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常亮
消化性潰瘍疾病作為消化科常見病,其發病率較高,且若未能及時加以救治、控制疾病發展,極易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情況,進而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針對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救治多以止血為救治目的,常規西醫用藥方案干預下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且預后差[1,2]。為進一步探究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救治方案,本文就此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應用于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66 例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3 例。參照組男17 例,女16 例;年齡26~58 歲,平均年齡(38.36± 6.55)歲;消化性潰瘍病程1~3 年,平均病程(1.23± 0.60)年;消化性潰瘍部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1 例、胃潰瘍9 例、復合性潰瘍3 例。研究組男18 例,女 15 例;年齡25~59 歲,平均年齡(39.41±6.54)歲;消化性潰瘍病程1~3 年,平均病程(1.35±0.56)年;消化性潰瘍部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2 例、胃潰瘍9 例、復合性潰瘍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診斷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②符合中醫“氣不攝血”、“便血”證型;③患者、患者家屬知曉此次研究內容,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胃部、食道、胰臟、肝膽等部位惡性腫瘤;②因血液性疾病、尿毒癥、應激性潰瘍等疾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③存在認知障礙、交流障礙。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展開常規抗休克、輸液、血容量補充、水電解質穩定等干預。
參照組行西醫治療,具體用藥方案為:8 mg 去甲腎上腺素(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35)+500 ml 生理鹽水(安徽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4023607)口服,50 ml/次,4 次/d,持續3 d;泮托拉唑鈉腸溶片(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467,規格:40 mg×16 片) 口服,1 片/d,持續10 d。
研究組行中西醫結合治療,西藥用藥方案與參照組相同,同時施行中藥黃土湯加味治療,具體藥方為:伏龍肝150 g,焦白術15 g,熟附子、黃芩各7 g,炮姜炭、生地、生甘草、阿膠各9 g,白及、黨參各25 g,花蕊石20 g,蒲黃炭、法半夏各12 g,三七粉4 g(另分3 次單獨口服),1 劑/d,除三七粉單獨口服外,其他藥物水煎煮至450 ml,分3 次口服,持續1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糞便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5 d 內患者嘔血、黑便等疾病癥狀消失;有效:救治6~7 d時,患者嘔血情況停止,且黑便消失;無效:患者嘔血情況停止,但治療7 d 后黑便消失。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不良反應包括頭暈頭痛、四肢乏力、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糞便隱血試驗轉陰、心率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糞便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糞便隱血試驗轉陰、心率恢復正常時間比較(,d)

表3 兩組糞便隱血試驗轉陰、心率恢復正常時間比較(,d)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因人們現如今飲食結構、習慣、生活節奏變化,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有所提升,而隨消化性潰瘍疾病發展極易并發相關并發癥,以上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發病后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需及時展開有效、積極救治[3,4]。臨床救治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以止血、胃內降溫為主要目的,西醫用藥方案以去甲腎上腺素+生理鹽水口服、西咪替丁+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為主,對控制患者出血情況有一定效果,但極易并發惡心嘔吐、四肢乏力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術后康復[5-7]。為進一步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治療安全性,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于中醫范疇,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屬“便血”、“嘔血”,多因統攝無權、中焦虛寒所致。在常規西醫用藥方案基礎上聯合采取中藥黃土湯加味治療,以期提升整體療效、用藥安全性[8,9]。中藥黃土湯加味藥方主治下血,有溫中攝血功效,其中法半夏、炮姜炭能溫中止嘔、促脾陽恢復,黨參有益氣健脾、振奮中陽、復脾統攝等功效,蒲黃炭、白及能固澀止血,花蕊石、三七有化瘀止血功效。諸藥合用,有滋陰、益氣、溫中、收澀、止血、化瘀等功效,進而達到補益中氣、溫運脾陽、滋陰養血等效果,用于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進一步體征止血效果,并促進患者機體康復[10-12]。本文結果數據亦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糞便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施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對提升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縮短糞便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均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