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娟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一般是由慢性鼻竇炎而引發鼻息肉。鼻息肉變大會導致呼吸困難從而加重鼻竇炎,需要采取手術治療[1-3]。本次選取2020 年2 月~2021 年 5 月接收的146 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20 年2 月~2021 年5 月接收的146 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自我意愿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73 例。對照組男48 例,女25 例;年齡8~64 歲,平均年齡(36.1±9.4) 歲;病 程5~52 個 月,平均病程(28.4± 7.9)個月。研究組男46 例,女27 例;年齡6~66 歲,平均年齡(35.9±10.1)歲;病程6~54 個月,平均病程(29.8±8.1)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激光與微波等方式進行治療,治療周期為30 d。
1.2.2 研究組 患者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術前,醫生對患者進行評估,找出病變位置。做好相關的輔助檢查,完善血液檢測指標、胸片、心電圖、鼻竇CT 檢查,確定手術指征,排查會對手術造成影響的疾病。如上述情況均良好,可安排手術。術前幾天給予患者抗菌藥物,降低感染幾率。麻醉起效后,使用鼻內鏡進行鼻息肉手術,將鼻內鏡放入鼻腔內部后,觀看屏幕的投影開始操作。把患者鼻腔內息肉清理干凈后,將中鼻道充分暴露。通過收斂劑明確鼻息肉所在位置,并了解鼻息肉周圍的結構,在摘除鼻息肉之后,查看鼻竇的開口,將鼻竇擴大,清理鼻竇內部的息肉、膿液,改變鼻竇口引流堵塞的情況,將鼻腔內外側壁充分顯露,切除鉤突,開放上頜竇與前組篩竇,疏通鼻額管。如果鼻息肉影響周圍器官,會發生出血現象,需要進行止血處理。手術完成后,使用明膠海綿與生理鹽水進行清理,選擇止血材料進行止血填塞,術后第2 天去除。術后使用常規抗菌藥物進行干預。并定時清理鼻腔。3 個月 后復查,對比結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后嗅覺評分。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患者鼻塞等臨床癥狀消失,呼吸通暢,經檢查,鼻腔恢復良好,無異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與炎癥情況有所改善,各指標緩緩恢復正常;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與相關指標無明顯改變。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采用簡易生活質量評估表(SF-36)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呼吸狀況,分值為0~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對患者治療前后的嗅覺進行評分,根據美國康涅狄格化學感覺臨床研究中心制定的嗅覺功能測試法進行嗅覺測試,記錄患者術前與術后3 個月的嗅覺評分,取平均值,分值為0~10 分,分數越高表示嗅覺功能越好[4-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26%(71/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45%(58/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呼吸狀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嗅覺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嗅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嗅覺評分為(8.21±1.34)分,高于對照組的(7.02±1.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嗅覺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嗅覺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鼻內鏡屬微創光學設備,是用于耳鼻喉科手術的儀器,可對鼻腔進行全面檢查。儀器本身較細,易通過鼻腔檢查鼻竇內部,是檢查鼻竇炎鼻息肉的主要設 備[7,8]。其優點包括分辨率高、圖像清晰,醫生可對鼻竇內部進行全面檢查并利于觀察,提高了手術完成率,縮短手術時間,進行手術時便于實習助手等人員觀摩學習,提高手術效率[9,10]。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手術后,需定期檢查,因為該病復發率較高。如術后檢查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則表示有一定的復發率[11,12]。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26% (71/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45%(58/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呼吸狀況評分分別為(89.67±3.46)、(91.27± 3.25)、(87.45±3.58)分,均高于對照組的(73.24±3.86)、(72.65±3.84)、(69.87±3.7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嗅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嗅覺評分為(8.21±1.34)分,高于對照組的(7.02±1.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可提高治療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顯著,能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加快患者嗅覺的恢復速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