Cr2Ni2Mo 的硬度比60CrNiMo高2~4 HRC;硬度值隨回火溫度的升高逐漸降低(見圖8),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調整回火溫度得到所需的硬度。

圖8 不同溫度回火后的硬度
(1) 通過熱力學分析計算,確定新型初軋輥材料60Cr2Ni2Mo 具有更高的淬透性、耐磨性及抗熱裂性。
(2) 試驗表明,經不同溫度淬火后試樣的顯微組織為馬氏體和顆粒狀碳化物;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碳化物的溶解量增多、組織粗大,硬度先升后降。
(3) 在450~580 ℃回火時,試樣的顯微組織均為回火馬氏體和顆粒狀碳化物;硬度隨回火溫度的降低而逐漸升高,且比60CrNiMo 有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