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燃
摘要:EPC作為建設工程項目發承包新型模式能夠使得整個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兩個階段實現高度的結合,而在這一項目控制過程中,造價控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文中提出在可行性研究、招標、設計、施工、結算等環節抓住關鍵點,嚴格控制投入,結合安居房工程項目實例,并探究其控制事項。
關鍵詞:EPC;全過程;造價控制
引言:由于EPC總承包工程時間長、階段多,總承包模式給承包商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承包商獲取高收益的同時需要承擔更廣泛的風險。全過程造價控制可以及時、準確、動態地掌握工程的建設費用,現已成為EPC總承包商費用控制的關鍵工作。
一、EPC模式建設特點
1.1節約前期時間
EPC模式工程總承包合同是由建設單位(招標人)與工程總承包單位簽訂,招標人對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功能需求、投資限額、工程質量和進度提出明確要求。EPC模式下中標單位可以快速進入施工環節,保證項目按計劃時間開工。
1.2合作關系簡單
EPC模式下建設單位只與總承包單位簽訂工程合同,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分包工作交由總承包單位負責,招標完成后對建設單位而言,組織協調工作量可大大降低。但是在現有EPC管理模式不對等情況下,招標后的項目管理脫離了建設單位掌控,不利于項目經濟管理,往往會造成投入成本超過建設單位預期。
1.3設計采購施工交叉進行
EPC模式下總承包單位全面負責工程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從項目開工到具體實施環節實現設計、采購、施工各工序的合理交叉和緊密配合,最終向建設單位交付產品。這就要求總承包單位具備較高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水平,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在統一協調方面優勢會比較突出,能夠跨專業、多領域前后銜接。
二、EPC模式的合同價格
2.1固定總價合同
根據立項批文批復的投資概算作為總投資,或者根據方案設計的投資估算結合立項批文作為總投資,約定在充分競爭條件下確定合理的固定合同總價。一般除合同約定的變更調整部分、風險或調價因素外,合同總價不予調整。
2.2固定單價合同
固定單價合同,建筑面積招標時暫定,設計費按施工圖設計面積計算工程設計費,最終竣工結算總價依據施工圖、施工記錄、實測的建筑面積、約定的計量規則計算。適用于項目內容相對簡單,地質不復雜,后續實施變化少的情況。招標人在審核初步設計完成后確定工程量清單,得出工程總價的范圍,結算時以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固定單價進行結算。
2.3費率下浮合同
費率下浮合同類似于固定總價合同,當不具備工程量清單編制條件時,可將批復概算作為上限價,招標文件中規定計價依據,投標人按投標下浮率報價,在施工圖紙出來后,招標人委托第三方審核機構對施工圖預算價進行審核,一般在招標文件中約定預算審核價低于投標價的一定百分比(比如低于95%)時,則將投標價與招標控制價同比例下浮后的價款作為新的合同價;當經審核的預算價高于合同價時,原合同價不作調整,總價不變。結算時扣除認可的變更索賠等費用與按照工程實際工作量變更后,價款同比例下浮,分部分項費、措施費按下浮率同比例下浮,其他項目費(暫列金、暫估價)、規費、稅金等不可競爭費按實際結算。
三、EPC模式下的造價控制問題
3.1總承包價格超過預期
傳統模式招標,設計圖紙和工程量清單由招標人提供,工程總承包單位按工程量清單進行投標和報價,招標人可以有效地約束中標方。在EPC模式招標下,為保證項目建設進度,工程總承包單位通常是邊設計邊施工,招標人的預算審核要等總承包單位的預算價格出來之后開始,此時審核價格與已完工程如有較大爭議,而施工過程又不可逆,則成本難以控制。另外由于趕進度,多數EPC項目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招標時不是按照總價包干招標,而是采用預算評定價乘以中標下浮系數形式招標。在這種情況下,EPC總承包單位是聯合設計、施工組成聯合體,自行編制工程量清單,業主對工程圖紙與設計缺乏整體控制,各種實力均衡下,總承包價格形成疊加,總承包價格會超出預期且性價比較低。
3.2前期設計深度不足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若編制深度不足、編制不完整或忽略設計意圖,會造成概算金額偏小;若編制時間緊張、調研不細致、未依據工程費用定額組價,又會造成概算金額偏大。EPC項目為了盡快招標,留給編制初步設計方案的時間是比較緊湊的,由于設計深度不足,實施內容無法做到細致和全面,后期操作中往往出現技術方面的瑕疵。
四、EPC模式下全過程造價控制的關鍵點
4.1可研階段
建設單位委托有咨詢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根據項目特點、建設規模、建設標準,編制方案設計或初步設計文件報市規劃部門審批。第三方咨詢機構要先詳細了解項目情況,利用國家、地方、行業的相關資料,參照同類型項目的投資、技術、邊界條件對工程造價進行分析,編制合理的初步設計概算金額。
4.2招標階段
招標人的招標文件內容需明確工程的規模、范圍、目的、性能或產能保證指標、建設周期要求、主要技術要求和標準規范要求。對招標范圍內的工作內容實行總價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除合同約定的調價原則外,實際合同總價是不予調整的,投標人的報價為完成工程設計所有內容,并驗收合格,可交付使用的全部費用。合同文件中要明確變更工程量的條件和計算方式,約定材料價格風險范圍及調整辦法。
4.3設計階段
選定EPC總承包單位后,首先進行工程合同備案,其次總承包單位或分包單位開始方案優化與施工圖設計,然后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圖審查及備案工作,施工圖審查一般按照單位工程進行審查,如果金額較小的可以按照單項工程審查。設計階段費用雖然不到工程總造價的3%,但影響工程投資75%以上。總承包單位需要嚴格按照可研階段審批通過的初步設計內容、范圍和概算方案進行施工圖設計,確定施工圖設計方案可操作、可控制。如果施工圖設計與初步設計方案有差異,還要在施工圖送審資料中說明調整的原因及內容。設計工作由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單位共同參與和商定,審核結果雙方簽字,這也是為了減少后期施工變更簽證,建設單位控制工程造價可運用限額設計或標準化設計約束總承包單位。
4.4施工階段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會委托第三方造價機構對合同中約定的工程節點和進度款撥付情況進行審核。EPC模式下,原則上不再進行工程變更、簽證,若因設計原因造成投資成本增加,由總承包單位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若因特殊原因增加工作內容,超過初步設計概算限額,建設單位應追加投資概算,并報相關部門批準生效。經過建設單位同意的工程變更、簽證,要監理單位、總承包單位、施工單位相關人員共同簽署,才是工程造價的組成部分。
4.5結算階段
結算階段是全過程造價控制的最后階段,關系到建設單位最終支付的工程金額,EPC項目是由總承包單位自行編制工程量清單并報價,但是最終結算價格要以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單位共同認可的第三方造價機構審定價格為準。第三方審核機構要核實竣工圖紙與項目實際完工現場的一致性,按照合同約定及工程計量規則計算工程造價,在無重大設計變更,比如:工程范圍、規模、主要技術標準、特殊地質處理要求的前提下,結算價款不應突破項目審批確認投資概算中相應費用的限額。當總承包單位對第三方造價機構審定結算價格有爭議時,首要看的是總承包單位的投標文件,其次是工程簽證、變更的內容,若還存在疑問,需要調閱監理日記,同時現場核驗。
結語:
EPC模式是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前提下,將建設資金落到實處還需要建設單位從多方面考慮。EPC模式下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是由局部控制轉向全面控制,管理是由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在項目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將工程總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參考文獻:
[1]蘇景濤. EPC總承包模式下全過程造價控制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03):133-134.
[2]楊明東,唐彬耀.淺談EPC模式下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控制[J].四川水力發電,2017,36(S1):17-19.
[3]費安清,鄭新.EPC總承包模式下全過程造價控制研究[J].價值工程,2015,34(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