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腎功能不全和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該療法能清除血液中的水溶性分子物質,起到凈化血液的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尿毒癥狀況,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治療時間很長,費用很高,部分患者會出現更嚴重的并發癥,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維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種腎臟替代療法,為確保治療效果,應注重康復護理,為患者提供維持生命的營養和能量。臨床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提高其生活質量以及免疫力[1,2]。本研究選擇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患者腎功能指標、生存質量指標、患者滿意度,分析了康復護理對提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2 例)和觀察組(33 例)。其中,對照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34~78 歲,平均年齡(54.21± 7.94)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5.45±1.86)年。觀察組男17 例,女16 例,年齡35~78 歲,平均年齡(54.57± 7.48)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5.36±1.8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康復護理:①透析結束后給予康復鍛煉,根據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制定為期1 周的鍛煉計劃。散步、慢跑和其他有氧運動可以在周一和周三進行,持續時間可以在半小時內。啞鈴可以在周二和周四用于阻力訓練,10~ 15 次/d。心功能較差的患者可以帶3 kg 以下的小啞鈴,患者應持續進行鍛煉,但應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運動。②營養狀況評估。測量患者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確定營養相關指標,評估患者營養狀況,如實告知患者,介紹營養狀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影響。根據患者理想體重計算每日營養需要量,再根據患者的飲食喜好制定一周的飲食計劃,合理搭配主食、全谷類、肉類、蔬菜、水果等,保持營養全面平衡。③補充優質蛋白質。高價優質蛋白質如蛋白質、魚、瘦肉、牛奶等應占總蛋白攝入量的80%。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血脂濃度和勞動強度,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5~6 g/kg,脂肪攝入量為1.3~1.7 g/kg,植物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和 3 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較多。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多吃柑橘、獼猴桃、牛羊肉、腰果、杏仁等食物,補充鋅、鐵等微量元素。④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會有焦慮、抑郁等情緒。不良的心理和情緒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血液透析,而且會影響預后。心理護理是保證血液透析效果的基礎和前提。心理護理可分為三個部分:a.醫院護士可以與他們溝通,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文娛活動,讓患者正常融入社會,體驗社會歸屬感,消除和緩解不良心理和情緒。b.患者家屬還需要對患者給予更多關愛,定期帶患者去聯誼會、旅游等,擴大患者的生活交流圈,開闊眼界,減輕心理壓力。c.患者要放心,及時表達內心感受,得到外界幫助,盡快釋放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提高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心。⑤加強內瘺維護。適時開展患者健康教育活動,讓患者做好內瘺的維護工作。首先,要改善護理現狀,提高監護護理水平。在治療護理工作中,a.要注重無菌操作,確?;颊咴谥委熥o理過程中不被外界細菌感染;b.患者的體位對患者的疼痛有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調整后續體位,從而減輕患者的部分疼痛;c.醫護人員要熟練操作,避免重復針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處理透析過程中的各種情況。⑥預防并發癥。如果患者出現疼痛、痙攣等不良反應,護士需要減少患者血流量,減少超濾,然后給患者輸液治療,輸液為生理鹽水。如果患者病情嚴重,也可以進行氧療。由于患者極易感染,除了治療患者,保持身體無菌外,還需要保持患者皮膚表面的清潔衛生。教導患者避免在皮膚瘙癢時抓撓,否則會感染。如果患者有皮膚瘙癢,可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HD+HP)治療,可清除大、中、小分子毒素,從而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在透析中,大多數患者會出現高血壓并發癥,這使得整體治療變得更加困難。此時,可以使用血液透析結合血液灌流治療患者。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腎功能指標以及患者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判定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腎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肌酐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血清白蛋白高于對照組,血清尿素、肌酐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100.00%(33/33)高于對照組的75.00%(24/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療方法,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排出體內毒素,從而改善預后,有效延長生存時間[3,4]。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的不斷改善,人們逐漸重視醫療護理,除了利用醫療手段診斷和治療患者的病情外,還需要做好護理工作,確?;颊咴诮邮軆炠|護理后能盡快康復[5,6]??祻妥o理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血液透析會導致蛋白質的極度流失,所以應該指導患者多進食蛋白質,補充糖和脂肪,這可以抑制蛋白質的異化,讓患者保持理想體重,限制鉀磷攝入量,限制食鹽攝入量,保持水分平衡,有效減少水分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發癥。但是,限制磷的攝入量會導致血液鈣濃度偏低,因此應增加鈣、葉酸和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入量,并補充鋅、鐵等微量元素,以改善身體的營養狀態[7,8]。終末期腎病患者主要依靠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主要目的是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配合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可提高透析效果。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中,通過心理護理,使患者對病情有更多的了解,對疾病的治療、結局和注意事項有了明確的認識,更好地調整了心理狀態,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另外通過運動康復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身體機能,改善機體免疫力,對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有促進作用[9,10]。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肌酐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和改善患者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