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小茜
摘要:目的:研究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組,再選取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6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研究人員均進行生化檢測。對比兩組患者C反應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和尿清蛋白/肌酐的檢查結果。結果:研究顯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生化檢測后,能看到生化指標有明顯的升高,能夠提早的判斷患者早期腎臟的變化,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化檢測;生化指標;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患者長時間患糖尿病,導致患者的蛋白尿以及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降低,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發癥之一。近些年來,我國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糖尿病腎病的代謝非常的復雜、紊亂,如果病情不能得到控制,非常容易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的發現對治療糖尿病腎病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1]。本院選取了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和60例健康人群,進行生化檢測對比,研究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應用,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本次研究從2021年01月-2022年01月為止,隨機抽選這一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組,再選取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6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研究成員均進行生化檢測。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為(34-57)歲,均值(45.31±6.24)歲;研究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為(35-56)歲,均值(46.11±5.98)歲。將兩組研究成員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成員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同時本院倫理委員會也批準研究。
1.2方法
研究組和對照組均進行生化檢測,具體如下:
收集所有成員的中段尿5ml,按照各項生化檢測的說明書進行操作。α1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進行檢測;C反應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血胱抑素C和尿清蛋白/肌酐均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檢測。使用的儀器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蛋白分析儀。根據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
1.3觀察指標
兩組研究人員進行生化檢測后,對比他們的C反應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和尿清蛋白/肌酐的檢查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數據之間的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經χ2檢驗。當數據對比結果呈現為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n=60),C反應蛋白(9.76±4.05)mg/L、視黃醇結合蛋白(84.21±18.58)mg/L、α1-微球蛋白(35.09±3.91)mg/L、血胱抑素C(1.73±0.65)mg/L、尿清蛋白/肌酐(64.41±0.69)mg/gCr。
對照組(n=60),C反應蛋白(1.17±0.76)mg/L、視黃醇結合蛋白(41.52±16.34)mg/L、α1-微球蛋白(5.14±2.16)mg/L、血胱抑素C(0.66±0.25)mg/L、尿清蛋白/肌酐(4.17±0.34)mg/gCr。
(t =16.147,P =0.001、t =13.364,P =0.001、t =51.935,P =0.001、t =11.901,P =0.001、t =606.610,P =0.001)經對比顯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通常是因為高血糖引起了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擴張和細胞外基質增生,從而導致患者的腎小球高濾過和蛋白尿。對糖尿病腎病早期損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診斷、早治療[2]。多項生化檢測指標能夠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數據指標進行詳細的報告、分析,為臨床提供早期的鑒別,了解患者的腎臟情況,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確診疾病[3]。
血清胱抑素C不會因為性別、年齡和炎癥等因素受到影響,腎小球過濾以后,會通過上皮細胞進行重吸收和降解處理,因此腎小球的底部有細微的變化也會顯示在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上,并且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濃度也會顯著的升高。視黃醇結合蛋白是一種有肝臟負責分泌的分子量相對較低的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在血液中通常以復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和細胞的表面受體結合時,能夠游離、自由通過腎小球。因此,當腎臟的過濾功能下降時,視黃醇結合蛋白會出現堆積的情況,生化檢測到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含量有明顯的升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測指標[4]。有相關報道顯示:C反應蛋白升高提示患者的腎衰竭癥狀出現進一步發展。大部分游離狀態下的α1-微球蛋白在腎小管發生重吸收和降解反應,其檢測數據不會受到尿液的pH值所影響,因此,α1-微球蛋白檢測可以判斷患者腎功能損傷的具體情況[5]。本次研究中,明顯的分析出:研究組成員的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生化檢測后,能看到生化指標有明顯的增加,能夠提早的判斷患者早期腎臟的變化,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葛泉鐘. 生化檢驗指標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7(46):2.
[2]文亞平. 四種生化指標檢測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21, 37(23):2.
[3]樊斌. 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應用探討[J]. 當代醫學, 2021, 27(24):3.
[4]黃玉林, 利惠嬋, 李偉清. 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 15(12):3.
[5]徐天祥. 生化檢驗指標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作用[J]. 智慧健康, 2020, 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