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麗
稽留流產又稱為過期流產或死胎不下,胚胎死亡而仍稽留于宮腔內者,且孕產物一般多在癥狀產生后1~2 個月內排出,因此,皆規定胚胎停止發育后2 個月尚未自然排出者,稱為稽留流產[1]。稽留流產是臨床上不常見的一種疾病,由胚胎或胎兒死亡后無法自然排出而滯留宮腔而引起,導致稽留流產的具體因素較多,且容易誘發人工流產綜合征,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刮宮,從而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理痛苦與心理壓力[2]。稽留流產的病因包括精神壓力、遺傳基因缺陷、不良習慣、環境因素、母體因素、內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3],臨床上主要臨床表現為停經、早孕反應及腹痛,早期流產表現為開始流血后宮腔內存有血液,特別是血塊刺激子宮收縮呈持續性下腹疼痛,晚期流產則表現為先有陣發性子宮收縮,然后胎盤剝離導致陰道流血等[4]。因此,在對稽留流產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同步實施不良情緒心理干預具有現實必要性。近年來,本院積極開展不良情緒心理干預以提高對稽留流產患者的服務質量,促進患者疾病治療,現將干預成果與相關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 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0 例稽留流產患者作為研究病例,以電腦自動排序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 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7.83±2.42)歲,平均孕周(11.15±0.53)周,有流產史7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7.16±2.40)歲,平均孕周(11.12±0.52)周,有流產史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過明確診斷,具有相關的臨床表現;②可以收集到完整的檢查和病史資料;③研究符合倫理道德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多種疾病者,或者嚴重并發癥者;②精神系統疾病或意識障礙性疾病者,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③不依從、不配合及拒絕參加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干預人員根據婦產科制定的干預流程與內容為患者提供干預服務,主要包括就醫引導、稽留流產基本知識宣講、治療注意事項與配合事項講解等。
觀察組給予心理干預:①成立干預團隊,確定護患關系,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案。科室干預人員以自愿的模式組成面向稽留流產患者的心理干預小組,每個小組確定對應的干預服務對象。隨后,心理干預小組根據需要干預對象的特點,制定符合該對象心理特征的干預方案。②稽留流產治療科學知識介紹。心理干預小組借用文獻資料、網絡視頻或者是其他的資料,向患者介紹什么是稽留流產、稽留流產治療的方法和可能發生的不適癥狀,從而使患者對疾病有科學的認知,不盲目,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對待。③負面情緒疏導。針對存在負面情緒的患者,心理干預小組一方面需要向患者介紹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通過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來使其情緒不拘泥在負面想法中,從而逐步形成積極樂觀的檢查態度。④微笑與眼神交流。為緩解稽留流產患者的緊張情緒和焦慮感,心理干預小組在開展干預服務的過程中要適度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同時,從眼神中給予患者認可和鼓勵的信息,從而增加患者與干預人員溝通的親切感和心理舒適度。⑤個性化心理干預,即主動詢問稽留流產患者的心理想法與需求,隨后,在合理且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積極滿足患者的個性心理干預需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干預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1.3.1 負面情緒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價,調查人員均提前經過專業人員培訓,主要涉及調查技巧、提問技巧以及團隊合作等,調查過程中2 人/組[5]。SAS 評分標準:包括20 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標準,標準分為將20 個項目得分相加,乘以1.25 以后取整數部分得出,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SDS 評分標準:含有20 個項目,分為4 級評分(同SAS),標準分53~62 分為輕度抑郁;63~72 分為中度抑郁;>72 分為重度抑郁。
1.3.2 干預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分值在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干預滿意度越高。
1.3.3 生活質量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價[6],重測相關系數介于0.965~0.986,共含條目36 個,維度8 個,最小得分0 分,最高得分100 分,各維度得分越高,則相應的質量越好,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計算總體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 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S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DS、SAS 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SDS 評分(50.09± 1.15)分、SAS 評分(51.14±1.51)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9.54±1.70)、(59.38±1.6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 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 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對比,b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滿意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89.14±2.53)分,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71.55±2.19)分。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SF-36 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的情感職能與精神健康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總體健康、社會功能評分及總體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F-36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SF-36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稽留流產是一種對女性有較大生理與心理危害的疾病,臨床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存在巨大的負面心理壓力[7]。隨著醫學技術與理念的發展,近年來在對稽留流產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各方對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有了越來越高的認可,通過心理干預來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成為各方的選擇。在常規干預中加入心理干預內容,所具有的實踐價值在于[8-10]:首先,將干預服務從簡單的治療注意事項宣講和患者配合事項宣講延伸到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引導中,從而實現了對干預服務內容的延伸,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干預支持。其次,心理干預服務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干預,幫助患者對稽留流產治療形成科學的認知,從而消除因認知不全面而產生的心理緊張、畏懼情緒,使患者能夠更加樂觀的接受稽留流產治療。再次,通過加入心理干預能夠讓患者更認可干預人員的服務,改善護患關系,也能夠由此進一步提高患者對后續稽留流產治療活動的配合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DS、SAS 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SDS 評分、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情感職能與精神健康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總體健康、社會功能評分及總體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在稽留流產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引入不良情緒的心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與護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