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調研課題研究內容,立項編號:skl-2021-2770;鄭州市2021年度社科調研課題研究內容,項目編號0204;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項目資助(教政法[2017]344號)
摘 要:習近平主席強調“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發展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競爭”,要以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與城市的吸引力、生產力、競爭力直接相關。在全球化背景下,營商環境已成為一個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鄭州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論文基于目前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內涵、重要性、指標進行全面的研究,對鄭州市營商環境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及客觀評價,對焦世界發達城市標準、國內先進城市標準,以國際化視角發現鄭州在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并提出國際化優化路徑。
關鍵詞:國際化;營商環境;指標;優化
一、概述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與城市的吸引力、生產力、競爭力直接相關。全球化背景下,營商環境已成為一個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州市近年來將營商環境優化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通過一系列努力,各項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公平監管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持續優化,但相較國際化標準,相較先進城市,無論在政策制定的科學研判、行政效能方面還是數字化支撐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加快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對于鄭州市提升政府形象、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充分釋放社會創業創新潛力、激發企業活力、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際化營商環境內涵
營商環境是世界銀行“Doing Business”研究調查小組指出的,該調查小組形成的《營商環境報告》對各國的營商環境進行了排名,并依據調查數據對一國企業經濟周期中各階段進行評價得分和排名,以衡量一個國家新開辦和經營企業的難易程度。營商環境指市場主體在準入、生產經營、退出等環節過程中所涉及的基礎設施、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產業配套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
本文所闡述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是指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政務政策環境、融資和投資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服務環境等綜合環境。國際化營商環境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高級階段,也是推動實現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政企關系和諧化的重要標志。
三、鄭州市營商環境現狀
1.鄭州市營商環境城市總排名及建設現狀
根據2017年-2020年各類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數據,鄭州市近四年營商環境指數綜合排名情況如下: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的《2017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研究范圍:35個大中城市,六大指標體系:軟環境(權重25%)、市場環境(權重20%)、商務成本(權重15%)、基礎設施(權重15%)、生態環境(權重15%)。鄭州排名第23位。前五名分別是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重慶。
普華永道等研究機構的《2018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報告》,研究范圍:GDP 排名前80的城市,指標體系為城市吸引力、企業發展力兩個結果導向,城市功能、人力資本、政府服務和產業轉型升級4個方面、8個維度、30個細分指標,鄭州排名第21位。前五名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廣州。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第一財經研究院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研究范圍:經濟總量排名前100城市,指標體系:5個維度18項指標評價體系,5個維度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金融服務、政務環境、普惠創新社會服務(權重各10%),鄭州排名第17位。前五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研究范圍:296個所有地級以及地級以上的城市,指標體系:6個維度50多項指標,6個維度包括軟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市場總量、商務成本、生態環境。鄭州排名第17位。前五名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大中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研究范圍:35個大中城市,指標體系:6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軟環境(權重25%)、市場容量(權重20%)、生態(權重20%)、基礎設施(權重15%)、社會服務(權重10%)、商務成本(權重10%)。鄭州排名第15位。前五名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
以上數據說明近幾年在政府各方面的不斷努力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但仍有進步空間。另外可看出全國營商環境排名前五的城市基本都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鎖定,由此我們可以對標這些城市,學習營商環境方面尤其是軟環境塑造方面的先進經驗。
2.鄭州市營商環境單項指標對比分析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排名情況,從鄭州市硬環境中的基礎設施環境、生態環境兩方面,軟環境中的市場活躍度、市場總量、商務成本、社會服務、政務環境這五大方面進行對比,深入對鄭州市的單項指標進行分析。
(1) 鄭州營商環境排名高的指標
排名在前十位的指標如下:
貨運量方面,2019年鄭州貨運量為30426.3萬噸,排名第10,鄭州沒有水運,只有陸運,所以此項數據較重慶、廣州、上海這些有水運的城市差距不小,但是整體來看,排名進入前十,此項表現不錯;人口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常住人口總量都超過了1000萬,超大城市面臨巨大的人口承載,必然會產生交通壓力、城市配套等問題,應從這些方面不斷進行精細化管理,使工作更上新臺階;教育方面,以每千人大學生數量為指標,2019年底鄭州每千人大學生數為96個,排名第三,大學生數量多,但高校數量較少,尤其是雙一流大學數量很少;醫療方面,每萬人醫療床位數是個典型指標,此項鄭州表現出色,2019年每萬人床位數為83張,排名第三,整體來看,鄭州醫療衛生水平較高,2020年擁有醫療床位總數為105002張,較2019年增長4510個,衛生機構數6256個,較2019年增長1257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9937人,較2019年增長38748人。
(2) 鄭州營商環境排名較高的指標
排名在十至五十位的指標如下:
鄭州人均GDP為1.623萬美元,排名第31位,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不錯,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鄭州市2020年每千人市場主體數為111個,排名第29位;2020年每千人市場企業數54個,排名第16位;每千人市場企業數排名第16位,表明鄭州應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外部條件、加大招商宣傳力度、挖掘市場主體信息、提升雙創發展水平等,迎頭趕上;融資方面,鄭州2019年上市公司有326家,其中民營企業占到了2/3,充分顯示出了民營企業的活力,但從全國來看,鄭州排名第26位,名次較靠后且超千億市值的上市企業暫無,總體規模偏小;在進出口額方面,2019鄭州進出口總額為4129.9億元,2020年為4946.4億元①,位列第19位,位于中部六省第一;經濟生產總值方面,鄭州GDP為11589.7億元,排名第15位,進入GDP一萬億城市群,2020年鄭州市GDP突破了12000億元。②科研服務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鄭州市2019年科技研發投入為23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94%,全國城市排名第15位;鄭州出租車數量10908臺,位居14;地鐵長度方面,2019年鄭州排名第11位,而且隨著鄭州在建地鐵項目的不斷進行,鄭州的基礎設施將不斷完善;除此之外,2020年鄭州機場吞吐量居全國第11位,貨運規模入列全國六強,城市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五,中歐班列開行1126班,覆蓋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海鐵聯運班列完成1.51萬標箱③;2020年鄭州的路網密度為6.6千米/平方千米,排名第13位,較2019年增長0.2,全國排名上升,隨著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作的推進,鄭州的道路交通情況將不斷改善;鄭州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19年底為5324.4億元,2020年底為5076.3億元,位居第13位。
(3) 鄭州營商環境排名低指標
排名五十至二百位的指標如下:
建成區綠地面積方面,鄭州為40.83%,排名第153位,說明鄭州需要擴大建成區綠地覆蓋率;科研創新方面,2019年鄭州每萬人專利授權數3.35個,排名第51位,可見鄭州市應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建設國家極具活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堅持創新資源內部培育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通過引導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力度,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推進科技平臺建設,增強科技金融服務等措施,補齊科技創新短板。
(4) 鄭州營商環境排名低的指標
生態環境指標落后。2019年底鄭州PM2.5指數未進入全國200強城市,此項指數及排名都低。雖然2020年全年優良天數較2019年有顯著提升,年度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穩定退出后第20位,但距環境優良指標差距還很大。
商務成本高。從上面分析可發現,鄭州商務成本指數排名200名以后,未入榜,指數小于0.663。2019年鄭州房價收入比為12.9,年輕人購房壓力較大,對于人才引進有一定影響。
四、國際標準下鄭州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生態等資源環境短板明顯
空氣質量方面,鄭州冬季重污染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大氣臭氧污染嚴重,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鄭州市大氣污染綜合指數連年排名200位以后,藍天白云成為稀缺品。鄭州市位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目前仍處于產業轉型及能源結構調整期,重污染企業較多,煤炭消耗量大,機動車保有量快速攀升,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大氣復合污染特征明顯。水資源方面,鄭州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人均數的1/6,還有內部水源的凈化問題、水質量問題也是提升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任務。
2.“用戶”思維欠缺
鄭州市市場主體數目前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八位,社會各界、市場主體對我們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商事登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鄭州目前在下放權限、簡化流程、縮短審批時限上仍與國際標準差距較大。比如在商事主體自主申報登記制度方面,鄭州雖已進入了電子化商事登記階段,但全程培訓、輔導、幫辦等服務方面還有所欠缺;再如企業開辦減免政策方面,宣傳力度太小;免費代辦服務相對缺失等。
3.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能力不夠,智慧服務平臺尚不完善
目前鄭州市智慧政務服務平臺辦事指南、預約、申請、受理、支付部分功能已具備,但是咨詢、疑難問題回復、決定、結果送達、在線評價等功能仍有缺失;橫向的智慧服務平臺、通取通辦已普遍開展,而且效果顯著,但是去行政化外包服務工作平臺還并未建立,街道辦、社區智慧服務云平臺尚缺失;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行政監督工作還未更好結合。
五、鄭州市國際化營商環境優化路徑分析
1.深化體制機制,推進綠色發展
鄭州應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方面的執法力度,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剛性約束;深化環保測評審批制度改革,采取多種措施優化重大民生項目環評審批,積極推進并聯審批,促進重大民生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嚴控“雙高”行業產能;持續加強揚塵污染控制,運用大數據開展實時監控,實施動態管理;加快能源技術改革與創新,推動煤炭等能源開發利用的清潔化,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強化民眾的宣傳與輿論引導,形成節約、環保的綠色發展社會氛圍。
2.堅持用戶思維,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
一要做到下放權限,比如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權限,藥品零售許可等權限下放至區縣級,實現群眾“就近辦”;二要盡快實行電子證照一碼通改革;三要壓縮企業開辦時限;四要做好商事主體的自主申報登記制度,且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準化免費服務,推動動產抵押登記、變更、注銷和查詢全程電子化;五要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快速維權中心,引導企業優化專利申請結構,為其提供專利信息分析、預警、法律服務。六要免費開展“政銀直通車”服務,免費提供代辦服務,免費提供相關證照郵寄、即時補辦等事項,減輕企業負擔。
3.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能
堅持科技賦能改革,聚焦關注度高、受眾面廣的政務服務領域,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建設,重構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比如進一步通過互聯網平臺橫向整合咨詢體系與信息體系,深入研究平臺在多源數據整合、多規融合及輔助規劃實施過程中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并開展平臺應用;再如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庫,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尤其是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互聯互通,建設電子證照庫和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另外智慧平臺要延伸至街道辦,開展街道云平臺建設,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使政務服務更加便捷。
注釋:
①數據來源:鄭州市統計局官網。
②數據來源:鄭州市統計局官網。
③數據來源《2021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參考文獻:
[1]胡稅根,楊競楠,結宇龍.我國持續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思路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21(01).
[2]楊妍.優化營商環境的自貿區服務型治理創新——基于《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的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0(12).
[3]文豐安.優化營商環境視域下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歷程及提升路徑[J].經濟體制改革,2020(06).
[4]《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R].廣州粵港澳大灣區,21世紀研究院.
作者簡介:李璐璐(1982.06-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作者系鄭州西亞斯學院工商管理重點學科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