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宇
摘要:中職學校會更加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從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而在新時代下,中職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受到了更多的人重視。教師在落實中職歷史教學時,應以學生認知實際為基礎,并結合教材、課標、大綱等綱領性資料要求與定位,積極探索符合中職學生認知需要、契合中職歷史教學開展需要的優化策略、科學手段、多元途徑顯得尤為重要。以通過對教學策略與育人方法的變革,來促進中職歷史教學效能提升,助力于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
關鍵詞:中職;歷史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歷史教育在中職教學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是歷史教學當中的主要內容,需要通過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增強學生對歷史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探尋優化歷史教學的科學途徑時,應以學生認知需要為基礎,切實做好對教學手段的變革與創新,盡量使授課活動的開展更具實效性、延展性,以不斷提升中職歷史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在更為豐富的認知體驗中開展歷史學習,獲得認知發展,來助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促使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完備意識而奠基鋪路,提供保證。
一、融合歷史故事讓教學更加生動
造成歷史教學效力低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是因為歷史內容文字感過強,而且內容相對枯燥,一些歷史人物關系復雜,時間錯亂,需要記憶的內容過多,使學生產生的厭煩情緒,使學生難以將關注力集中在歷史課堂當中。為了能夠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歷史故事引入歷史教學。將枯燥的歷史內容轉換為故事的形式,并通過情緒的帶動,肢體的表演,吸引學生,讓歷史教學更加生動,這也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路徑。故事的講解可以讓同學們跟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提升注意力,更加喜歡學習歷史,把歷史當做一種探險,一種揭秘的過程,懷有熱愛之心去學習,這樣有趣的結合,同學們會覺得課堂學習具有趣味性,可以很好的減輕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學好歷史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
二、豐富歷史課堂互動活動
很多教師會認為歷史課程難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唯一互動的方式就是課堂提問,而在中職學校中更為突出,因為學生相對來說學習意識不強,學習能力較為薄弱,使歷史教學在授課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互動活動較少,降低了課堂授課效率。所以,教師需要改變這種授課方式,要通過豐富歷史課堂互動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深入體驗、充分感知,以切實培育其在中職歷史學習堂中的主體地位,協作意識,綜合素養,讓學生在更為豐富、多元、深入的認知體驗內獲得認知能力提升。同時,教師還應在課堂內切實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應用所學歷史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以逐步強化中職歷史教學效能。比如,可以組織同學參加國旗下講話、歷史人物之我愛、歷史人物黑板報等活動來增強互動感。
三、多媒體的充分運用
很多影視作品以及音樂背景都融合了中國歷史,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創建符合當時歷史的情境,讓學生們切身地體會到書中的內容。例如,在授課的時候,老師們可以給學生們提前放有關的視頻或者做相關的課件,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們沉浸到歷史的學習當中,從而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對學生們進行歷史核心素養的教育。例如,在講述抗日戰爭這一課程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們放映相關的視頻,帶動學生們的情緒,讓學生們了解到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歷史題材的電影,通過觀影讓學生們更細致的了解當時的歷史,感悟會更加深刻。
四、歷史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
歷史教學并不是單純的讓學生記憶歷史發生時間以及歷史人物的經歷,而是希望能夠通過歷史的學習,學習優良傳統與美好品質。而中職歷史教學對于這方面的培養要更加重視,做好德育的有效滲透。在歷史教學中,要想使德育滲透得到良好的效果,就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通過分析整合,針對不同的歷史知識分別確立教育思想,準確適用教材中的案例,避免給學生造成誤解。對于同一歷史事件,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分析,不斷歸納總結各種品德教育相關的素材,從而使德育全方位滲透。
五、組織課外活動
很多歷史教學都局限在課堂環境當中,而這種形式會限制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針對學科特點,如果在適合的機會下,可以開展課外活動,由教師或者是鼓勵家長帶領學生多去參觀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里、紅色遺址等等人文古跡,去體驗時代的印記,感受時代的變化,得到精神的沖擊與成長。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歷史紀念日,讓學生針對歷史紀念日收集相關圖片、故事,讓他們切實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歷史教育功能。其次,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撰寫歷史人物傳記,學生通過了解某個歷史人物為國家作出的所有貢獻,對人物進行編寫,介紹他的相關事跡,并進行評價。最后,讓學生通過書寫歷史學習活動后心得體會,描述自身對歷史的認識和心理的真實感受而增加對歷史學科的進一步認識和喜愛。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不但能夠培養學生閱讀歷史的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積累歷史素材。
六、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
中職歷史課堂上,很多教師往往利用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授課,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多數歷史知識,但是由于缺乏系統性的教學過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知識表面,難以對其運用自如,同時,這種較為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也很難激發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從中職學生特點出發,以新型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欲望。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組織小型情景劇。一方面學生在參與的過程當中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也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使同學們參與感更強,激發對歷史深入了解的欲望。
結束語
總體而言,若想提升中職歷史課程教學有效性,就需要從中職學生特點以及主體需求入手,通過歷史故事的融入,授課方式的創新、增強課堂互動性、組織課外活動以及信息多媒體的運用等方式,以德育滲透為核心,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提升歷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良超. 提升中職歷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 新課程研究, 2021(9):3.
[2]侯冰. 探究如何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C]// 2020年第一期華中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