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川 鄧露


摘要:目的:探討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在橈骨遠端骨折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石膏外固定,觀察組采用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對兩組腕關節功能恢復、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治療前的RUSS評分、Cooney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RUSS評分、Cooney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較對照組16.28%低(P<0.05)。結論: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用于橈骨遠端骨折中能夠促進腕關節功能恢復,促進骨折端復位,減少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
關鍵詞:折頂回旋手法整復;小夾板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2
橈骨骨折為臨床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多發生于遠端,占平時骨折的10%左右,主要為間接或直接暴力作用所致[1]。橈骨遠端骨折臨床主要表現為腕部腫脹、活動受限、明顯壓痛等,可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帶來不便,需及時治療。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骨折的方法包括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等,均可達到理想效果,但切開復位有一定創傷,內固定材料費用昂貴,且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術才能去除內固定物,存在一定局限性[2]。手法復位創傷較輕、價格實惠,可獲得理想復位效果,術后進行石膏外固定可起到較好保護作用,但石膏較笨重,容易增加患者負擔,且不利于根據恢復情況進行調整,恢復后期容易發生不同程度骨折移位[3]。小夾板作為一種可調節的彈性外固定材料,近年來逐漸用于骨折中,可通過夾板、繃帶、壓墊等互相配合對復位后骨折位置進行控制,還可使患者腕關節自由活動[4]。本研究將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用于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醫院收治的43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旨在評價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男女分別26例、17例,年齡42~78歲,平均(60.18±2.79)歲,骨折原因:摔傷17例,交通事故14例,擊打傷12例。觀察組男女分別25例、18例,年齡41~77歲,平均(60.12±2.73)歲,骨折原因:摔傷14例,交通事故16例,擊打傷13例。兩組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診斷標準;②均有明確外傷史;③均為閉合性骨折;④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手法整復失敗者;②陳舊性骨折者;③合并嚴重畸形者;④橈骨下段合并血管、神經損傷者;⑤精神、智力、言語等功能障礙致無法正常交流者;⑥有治療禁忌證者。
1.3方法
兩組均行折頂回旋手法整復,囑患者逆向坐于靠背椅上,取屈肘旋前位,助手雙手緊握骨折近端處,術者兩拇指低于遠端橈背側,剩余手指托在遠近端掌側。先逐步增加力量撥伸牽引,向掌側增加成角,拇指將折端推遠并沿著近端骨皮質下滑,當術者感覺骨折斷端皮質相對時行折頂回旋手法復位。方法:向掌側反折同時快速內旋骨折遠端,并掌曲尺偏,可聽到復位響聲,可見畸形消失,之后掌曲尺偏位撥伸牽引。
對照組復位后應用石膏托行固定處理,注意石膏固定的同時熟練塑形,控制繃帶在10~13層左右,固定結束后仔細觀察患肢末梢循環狀態,最后以紗布繃帶將患肢懸吊于胸前,固定7周左右。
觀察組行小夾板固定,于骨折遠近端相對移位方向放置紙壓墊(厚約3~4mm),于橈骨近端掌側、骨折近端尺側放置同樣壓墊,分別以繃帶連續纏繞固定4塊紙質,最后應用繃帶充分固定夾板,松緊適宜。
1.4觀察指標
①應用Cooney腕關節評分對兩組進行評價,疼痛、功能等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腕關節功能越好。應用骨折愈合評分系統(RUSS)對兩組評價,分數越高提示骨折線愈合越好。②于治療前后對兩組行X線檢查,比較兩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差異。③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5統計學方法
研究分析軟件為SPSS22.0,(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 %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RUSS評分、Cooney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RUSS評分、Cooney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RUSS評分、Cooney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骨折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的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較對照組16.28%低(P<0.05),見表3。
3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較為常見,目前多應用切開復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但手術具有一定創傷,術中容易損傷周邊組織,內固定物需再次手術取出,可一定程度影響預后,加上切開復位費用較高,可增加患者經濟負擔,術后恢復較慢。若患者關節面粉碎較嚴重,鋼板螺釘難以達到牢固的內固定,無法進行早期鍛煉,可給患者護理、生活等帶來不便。
手法復位為治療橈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幾乎不會產生創傷,不會對骨折部位血供造成破壞,可促進骨折快速愈合。橈骨遠端骨膜被覆蓋,周邊有肌腱經過且被韌帶固定,當遠端發生骨折后可對斷端發揮一定保護及固定作用[5]。骨折發生后可對骨折移位進行限制,在復位后起到內固定作用,橈骨下端皮下組織較薄,骨性標志容易觸及,上述均為手法復位提供解剖基礎及便利條件[6]。傳統手法復位多為傳承或醫師自行從術中體會,缺乏規范性、準確性,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折頂回旋手法復位通過牽引同時增加成角至90°后折頂,同時按照逆暴力損傷機制復位原理,沿骨折旋轉移位反方向進行復位,即回旋,可同時糾正骨折短縮、背側及橈側移位,有效恢復對位線[7]。折頂回旋手法復位具有操作簡便、復位時間短、價格低廉等優勢,可減輕患者負擔,容易被接受。
雖然手法復位具有理想效果,但有研究表示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后的維持需通過繃帶約束、夾板對骨折端杠桿力等共同實現[8]。既往臨床多應用手法復位聯合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骨折,但石膏定型后固定不變,不容易調節松緊度,且肢體腫脹時可因固定過緊出現血運障礙,待肢體消腫后易失效造成骨折移位[9]。此外石膏外固定可對患者腕關節活動造成一定程度顯示,固定期間無法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可延長骨折愈合時間,還可增加關節粘連、僵硬等并發癥發生風險,故臨床需積極探尋更加安全有效的外固定方式[10]。小夾板外固定為一種彈性固定形式,主要利用多點接觸形成杠桿作用,只需夾板、繃帶、壓墊互相作用及適當約束即可發揮杠桿彈性固定效應力[11]。小夾板可對骨折對位進行控制,保持骨折端復位后局部外固定,還可利用肌肉收縮力及夾板壓力,于骨折斷端形成刺激應力,促使成骨生成[12]。小夾板外固定優勢在于可隨時調整繃帶松緊度,便于出現移位及時糾正,同時可使患者腕關節在適當范圍內自由活動,利于早期腕關節、手指功能鍛煉,利于促進患肢靜脈恢復,加速骨折愈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RUSS評分、Cooney評分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提示手法復位聯合小夾板外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腕關節功能,促進骨折線愈合,分析原因可能為小夾板外固定通過繃帶約束力、夾板杠桿力、壓墊效應力可維持骨折復位效果,其剛度可抵擋肌肉收縮施加給斷端的擠壓力,在維持固定效果、解剖關系方面效果較石膏外固定更好[13]。觀察組治療后掌傾角、尺偏角等均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分析原因可能為小夾板可獲取良好固定效果,為防治骨折斷端短縮、側方移位的重要條件,故可有效改善上述指標。觀察組并發癥率較對照組低,分析原因可能為小夾板通過繃帶將紙質夾板、紙壓墊等連為一體并與患肢緊密貼合,可增加局部壓應力,避免移位,還可隨時調節松緊度,避免對皮膚造成重壓,故而可減少并發癥發生[14]。
綜上所述,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用于橈骨遠端骨折中能夠促進腕關節功能恢復,促進骨折端復位,減少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偉東,唐凱.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J].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45(2):104-106.
[2]邢鴻基.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J].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4(3):100-102.
[3]陶有洋,焦慶豐. 中醫手法復位加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觀察[J]. 浙江創傷外科,2018,23(2):308-310.
[4]唐鐘濤,唐彬舒. 中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結合四黃散外敷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9):1471-1472.
[5]李高偉. 手法復位后小夾板外固定配合中藥口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2):191-193.
[6]薛藝鋒. 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配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J]. 中醫外治雜志,2019,28(3):26-27.
[7]邢明祥. 化瘀接骨散外敷聯合手法復位后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1):25-26.
[8]劉俊,吳俊義,張杰. 手法復位聯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觀察[J].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7,3(3):163-165.
[9]余一輝,張志權,楊文成,等. 手法復位加小夾板固定聯合金黃膏外敷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21(7):1099-1100.
[10]劉名.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聯合骨傷藥酒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J]. 吉林醫學,2020,41(11):2739-2741.
[11]王長軍,孫永麗,于燁,等. 手法復位聯合夾板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21,36(1):95-96.
[12]劉錦濤,戴宇祥,姜宏,等. 吳門正骨手法復位加小夾板外固定聯合骨折合劑內服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20,28(12):30-35.
[13]張洪范,趙鴻博,許曼麗. 折頂回旋復位治療老年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15(2):17-18.
[14]高凱章,周立,何東陽,等. 折頂回旋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遠端骨折近期療效觀察[J]. 四川醫學,2019,40(9):9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