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清 孫建新 陳亞寬 邵紅 孔曉紅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是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診治的常用手段,以往在檢查中采用常規局部麻醉,然而患者在接受檢查前不安、焦慮以及緊張等情緒狀態較嚴重,這使得患者的配合度低,在實際檢查過程中由于支氣管鏡對于患者聲門以及氣道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常見的心律失常、缺氧以及血壓升高等。而采用無痛支氣管鏡技術,在檢查中配合局部麻醉、靜脈鎮靜以及鎮痛等手段更有利于提升整體麻醉質量并取得患者的合作[1-3]。咪達唑侖在手術麻醉誘導和術中維持中均具有廣泛應用,且更有利于穩定患者的循環系統。以下將分析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中給予患者咪達唑侖+枸櫞酸舒芬太尼靜脈基礎麻醉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 年4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接診的120 例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鎮靜組及無痛組,每組40 例。無痛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20~73 歲,平均年齡(42.5±10.2)歲;體質量43.6~85.2 kg,平均體質量(62.6±7.6)kg;肺炎9 例,肺部陰影11 例,支氣管擴張12 例,肺不張6 例,肺結核2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0 例;年齡20~72 歲,平均年齡(42.4±10.3)歲;體質量43.4~85.5 kg,平均體質量(62.5±7.7)kg;肺炎10 例,肺部陰影10 例,支氣管擴張11 例,肺不張6 例,肺結核3 例。鎮靜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1~72 歲,平均年齡(42.5±10.2)歲;體質量43.2~85.7 kg,平均體質量(62.6±7.7)kg;肺炎11 例,肺部陰影10 例,支氣管擴張10 例,肺不張7 例,肺結核2 例。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即于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前給予2%鹽酸利多卡因進行鼻腔與咽喉部霧化吸入表面麻醉,共計4 次。鎮靜組給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咪達唑侖0.02~0.04 mg/kg,其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同對照組。無痛組給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咪達唑侖0.02~0.04 mg/kg+枸櫞酸舒芬太尼 0.1 μg/kg,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同對照組。三組患者均于給藥后2 min 開始進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操作,均由同一名技術熟練的醫師進行常規支氣管檢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支氣管鏡檢查反應性評分 即<10 分輕度、10~20 分中度、>20 分重度,其中包含咳嗽(0~5 分)、體動(0~5 分)、心率(0~5 分)、血壓(0~5 分)、血氧飽和度(0~5 分)。
1.3.2 警覺鎮靜評分 以警覺鎮靜評分對患者的鎮靜鎮痛效果進行評價,評分0~5 分,得分越低即鎮靜鎮痛效果越好。
1.3.3 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 包括不良記憶、嗆咳、體動、惡心嘔吐等。
1.3.4 麻醉滿意度 氣管鏡檢查后對患者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支氣管鏡檢查后感覺不適程度,即難以忍受、明顯不適、輕微不適、完全無不適;②術后遺忘程度調查包括完全遺忘、部分遺忘、完全記得;③是否愿意再做支氣管鏡檢查等。總分為0~ 100 分,其中≥90 分非常滿意、80~89 分滿意、<80 分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支氣管鏡檢查反應性、警覺鎮靜評分對比 檢查開始5、10 min,無痛組的支氣管鏡檢查反應性評分及警覺鎮靜評分均顯著低于鎮靜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支氣管鏡檢查反應性、警覺鎮靜評分對比(,分)

表1 三組支氣管鏡檢查反應性、警覺鎮靜評分對比(,分)
注:與鎮靜組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2.2 三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無痛組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鎮靜組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對照組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50%。無痛組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鎮靜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2.3 三組麻醉滿意度對比 無痛組的麻醉總滿意度為100.00%,鎮靜組的麻醉總滿意度為87.50%,對照組的麻醉總滿意度為85.00%。無痛組的麻醉總滿意度高于鎮靜組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 表3。

表3 三組麻醉滿意度對比[n(%)]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是對于諸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明確患者的病情狀況并更好的給予治療[4,5]。對于接受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以往多給予鹽酸利多卡因進行常規表面麻醉,從而改善患者的疼痛度,提升其配合度,然而該常規表面麻醉方式獲得的麻醉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進行內鏡通過操作時患者的咽喉受到刺激,容易產生強烈憋氣、應激性嗆咳甚至惡心嘔吐等諸多不適反應[6-8]。特別是在操作期間所產生的一系列應激性刺激導致患者機體血流動力學指標產生劇烈波動,例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等,這使得患者檢查過程中的配合較為困難,甚至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傷害性刺激。在該檢查過程中部分患者還可能遺留不良記憶,對于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后續的檢查和治療工作,因此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中采用充分且確切的麻醉是順利完成檢查的重要環節[9,10]。伴隨著近年來臨床麻醉技術的發展,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在臨床中也獲得了廣泛應用,并且更受患者的青睞和認可,能夠避免應用傳統麻醉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給患者造成的生理以及心理層面上的巨大不適感,有利于確保檢查操作的平穩順利完成。
枸櫞酸舒芬太尼是常用的麻醉藥物,在給藥后能夠對大腦內中樞神經系統局部阿片受體產生良好的介導作用,進而可對神經沖動傳遞發揮良好的選擇性抑制功能,有助于迅速解除機體存在的疼痛性刺激反應,并改善患者心理行為反射,該藥物的鎮痛效果理想以及起效迅速,能夠確保檢查過程中心血管系統功能維持良好的穩定性[11,12]。
綜上所述,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中通過給予患者咪達唑侖+枸櫞酸舒芬太尼靜脈基礎麻醉,可有效維持患者檢查過程中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并降低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且患者的滿意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