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瑾 張志鋒

摘要:目的 研究玉林市3-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流行現況與齲活躍性分析。方法 于2021年9月對玉林市987例3-5歲兒童進行口腔檢查,并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齲活躍性與患齲率、齲均相關性。結果 987例兒童乳牙患齲率達到695例(70.42%),不同性別之間無差異;3、4、5 歲三個年齡段患齲率間、齲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隨著CTA值不斷升高,患齲率、齲均均出現上升,與CTA值之間呈正相關,P<0.05;攝取甜食頻率、睡前吃甜食頻率、是否含糖類液體奶瓶入睡與學齡前兒童乳牙患齲相關,P<0.05。結論 玉林市3-5兒童患齲率普遍較高,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上升趨勢,齲活躍性能夠直接觀察患齲情況,有利于臨床篩選高危人群,有助于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并需要積極做好口腔衛生工作。
關鍵詞:3-5歲;兒童乳牙齲病;流行情況;齲活躍性
【中圖分類號】R78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2
齲病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兒科口腔科中較為常見,近年來因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齲病的預防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1]。齲病是一種以細菌為多種因素下,牙體硬組織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性疾病。乳牙齲病在兒童中發生率較高,患病早且發展迅速[2]。齲病的出現,不僅直接影響了患兒咀嚼飲食,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育。有研究指出[3],乳牙齲病主要與乳牙牙釉質鈣化程度較低,耐酸性差,以及清潔不到位導致,因此本文通過分析3-5歲兒童乳牙齲病流行狀況和相關影響因素,以及齲活躍性情況,為齲病預防提高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987名玉林市3-5歲兒童進行研究,所有檢查對象均無其他嚴重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統性疾病,家長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4]的標準,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2名檢查者均通過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大于0.8;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兒童齲病危險因素進行調查,要求家長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問卷發放999份,回收有效問卷987份,回收率達到98.7%。
1.3 觀察指標
記錄987兒童患齲情況,以及不同性別乳牙患齲率、不同年齡段患齲率、齲均情況。
隨機抽取200例兒童進行齲病活躍性檢測[5]:檢測前2 h不進食、不刷牙,開始前2周內未用過抗菌藥物,在取樣前將每個檢測試劑瓶編號,用專用無菌棉棒在上頜磨牙頰側近牙頸部和下前牙唇側牙頸部擦拭3-5次,將采集的菌斑棉棒放入試劑瓶內。試劑瓶放入鋁箔袋中,4h內放入37 ℃恒溫箱中培養48 h,根據顏色變化程度(與標準比色卡對比),讀取結果并分度。齲病活躍性值也稱齲態值(CAT值),包括0(齲極低易感性,CAT值0-0.5藍色、深綠色),1.0(齲低度易感性,CAT值1.0,淺綠色),2.0(齲中度危險,CAT值1.5,黃綠色),3.0(齲高度危險,CAT值,2.0-3.0,淺黃綠色、黃色)。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受檢兒童一般情況
在987名兒童中,男童占53.09%,略高于女童(46.91%),受檢兒童的一般情況,見表1。
2.2不同性別乳牙患齲率
987例兒童乳牙患齲率達到695例(70.42%),不同性別之間無差異,P>0.05,見表2。
2.3 不同年齡段患齲率、齲均
3、4、5 歲三個年齡組患齲率分別為54%、71.9%、80%;兒童齲均為4.23,3、4、5 歲三個年齡組齲均分別為2.37、3.99、5.63;各組患齲率間、齲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3。
2.4 齲病活躍性與患齲率、齲均關系
隨著CTA值不斷升高,患齲率、齲均均出現上升,與CTA值之間呈正相關,P<0.05,見表4。
2.5 飲食習慣與患齲率關系
出生后 6 個月內喂養方式和含飯習慣與學齡前兒童乳牙患齲無相關關系(P>0.05);攝甜食頻率、睡前吃甜食頻率、是否含糖類液體奶瓶入睡與學齡前兒童乳牙患齲相關(P<0.05),見表5。
3 討論
齲病是多種因素復合作用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屬于口腔常見疾病,近年來不同流行病顯示存在一定差異[6] 。紀帥旗等[7]學者指出,2019年,青島市市南區和市北區1598名學齡前兒童乳牙患齲率為59.4%,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2歲無缺鐵性貧血史、兒童無缺鐵性貧血、母乳喂養未至2歲、重度牙齒黑色素沉著者發生乳牙齲病的風險更低。本文通過對玉林市齲病發生情況分析,987例兒童乳牙患齲率達到695例(70.42%),發病率相對青島市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發生率之間患齲率無明顯差異;3、4、5 歲三個年齡段患齲率間、齲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隨著年齡不斷增高,發病率也出現明顯提升,口腔內細菌利用食物產酸需要足夠的時間,在兒童發育階段,由于糖分過多攝入,以及不良生活習慣,食物殘渣在兒童口腔內存在的時間更長,兒童患齲率越高[8]。隨著CTA值不斷升高,患齲率、齲均均出現上升,與CTA值之間呈正相關,P<0.05。證實齲活躍性能夠準確預測小兒患齲風險,有助于臨床評估齲病發生趨勢,了解齲病易感性,更好進行個性化口腔健康指導[9]。在齲活躍性檢測值指導下,對高危兒童需要及時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消除齲病危險因素[10]。
謝莉莉等[11]學者,1176名3-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為72.7%,5歲兒童(82.3%)患齲率高于其他年齡組兒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多家長對口腔健康情況不夠了解,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有待提高,應該加強3-5歲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本研究結果中約 82.7%的兒童每天攝甜食頻率 1 次或以上;僅有 17.2%的兒童從來沒有在睡前吃過甜食或甜飲料;33.5%的兒童有過含糖類液體奶瓶入睡;有54.1%的兒童有含飯習慣。3歲及3歲以上才開始刷牙的兒童占53.6%;僅有14.1%每天刷2次牙以上;14.5%的兒童家長從來沒有幫助過孩子刷牙,10.7% 的兒童家長不知道或者沒有給孩子使用牙膏;木糖醇或者護牙素的使用率只有8.8%;29.5%的兒童有過牙痛史,但僅18.7%患兒去看過牙醫;91.7%的兒童家長從來沒有帶孩子涂過氟,以預防為目去看牙的孩子僅有7.5%。這一結果證實,玉林市大多兒童家長口腔健康意識淡薄,對兒童口腔健康監督不到位,建議家長減少兒童甜食、飲料攝入,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定期口腔檢查,保證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12]。口腔醫務人員推廣口腔防齲技術,加強臨床保健工作的開展,定期開展口腔檢查,積極宣傳口腔檢查重要性,促進兒童定期檢查[13-15]。
綜上所述,玉林市3-5歲兒童乳牙齲病發病率較高,乳牙齲防治工作任務艱巨。通過齲活躍性能夠篩選高危人群,有利于齲病預防,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志苓,王素梅,劉艷. 氟化泡沫聯合伢典凝膠去齲法治療乳牙齲齒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兒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J]. 醫學綜述,2019,25(24):4990-4993,4998.
[2] 敖川北,李昆侖,鄒亞姝,等. 歐卡芙氟保護漆A型與多樂氟氟化鈉護齒劑預防學齡前兒童齲病的效果對比[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1,37(3):167-169.
[3] KAY, ELIZABETH, OWEN, LESLEY, TAYLOR, MATTHEW, et al. The use of cost-utility analy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caries prevention: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wo community-based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in the UK[J]. Community dental health,2018,35(1):30-36.
[4] 廖瑩,邢向輝. 南京市視力障礙兒童患齲狀況、齲活躍性和口腔衛生習慣調查及相關性分析[J]. 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21,15(4):222-227.
[5] 張冰潔,鄭榮煥,蘭仕亮,等. 應用國際齲病檢查和評估系統評價兩種氟化物預防乳牙齲齒的效果[J].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21,55(2):137-140.
[6] 吳陽. 沈陽市和平區5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情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 中國衛生統計,2019,36(4):560-561.
[7] 紀帥旗,韓蕊,林豪,等. 2019年青島市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1,55(9):1129-1132.
[8] 寇艷松,苗江霞,高素紅. 2012~2015年北京市海淀區13所幼兒園2~6歲兒童患齲趨勢研究[J]. 北京口腔醫學,2019,27(3):165-170.
[9] 杜琴,李月玲,俞明,等. 上海市嘉定區民辦幼兒園學齡前兒童齲病與生長發育及營養的關系[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8,39(6):675-678.
[10] 代海濤,仵楠,徐江,等. PCR-DGGE技術應用于南疆維吾爾族成人齲病、牙周炎口腔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8(2):258-264.
[11] 謝莉莉,謝奇,郭冬梅,等. 海南省3~5歲兒童齲病流行狀況及家長口腔健康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J]. 中國健康教育,2020,36(11):991-995.
[12] 徐怡,張鴻. 窩溝封閉術聯合氟保護漆防治兒童牙齲病的效果和對口腔Hp感染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5):3515-3517.
[13] PRIYANKA.SONTAKKE, PRATEEK.JAIN, ANIKET.PATIL,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chemomechanical caries removal using Carie-Care gel for permanent teeth of children of age group of 12–15 years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drilling metho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Dental Research Journal,2019,16(1):42-46.
[14] 孫鵬,陳薇,藝璇,等. 國際齲病檢查和評估系統Ⅱ與WHO檢查方法在低齡兒童齲檢查中的應用對比[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8,53(11):725-729.
[15] 孟玉生,張強,劉蕓,等. 唾液變形鏈球菌感染水平與低齡兒童齲病及口腔行為習慣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36(4):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