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燕
摘要:目的:探析通過超聲診斷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實際價值。方法:本次研究正式實施前,于我院中選取15例研究對象,經過對其基本情況的調查以及病理診斷后確認符合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診斷標準。在入組后,均對其實施超聲診斷,以幫助總結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臨床特征。結果:經過超聲診斷后確認15例患者中包括3例多發膽囊結石和12例單發膽囊結石,而且其中13例患者的結石比較固定且不移動。結論:通過超聲診斷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有較高的準確性,并且結石的活動性較差。
關鍵詞: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超聲;特征
【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前言:
膽囊類疾病在當下有較高的發病率,膽囊癌便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具有惡性程度高的特點,治療難度高,病程較長,使得患者會長期受到膽囊癌臨床癥狀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大約60%的膽囊癌患者合并有膽囊結石,而在膽囊結石的影響下,極有可能會遮擋病灶,不利于對膽囊癌具體情況的診斷,甚至會導致誤診及漏診,因此對于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診斷十分重要。目前臨床上對于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主要以超聲診斷為主,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超聲在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診斷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15例患者參與本次研究,經過病理檢驗后確認患者符合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診斷標準,包括6例男性和9例女性,年齡55~73歲,平均(63.32±4.15)歲,膽囊結石病史5~10年,平均(6.1±2.3)年,并伴隨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右上腹疼痛等膽囊結石典型臨床癥狀。在入組前,已經對其基本資料進行了調查,并且在醫護人員征求意見后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對本次研究也審查通過。
1.2方法
對15例患者均進行超聲診斷,選擇型號為EPIQ5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作為本次檢查工具,并保持超聲探頭頻率2.5~6.0MHz。同時提前告知患者要在檢查前8h內禁食,分別采用仰臥位、坐位、左側臥位等不同體位姿勢下進行檢查,記錄膽囊結石具體特征[1]。
1.3統計學處理
通過將SPSS20.0 用于統計學處理中為本次研究任務的統計學處理工作提供支持,不同類型資料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對于計數資料,需使用“%”表示,并需采用“X2”對計數資料的準確性進行檢驗;而對于計量資料,若符合正態性分布,應使用“±”正負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并通過“t”檢驗。若在統計學處理過程中發現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需使用(P<0.05)表示。
2結果
超聲診斷后15例患者中包括3例多發膽囊結石和12例單發膽囊結石,占比分別為20%、80%,單發膽囊結石占比明顯更高,(P<0.05);同時也對膽囊結石的活動性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其中13例患者的結石比較固定,活動性不佳,占比86.67%。
3討論
膽囊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能夠通過分泌的膽汁來幫助消化,近年來因部分患者生活習慣不佳以及病理性因素的影響,使得膽囊類疾病的發病率較高。膽囊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多種臨床癥狀,大多數膽囊癌患者會伴有膽囊結石,其對患者身體的傷害較大,并會持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據調查分析,女性的膽囊癌發病率相對高于男性2~6倍,尤其是一些高齡女性,出現膽囊癌的發病率更高,同時,雖然該病癥有較高的發病率,但是經研究顯示其治愈率高,預后良好,而且越早發現,治療效果便越佳[2]。
據悉膽囊癌前期的臨床癥狀較為淺顯,并無較為典型的臨床癥狀,容易被誤診為膽囊結石及膽囊炎,而且病程較長,患者因膽囊囊壁受炎癥刺激較大,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刺激,在其影響下便容易發生癌變。一般在患者被確診為膽囊癌時,多已經發展到了晚期[3]。本次研究中,深入分析了超聲對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性,主要以彩色超聲檢查為主。通過研究結果分析來看,彩超檢查下,能夠準確顯示膽囊結石和病灶情況,并且不因膽道阻塞、膽囊功能的影響而無法達到準確檢測的效果,也有著無創、安全、便捷的優勢,就目前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臨床診斷情況來看,彩超已經成為其首選檢查方法。
前文中提到,膽囊癌患者多合并有膽囊結石,其實膽囊結石的發生也是引起膽囊癌的主要病因,并且通過本次研究結果也總結出了彩超檢查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幾點體會,①因膽囊結石影響,可能會遮蓋膽囊癌病灶,容易導致誤診或漏診,在超聲檢查時也可能會因膽囊結石體積較大出現的強回聲及其后的聲影而對病灶產生遮蓋,對此在檢查時應當指導患者多次更換體位,以進行多切面下的細致檢查;②>50歲是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高發階段,結石一般均會有2.0cm以上的直徑,而對于病程>10年的膽囊結石患者,應當對其進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告知可能癌變的風險,并定期到院檢查;③單發性結石可能性大,大多數不存在良好活動性,在超聲檢查時容易因膽汁過多且黏稠而影響囊腔內透聲,對此要重視囊壁回聲的判斷。
并非所有膽囊結石均會引起膽囊癌,而真正具有較高癌變風險性的膽囊結石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①患者不僅存在膽囊結石,還會合并有膽囊腺肌癥、膽囊息肉;②結石直徑較大,普遍直徑超過1.0cm,尤其是結石病史超過10年的患者,其結石直徑大多超過2.0cm;③囊壁與結石之間形成嵌頓,結石活動性差,使得結石會給膽囊壁帶來長期持續性地炎性刺激。
膽囊結石發病率高,部分患者會逐步發展為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此類患者膽囊結石直徑大、結石對囊壁的刺激性強且持久,而通過超聲診斷方法的應用能夠較為準確地判斷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具體情況,對患者后續治療的開展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茹荷燕,宋志強,王佐,馬瑞斌,張志剛.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對兒童膽囊結石的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1(21):172-174.
[2]鐘發珍,劉建義,蘇鳳琴,楊思男.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膽囊結石的臨床價值分析[J].云南醫藥,2020,41(05):483-484.
[3]朱西琪,呂健,覃小燕,林薇.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S1):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