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鳳
【摘要】:當前,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由于道德失范、不良風俗習慣、封建思想嚴重等原因,制約著鄉村社會的健康發展。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思想認識不足,經濟基礎薄弱,文化建設落后,農村教育落后。要實現鄉村振興,推動鄉村文明,就必須改變基層干部的觀念,發展當地的經濟,增強鄉村文化,發展鄉村教育,使農民整體素質得到持續提升。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文明建設,鄉村文化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20個字”的農村建設戰略,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大力推行村風文明,既是村風廉政的重要保證,又是實現農村管理民主的先決條件。
一、鄉村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鄉風”是指在農村物質與精神生活中,由當地風俗習慣所形成的一種風尚與習俗,文明是人類文化程度、社會發展程度的提高。鄉村文明的本質是鄉村的精神文明,它旨在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農民文化素質的提升。新時代農村文化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化,首先,新時期的農村風貌文明既要立足于傳統文化,又要與鄉土特征緊密結合,在形式上進行創新和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二,新時代鄉村文明的建設,必須把鄉村和城鎮的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必須強化鄉村文明,既要突出傳統的鄉土文化,又要讓農民在鄉土的基礎上,充分地欣賞到現代都市文明。鄉村文明是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這既是構建和諧農村、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動農村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鄉村風文明的建設能夠使農村的力量得到集中,使農村的民主得到加強,從而使農民能夠參與到基層的民主建設中來,從而使鄉村在社會公共事務中建立起一種社區意識。其次,鄉村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農村居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農村居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通過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可以讓農民在生產后獲得精神文明建設的快樂,增強農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從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精神動力。
二、鄉村振興中強化農村文化素質的途徑
1.轉變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
鄉村社會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各級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落實好黨的各項政治、法規和政策。因此,必須盡早拋棄過去的一些過時的、錯誤的觀念,切實意識到鄉村文明的重要性,使鄉村文明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并駕齊驅。加強基層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協調經濟、文化、政治、生態關系,理順主次矛盾,及時科學制定工作目標和具體思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進一步調整工作方式和具體思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進一步調整工作方式和方法。同時,要培養鄉村文明的發展觀念,必須根據鄉村的具體情況,以及鄉村文明的具體進程,科學地進行鄉村建設,要建立健全健全的長效機制,防止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踴躍發展鄉村經濟
要使鄉村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就必須以扎實的物質基礎為保證,鄉村經濟的發展對鄉村文明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大部分的農民而言,要想實現更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須從貧窮走向小康,文明鄉的建設必須以發展鄉村經濟為先決條件。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形成與發展,既要推動農村集體產權的社會化、市場化,又要強化農戶與加工、生產、銷售企業之間的聯系,又要使集體資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增值。同時,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農民自主創業的扶持政策,要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為解決農民工創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3.強化鄉村基礎文化設施
要改善鄉村文化的基本條件,需要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為此,各級政府要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鄉村文化設施的投資。同時,要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以支持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文化設施的建設,或者動員社會力量進行公益捐助,為地方的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在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要從老人、兒童的特征出發,注重有針對性地進行,盡量減少資源的浪費。對于老年人,我們可以考慮在鄉村地區設立老人活動中心或文化公園,為擅長吹、玩、唱歌的村民提供必需的活動場地。針對幼兒,可興建游樂園,并配有相應的設施,以提升幼兒的智力及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鄉村大講堂也是傳播傳統道德、現代文明、先進文明的重要場所。
4.增強鄉村的精神文明和職業道德
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和德育工作,既要深刻挖掘傳統的農業文化內涵,又要將世世代代的農耕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準則、仁愛孝順、勤儉節約、誠實互助、謙遜和禮貌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與時代發展、社會需求相適應,對傳統農業文化進行創造性的改造與創新,以維護與繼承為前提,將其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優勢。通過日常的教育,使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杜絕迷信、賭博、弘揚傳統的鄉村美德,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鄉村社會的風氣。其次,由村委會牽頭,與村民大會共同修訂完善鄉規民約,制定鄉村婚喪嫁娶的規范,杜絕不合理的風氣,使鄉村恢復到純樸的生活環境。各級領導要起到帶頭作用,黨員要充分發揮先進性,積極引導廣大群眾轉變觀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鄉村文明建設做出表率。
結束語:鄉村文明建設是一個長遠的項目,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鄉村文明的創建,既要靠政府的引導,又要靠農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地去實踐。通過對農民精神文化的全面提高,對鄉村經濟、鄉村精神文明、鄉村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啟臻.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J].農村工作通訊,2017(24)
[2]林成策,郭百靈 . 城鎮化背景下我國鄉村文化變遷 及鄉村文化建設問題探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5(2)
[3]扶永生 .鄉村振興視野下建設鄉風文明的思考[J]. 法制博覽,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