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全


摘要:目的 分析中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77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列為保守組,組內患者均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入院治療,另抽取78例相同疾病患者列為手術組,組內患者均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院治療,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保守組應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手術組應用冠脈介入治療,對其治療效果及心功能進行分析,并比較分析結果。結果 手術組治療總有效率(96.15%)相較于保守組(87.01%)較高,P<0.05;治療前手術組及保守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6min步行距離無差異,P>0.05,治療后手術組心功能優于保守組,P<0.05。結論 在中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中應用冠脈介入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建議臨床采納。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心功能;冠脈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由質代謝異常,而沉淀于動脈內膜上,形成類似于粥樣的脂類物質斑塊,使血流受阻,動脈腔狹窄引起,隨著近幾年來冠心病發病率不斷增長,目前已成為全球危害性疾病之一,患病人群以中老年群體為主,隨著疾病不斷進展,導致心臟缺血,患者可合并心絞痛,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1]。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是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常見治療方式,通過相關藥物來緩解心絞痛癥狀,并通過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來起到治療作用,但治療周期較長,無法根治疾病。冠脈介入治療以冠心病發病機制為基礎理念,通過在冠狀動脈狹窄處植入支架的方式來擴張狹窄血管,從而有效改善血運,減輕部分心肌組織缺血缺氧癥狀,有效減少心絞痛癥狀,改善心功能。本文現圍繞院內155例患者展開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77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列為保守組,組內患者均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入院治療,另抽取78例相同疾病患者列為手術組,組內患者均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院治療,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2019年審(22)號]。保守組納入男女比47:30,最小50歲,最大80歲,均值(60.24±7.13)歲,患病時長最短3年,最長6年,均值(4.56±0.56)年;治療組納入男女比48:30,最小51歲,最大80歲,均值(60.56±7.06)歲,患病時長最短3年,最長7年,均值(4.82±0.49)年。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組間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內科學》中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者[2];②經臨床檢查確診者;③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能夠建立良好溝通者;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者;⑤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內容。
排除標準:①相關治療藥物過敏者;②意識及精神系統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器質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疾病骨折;④合并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保守組:治療方案為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治療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片(0.5mg;國藥準字H15020179;內蒙古蘭太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嗎啡注射液(1ml/10mg;國藥準字H21022436;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片;國藥準字HJ20160684;Bayer S.p.A.)及氯吡格雷片(75mg/片;國藥準字H20203667;吉林省博大偉業制藥有限公司),當患者心絞痛發作后給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用藥劑量為0.5mg,對患者疼痛緩解情況進行觀察,緩解情況較差患者給予嗎啡注射液,用藥方式為皮下注射,用藥劑量為10mg,并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首次用藥劑量及頻率為300mg/次,1次/d,之后根據病情進行調整(≦300mg/d),氯吡格雷用藥方式為口服,用藥劑量及頻率為75mg/次,1次/d,治療周期為1周。
手術組: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冠脈介入治療,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方式同保守組,用藥1周后給予冠脈介入治療,先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根據造影結果明確治療部位,沿橈動脈或股動脈入路,送入指引導管至狹窄或閉塞部位,再采用擴球囊解除狹窄并置入冠脈支架。
1.3 觀察指標
(1)以療效判定標準為依據[3],將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主要包括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顯著減少,<每周1次;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每周1次;無效:與治療前心絞痛發作次數無明顯變化;并將顯效率+有效率作為總有效率進行比較。
(2)比較組間心功能,評估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評估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6min步行距離。
1.4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采用統計軟件SPSS 20.0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組間治療效果比較
手術組治療總有效率(96.15%)相較于保守組(87.01%)較高,P<0.05,見表1。
2.2組間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手術組及保守組LVEF、LVEDd、6min步行距離無差異,P>0.05,治療后手術組均優于保守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目前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主要發病機制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引起部分心肌供血不足有關,隨著疾病不斷進展,冠心病患者可并發癥心絞痛,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胸痛,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可對患者機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4]。
臨床保守治療方式為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通過應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舒張血管平滑肌、改善血管血供,增加血流量,減少靜脈回心血流量,以降低患者心室內的容量及心腔內壓力,從而有效緩解心絞痛癥狀,并預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但治療周期較長,無法根治疾病,只能夠緩解患者的病情。冠脈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微創治療技術,主要通過在患者冠狀動脈狹窄部位植入支架,利用支架使狹窄血管擴張,重新恢復正常血液供應,改善部分心肌組織缺血、缺氧癥狀,可在短時間內達到治療目的,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5]。本文經過研究發現,手術組治療總有效率相較于保守組較高,P<0.05;治療前手術組及保守組LVEF、LVEDd、6min步行距離無差異,P>0.05,治療后手術組均優于保守組,P<0.05。表明應用冠脈介入治療可獲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冠脈介入治療在冠狀動脈造影的基礎下對病變部位進行了解,采用球囊將血管擴張,并通過在患者冠狀動脈狹窄部位植入支架,利用機械張力直接對狹窄、閉塞部位進行擴張,從而保證冠狀動脈管腔暢通,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臟系統血運狀況,促進缺血心肌功能恢復,當心肌缺血情況得到有效緩解后,心絞痛癥狀可逐漸減輕,發作頻率減少,因此對心臟組織造成的損傷減輕,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冠脈介入治療相較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能夠更加快速地起到治療效果,且具有操作簡單、微創、治療效果顯著的優點。
綜上所述,應用冠脈介入治療可改善患者左心室相關功能,從而促進心功能恢復,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中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中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海苗,雷璐,司芬芬,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5):3813-3816.
[2]馬會勤,陳紅,張海燕.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后心理狀態及影響因素[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3):520-522.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56-258.
[4]柴娟娟,韓衛星,張松文.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及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1,37(1):12-15.
[5]李德恒,王天園,張會娜,等.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26):3359-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