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蔓逸 邱薰銳
冠狀動脈是向心臟供應血液的主要動脈,若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使得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最終出現胸悶以及胸痛等臨床表現,臨床將其稱之為冠心病。由于冠心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較高,因此,早期進行有效診斷對改善疾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當前臨床將冠狀動脈造影作為診斷冠心病的主要依據,但是由于該種檢查方式會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傷,加之檢測費用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使用[1-3]。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存在經濟、安全、無創以及操作簡便等特點,可以篩查出冠脈鈣化,因而在臨床冠心病診斷中被逐漸推廣和使用。頸動脈彩超對于判斷頸動脈病變程度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頸動脈血管檢測推測心血管病變。但目前臨床對于上述兩者聯合應用于冠心病診斷的研究較少,仍需繼續開展深入研究。為此,本文選擇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期間5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對其進行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以及頸動脈彩超檢查,現將研究相關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開展檢查的5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20 例、男30 例;年齡50~75 歲,平均年齡(57.82±5.73)歲。全部研究對象均為竇性心律,在開展螺旋CT 檢查前教授患者正確屏氣方式,并將心率維持在80 次/min 左右。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開展頸動脈彩超、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以及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指導患者呈平臥位,并將其頭部墊高,確保頸部能夠充分暴露,分別對頸總動脈、兩側頸動脈以及總動脈分叉部位進行掃描,分析管腔是否存在狹窄、閉塞以及斑塊。對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進行測量,測量 3 次并將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選擇AIIURA XPERFD20 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采購自飛利浦公司),其中左側冠狀動脈開展4~6 個體位投照,右側冠狀動脈開展2~3 個 體位投照。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分析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判斷依據[4]:左側主干、左側回旋支、左側前降支以及右側冠狀動脈和分支內,管腔直徑狹窄程度≥50%屬于血管狹窄。②分析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和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判斷依據[5]:相鄰3 個像素面積CT 水平≥130 Hu 則屬于血管鈣化。在R-R 間期多個時相內,采集掃描資料并建立圖像,安排2 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影像科醫師進行閱片,當圖像內管腔直徑狹窄程度≥50%屬于血管狹窄,當管腔直徑狹窄程度<50%屬于輕度狹窄。頸動脈彩超判斷依據[6]:頸動脈內膜-中膜增厚>0.9 mm,頸動脈內膜-中膜不規則增厚 >1.5 mm,或者是增厚突出內膜表面屬于斑塊。使用半定量法開展積分處理,0 分:無斑塊;1 分:僅有一處斑塊,同時斑塊厚度≤2 mm;2 分:存在兩處斑塊,但是斑塊厚度均<2 mm 或是僅有一處斑塊,同時斑塊厚度>2 mm;3 分:存在兩處斑塊,并且至少有一處斑塊厚度>2 mm;4 分:存在兩處以上斑塊,同時斑塊厚度均>2 mm[7]。③分析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聯合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④對比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分析 50 例疑似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提示:40 例(80.00%)為陽性,10 例(20.00%)為陰性。
2.2 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與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分析 50 例疑似患者的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檢查結果顯示:38 例為陽性,12 例為陰性,陽性檢出率為76.00%;頸動脈彩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40 例為陽性,10 例為陰性,陽性檢出率為80.00%。見表1,表2。

表1 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檢查結果分析(n)

表2 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分析(n)
2.3 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聯合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分析 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檢查結果提示:40 例為陽性,10 例為陰性,陽性檢出率為80.00%。見表3。

表3 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結果分析(n)
2.4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效能對比 以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的診斷敏感度97.50%(39/40)、準確度96.00%(48/50)均高于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的85.00%(34/40)、80.00%(40/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效能對比(%)
冠心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同時會對患者機體健康產生嚴重損傷,因此早期診斷并實施相應措施干預,對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 用[8-11]。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在診斷冠心病方面可發揮良好效果,但是由于其屬于有創檢查方式,同時會出現一定并發癥,患者滿意度不高。因此,探尋一種有效的無創檢查方法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的速度快,能夠通過容積重建以及多平面重建方式,提升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屬于有效的冠狀動脈無創檢查方法。本次研究中,在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方面,胸部64 排 128 層螺旋CT 平掃分別為85.00%、60.00%、80.00%;頸動脈彩超分別為92.50%、70.00%、88.00%,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分別為97.50%、90.00%、96.00%。分析結果可知,通過彩色超聲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進行檢查,可用于判斷冠心病的疾病嚴重程度。因頸動脈彩超操作存在簡便、無創、費用低以及可重復操作性強等特點,可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監測[12]。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檢查能夠發揮良好的互補效果,并且診斷準確度也有顯著提升,在判斷冠心病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頸動脈彩超聯合胸部64 排128 層螺旋CT 平掃檢查應用到冠心病的診斷中,能夠顯著提升診斷準確性,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