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慢性心力衰竭也被稱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發于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及糖尿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與患者的年齡有著密切關系。有研究資料顯示[1],50~60 歲的中老年人發生心力衰竭的幾率為1%,而 80 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心力衰竭的幾率高達10%[2]。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國的發病率也顯著升高。針對該疾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例如環磷腺苷、β 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3]。但是,這些藥物會增加患者的心肌氧 耗,患者在長期用藥過程中極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法分為甲組和乙組,各50 例。甲組男女比例27∶23;年齡58~82 歲,平均年齡(65.7± 6.8)歲。乙組男女比例27∶23;年齡58~82 歲,平均年齡(65.7±6.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①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③心功能評級2~4 級的患者;④能夠積極配合用藥治療的患者;⑤意識喪失或者無語言交流能力的患者。排除標準[5]:①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存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③患有嚴重感染的患者;④患有嚴重瓣膜疾病的患者;⑤中途脫離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甲組實施常規治療,即給予β 受體阻滯劑、利尿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乙組在甲組基礎上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進行治療,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初始劑量為1.5 μg/kg,給藥方法為負荷量靜脈推注,然后再持續泵入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給藥劑量0.007~0.01 μg/(kg·min),持續給藥48~72 h。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心功能指標。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患者乏力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徹底消失,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心功能改善為1 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心功能均未見改善[6]。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心功能指標包括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左心室射血分數、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乙組總有效率92.00%高于甲組的7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比較 乙組死亡率0 及再住院率20.00%均低于甲組的8.00%、4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比較[n(%)]
2.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甲組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為(5775.4±2261.5)ng/L,左心室射血分數為(48.4±3.7)%,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為(55.1±3.9)mm;乙組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為(4840.5±2057.9)ng/L,左心室射血分數為(50.8±4.4)%,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為(52.5±3.2)mm。乙組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優于甲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甲組比較,aP<0.05
心力衰竭屬于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患者的發病與其年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明顯升高,對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針對該病主要是采用正性肌力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尤以洋地黃在臨床上的應用歷史最久。然而,該藥物的安全窗較小,患者在服藥治療時容易出現重度問題。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同樣也是對心力衰竭進行治療的常用藥物,能夠起到控制患者病情的作用[7]。但是,患者如果長期服用該藥物,則很容易出現多種藥物副反應,這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就需要積極探索更為理想的治療藥物,幫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也被稱之為“新活素”,屬于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藥物,其具有與腦鈉肽相同的生理功能[8]。通過靜脈輸注的方式對患者給藥能夠有效穩定患者的病情[9]。同時,該藥物的安全性也較高,不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從而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用藥治療。并且,可以有效強化常規治療的效果,與其他藥物能夠形成很好的聯動作用,從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乙組總有效率92.00%高于甲組的7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好。乙組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優于甲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乙組死亡率0 及再住院率20.00%均低于甲組的8.00%、4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現疾病復發和死亡的問題,之所以可以取得這樣的成果,主要是因為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能夠激活鳥苷酸環化酶,改善人體細胞內環磷酸鳥苷的濃度,這樣就可促進平滑肌細胞的舒張[10]。同時,該物質能夠有效擴張人體的全身血管,使患者的肺毛細血管楔壓與右房壓均能有效降低,從而大幅減輕人體的心臟前后負荷,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1]。并且,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不存在正性肌力功能,所以不會影響患者的心肌耗氧,還能夠調節人體的血壓、血容量以及血鈉平衡,從而使患者的血漿容量及肺循環阻力大幅減輕,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2,13]。
綜上所述,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的臨床療效十分確切,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避免患者出現再住院或者是死亡的問題,可在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