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茹
復發性流產在臨床上指的是連續2 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現象,發生率占妊娠總數的1%,占自然流產總數的15%,近年來有逐漸上升趨勢。若頻繁出現自然流產,一是降低再孕率,二是傷及患者身體健康,增加心理負擔。為此,對于復發性流產需在孕檢中密切關注,切實做好預防工作,由此維護母嬰健康[1]。導致復發性流產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有遺傳、生殖器官結構異常、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失調、感染、血栓前狀態、孕婦全身性疾病和環境因素等[2],近些年有許多研究關注復發性流產與血栓形成的相關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抗心磷脂抗體(anti cardiolipin antibody,ACA)水平升高都可促進血栓形成,導致反復動靜脈血栓,與多種不良妊娠相關[3]。因此,本文旨在探究血清Hcy 和ACA 在復發性流產患者中的檢測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本院的39 例復發性流產患者(A 組)、39 例偶發性流產患者 (B 組)和39 例正常早孕者(C 組)作為研究對象。A 組 平均年齡(32.63±1.24)歲;平均流產孕周(11.34± 2.42)周;妊娠次數最少3 次,最多10 次;其中初產婦21 例,經產婦18 例。B 組平均年齡(31.64±1.42)歲;平均流產孕周(11.23±1.92)周;自然流產次數均<2 次。C 組平均年齡(33.64±1.53) 歲;平均孕周(11.75± 1.64)周;未接受過流產手術或出現過自然流產現象,且孕期體征平穩、胎心穩定。三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處于孕期,且經孕檢無畸形胎兒、無染色體異常胎兒,且患者無宮外孕者;②患者已簽訂知情同意書;③患者的依從性良好;④倫理委員會認可本次研究成果。排除標準[4]:①伴有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 患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或惡性腫瘤患者;③肝腎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異常患者。
1.3 方法 三組均禁食12 h,抽取受試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5 ml 于促凝管,樣本以離心力30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取血清待測。Hcy 采用酶循環法測定,儀器為雅培Cil62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由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CA 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儀器為BIO-FLASH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試劑均為原裝產品,當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或免疫球蛋白A(IgA)抗體測定值>20 CU 判斷為陽性。
1.4 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血清Hcy 水平及ACA 陽性率,分析三組血清Hcy 與ACA 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血清Hcy 與ACA 陽性率對比 A 組血清Hcy 水平高于B 組與C 組,B 組血清Hcy 水平高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ACA 陽性率高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與C 組ACA 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Hcy 與ACA 陽性率對比[,n(%)]

表1 三組血清Hcy 與ACA 陽性率對比[,n(%)]
注:與C 組對比,aP<0.05;與B 組對比,bP<0.05
2.2 三組血清Hcy 與ACA 的相關性分析 A 組血清Hcy 與ACA 呈正相關(P<0.05);B 組與C 組血清Hcy與ACA 無相關性(P>0.05)。見表2。

表2 三組血清Hcy 與ACA 的相關性分析
復發性流產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仍有部分患者的流產誘因不明確,這就導致在臨床檢測中對于復發性流產危險因素的分析具備現實意義[5]。目前發現一些血生化指標、蛋白質或多肽生物標記物以及血清生物標記物等可用于復發性流產的預測。本研究通過對復發性流產患者的血清Hcy、ACA 水平進行檢測,并且與偶發性流產、正常孕期患者的指標進行比較,發現復發性流產患者的血清Hcy 與ACA 水平偏高,說明這兩項指標在復發性流產的輔助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6]。
Hcy 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在正常妊娠早中期Hcy水平會明顯降低,有利于胚胎發育。Hcy 在機體內代謝需要VitB12、葉酸及相關轉化酶等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若上述物質缺乏,將導致Hcy 代謝障礙,引起機體Hcy水平上升。已有研究表明,高濃度同型半胱氨酸是復發性流產的危險因素[7-9]。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研究相符,復發性流產患者血清Hcy 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妊娠婦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機制是其可以激活凝血因子Ⅶ和Ⅴ,提高血栓素水平,降低抗凝血因子Ⅲ和Ⅳ的活性,抑制內皮細胞對肝素的合成,破壞機體內凝血-抗凝血系統平衡,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增加血栓形成風險[10]。在妊娠早、中期,血液高凝會引起胎盤灌注功能障礙,抑制絨毛膜、蛻膜血管形成,嚴重限制胚胎發育。
ACA 是一種以血小板和內皮細胞膜上帶負電荷的心磷脂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ACA 是一種凝血活性物質,其與磷脂結合通過爭奪胎盤血管的磷脂受體引起局部微血栓形成,影響子宮內膜的血供、影響子宮對胚胎的接受而引起流產[11]。ACA 還可能通過降低滋養細胞的功能,影響胎盤的著床從而導致流產,這些是抗心磷脂抗體參與早期自然流產的可能原因[12]。關于ACA 在復發性流產患者中的陽性率各相關文獻報道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檢測ACA 的方法學尚無統一標準。本研究顯示,復發性流產患者ACA 陽性率高達23.08%,可能是因為采用化學發光技術對ACA 進行定量檢測,并且增加了IgA 亞型的測定,提高了ACA 的檢出率。總之,Hcy 異常升高和ACA 不同亞型抗體的檢出均可作為導致復發性流產的獨立因素,本研究專門對其進行驗證。因此,在妊娠期若能積極開展孕期檢查,并密切關注ACA 與血清Hcy 檢測結果,既能降低胎兒畸形率,又能對母體健康的維護產生積極影響,便于患者能在治療中隨時結合檢測結果調整[13]。
本次研究結果中,A 組血清Hcy 與ACA 呈正相關(P<0.05)。這也與相關文獻報道相符,由此證實Hcy 與ACA 之間可能確實存在導致血液高凝和血栓形成的協同作用。復發性流產患者的血清Hcy 與ACA 的檢測可作為流產危險因素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
綜上所述,Hcy 和ACA 與復發性流產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兩項指標的檢測對復發性流產的診斷和治療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