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摘要:綠色建筑是順應“節能環保”理念,在構建節約型社會、最大限度實現環境資源優化,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優質生活環境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倡導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給排水系統是建筑節水節能技術實施的主要對象,本文以某高層建筑為例,重點對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節能技術措施進行探討,總結了相關設計經驗和參數設計思路,期望能夠為同領域相關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理論支撐。
關鍵詞:建筑節水節能技術 ;高層建筑 ;給排水設計 ;應用
引言: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水資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但是,如果在開展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期間,沒有作出節水節能工作,將會導致水資源出現大量的浪費,無法將我國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實現。由此可見,對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展開綠色節水節能技術設計展開分析,目前已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節水節能技術在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1.1節水技術在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1.1.1優化熱水供應系統系統
目前我國使用的熱水供應系統大多都會出現水資源浪費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當業主需要使用熱水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水進行加熱,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造成冷水的排放。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對熱水供應系統進行優化,增設回水管,將不符合要求的冷水進行回收再利用。循環方式需要根據建筑和熱水供應系統來進行選擇,目前較為常見的為支管循環、干管循環和立管循環。
1.1.2配置相應的減壓裝置
為了避免超壓流水現象的發生,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在進行給排水系統設計時,需要配備相應的減壓裝置,通過調節不同樓層水壓的方式,降低低層用戶的用水水壓。目前常用的裝置有減壓孔板、減壓閥、節流塞等,其中減壓閥的效果最好,能夠滿足不同情況下的減壓要求,使用范圍較廣。減壓孔板主要應用在動減壓需求中,容易被上游的壓力影響,導致減壓效果波動,造成水壓不穩,且如果水質較差,孔板可能會被雜質堵塞,局限性較大,適用范圍窄。
1.1.3選用合適的管材
為了避免給排水管道與水中的雜質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水資源質量下降,影響用戶的生命健康,應該逐步使用新型管材替代原本的給排水管道。目前較為常用的有鋁塑型復合管和混凝土材料管道。鋁塑型復合管具有質量輕、抗紫外線、抗破裂等優點;混凝土材料管道種類較多,可以根據具體要求靈活選擇。與傳統的管材相比,二者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可以有效降低與水中雜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同時,需要注意給排水系統中附件的質量問題,需要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正規商家,避免滲漏水現象的發生。
1.1.4充分利用再生水資源
再生水是指雨水或廢水經過處理,滿足我國相關規定中的水質標準后,被二次利用的水資源,多用于室外綠化的澆灌。在傳統的給排水設計中,一般不會對雨水進行再利用,而是通過管道將雨水直接滲入地下或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隨著生態環境保護的落實,節能節水、循環利用等理念都融入到了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雨水的利用也在其中。但在實際操作中,雨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降水量和質量都存在波動,無法進行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因此,再生水的主要來源依舊是廢水。再生水的投入使用,極大節約了水資源,并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大步。因為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存在差異,各個地區的降水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設計雨水收集系統之前,需要對當地的降水量進行實地考察。例如,某項目施工地點日降水量為53.4mm,棄流量為1.9mm,每次降水能夠收集的雨水總量約為124m3。通過對上述數據的計算,最終決定在高層建筑附近的綠化帶中安裝一個容積為100m3的混凝土裝置,其總收集面積在3000m2以上,確保其收集雨水的效率。現代建筑的雨水回收利用大多通過道路、屋面與綠化帶完成。綠地中的雨水通常會快速滲入地下不利于收集,而且在下雨的初始階段,雨水的污染程度較大,以路面為例,通過對道路初期雨水進行分析可知,此時雨水的COD值接近4000mg/L,而且雨水的水質也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空氣質量、降雨間隔與強度、溫度等,所以技術人員在設計建筑給排水系統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雨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影響因素。
1.2節能技術在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1.2.1分區供水
不同地區對供水壓力有不同的要求,我國市政供水管網的壓力標準在0.2~0.4MPa之間,能夠為四層及以下的樓層進行正常供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的高度逐步增加,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原本的壓力已經無法為高層建筑提供正常用水,這就需要使用到二次加壓技術。因此,在實際供水中,二次加壓供水只在市政供水管網無法滿足的供水需求的地區使用,實現分區供水。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時也可以避免低層建筑因二次加壓而出現超壓出流現象。我國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供水系統通常包括共用低壓供水系統、分散加壓供水系統和集中加壓供水系統三大類。
1.2常規排水系統
在我國現有的公共建筑和住宅給排水工程中,排水系統通常為污廢水合流,由同一管道最終流入市政排水管,但是這樣會加大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壓力,同時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情況,一些生活污水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價值,在后期回收處理時會增大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難度。所以為了實現污水資源的最大利用,現如今的建筑給排水系統在施工過程中也充分應用了分質排水理念,也就是按照水的污染程度進行分別收集與排放,因此需要在建筑內部分別設置獨立的排水系統,對糞便污水和生活雜排水進行分別排放,經過處理的雜排水可以用于道路清潔、消防供水、園林綠化等;糞便污水在經過化糞池處理后流入市政排水管道。
1.2.2使用節能型加壓設備
有些高層建筑依舊在使用舊款加壓設備,這些設備不僅效率低下,且能耗較高。二次加壓需要將市政供水收集到相應的儲水設施中,然后使用變頻加壓設備再次進行加壓,以保證高層建筑的水資源供應。與傳統的加壓方式相比,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能源的消耗,但依舊不是最優解。目前節能效果最好的是無負壓式供水設備,這種供水設備能夠直接與市政供水管網相連,從而省去中間步驟,直接對市政供水進行加壓。無負壓式供水設備具備使用簡單、造價低的優勢,能夠有效節約能源消耗。根據具體測試可知,直徑為15mm的普通水龍頭,如果供水壓力大于0.2MPa,那么滴漏量為3.6L/h,線漏量為17L/h,全流量為670L/h。與普通的水龍頭相比,節水型龍頭的節水功能十分明顯,在CJ/T164-201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中對節水型水龍頭的水流量作出了明確規定:以管徑為15mm的水龍頭為例,如果水壓為0.1MPa,那么水龍頭的全流量應小于0.15L/s;感應式水龍頭的自動止水時間要控制在2s之內,而且能夠在供電電壓不穩定時自動斷水。綠色建筑的給排水系統在設計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使用節水便器,以壓力流防臭節水便器為例,在使用過程中不存在s管與水箱并且使用直排式,不僅安裝方便,同時密封性良好,不會存在漏水問題,而且還擁有自動分檔沖水功能,可以更好地控制沖水量。
結語:
綜上所述,預制裝配式高層住宅設計及綠色施工,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更新觀念,考慮預制裝配建筑設計的整體性;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構件制備時,充分考慮高層住宅的載荷和穩定性需求,做到與時俱進,大力實踐預制裝配式結構與綠色施工理念,加大預制裝配式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推廣力度,提高住宅建筑設計的合理性,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昱. 綠色建筑節水節能技術在某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D].廣東工業大學,2015.
[2]張秋丹,張芹芹.節水節能技術在醫院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給水排水,2011,47(S1):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