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敬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血管脈管炎屬于一種相對頑固的疾病,在多年來都被認為是一種不治之癥,最后都需要截肢。因為是雙側病變,很多患者甚至是雙下肢高位截癱,對于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伴隨著當前科技水平的發展,微創技術獲得有效應用,使得脈管炎也能夠獲得治療。因此,只要在早期就開展規范治療,有效護理,完全可以使患此疾病的患者正常生活。
一、什么是血管脈管炎?
血管脈管炎是發生在血管的變態反應性炎癥,和細菌感染并無關聯,主要是對中小動脈進行侵犯,大多在下肢發生。被侵犯的動脈為節段性狹窄、閉塞、會出現血栓阻塞,導致肢體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發生潰爛。此疾病的高危人群是平時吸煙者、精神緊張者、營養不均衡者等,大多是20-40歲的男性,女性相對較少。在疾病發生早期,通常為下肢無力、酸脹、怕冷。進一步發展會出現夜間疼痛,疼痛感強,患者通常只能抱膝而坐。若是不能開展正確且有效的治療,就會進入到壞死期,發生肢端潰瘍、壞死,也會伴有發熱、口干、食欲減退、失眠等表現。
二、血管脈管炎的護理
心理護理。脈管炎患者其病史相對較長,大多數患者對于疾病都有一定的認知,所承受的心理負擔較重。而且,對于治療效果、預后與醫療費用都有著一定的壓力。對此情況,應對患者開展一定的安撫工作,請主治醫師幫助開展心理疏導,盡可能的結合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疏導工作。親人、朋友也要適當的開展對患者的探視,給足患者心理慰藉。而且,也要盡量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環境,促使患者保持積極心態治療疾病。
健康指導。給患者講解血管脈管炎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疾病的實際情況,所采用的治療方法以及轉歸等,確保患者對于疾病具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加強患者疾病治療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相關工作的開展,獲取更加良好的疾病治療效果;患者應做好自身的保暖工作,穿毛襪或是純棉襪子,應選擇大一號的鞋子,柔軟,且具有較好的保暖效果,不宜赤足行走。在患肢處于缺血狀態時,應禁止采取熱療措施;患者應預防外傷情況的出現,避免情緒上的波動,不可進行拔甲和針刺等,并且應嚴格禁止對下肢進行靜脈穿刺。與此同時,患者應保證自身情緒的穩定,有效規避精神高度緊張情況的出現,這樣可以避免血管痙攣問題的加重,導致患者機體血液循環受到一定的影響。
藥物護理。為幫助患者實現疼痛的緩解,將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通常運用擴張血管、解除動脈痙攣以及改善微循環等效果的藥物。而且,一定要讓患者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需要長時間的服用藥物,也不能隨意的將藥物更換,避免影響藥效。而且,也不能讓患者盲目的依賴藥物,認為藥物運用越多療效越好,需要在患者用藥之后對其情況有效觀察,了解患者是不是產生相應的副作用。而且,對患者心功能、血壓等監測,實現有效用藥。對于有著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醫生需要聯系患者的個人情況做到科學用藥,盡可能的將用藥治療方案簡單化,以個性化用藥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日常護理。在血管脈管炎的護理工作中,日常護理是很關鍵。需要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環境,讓其保持良好的睡眠,其休息的越好,治療效果就會越顯著。對于失眠患者,可依據醫囑要求適當的使其服用安眠藥。為使患者保持患肢皮膚的滋潤,可以運用潤滑劑對皮膚進行擦拭,盡可能不運用含有酒精或者是香料的潤膚液,每天都運用溫水與中性或者是刺激性并不大的肥皂進行對患肢的清洗,通過毛巾徹底的擦干,而且,動作要保證輕柔,避免產生對皮膚的損傷,發生潰瘍。當發生皮膚瘙癢情況時,應運用止癢劑,一定不能通過手去抓撓。對于吸煙患者,應明確告知其戒煙的重要作用。在煙草中,尼古丁會導致血管收縮,肢體動脈會保持持續痙攣的情況,若是長時間的吸煙,會出現血管壁的營養障礙,內膜增生,血液粘稠度提高,導致肢體血流變慢,漸漸的產生血栓,從而發生肢體血管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戒煙。為了保證患者各方面營養的均衡吸收,應結合患者的病情、人體需要開展熱量、三大營養素的攝入。因為蛋白質是對血管修復、建造的原料,血管內皮受損細胞的修復、更新與蛋白質無法脫離關聯。因此,在明確總熱量的基礎上進行蛋白質的有效提供。針對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患者需要開展綜合性分析,確定具體的營養素供給量。采取此方式能夠確保機體獲得足夠的營養,對于患者恢復有利,也能夠預防臟器損害的出現。此外,還要做好對肢體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春季、冬季,應該避免出現潮濕、受寒,盡量不在室外進行長時間的停留、工作。每天都要運用熱水洗手與洗腳,實現局部血液循環的促進,一定不能使用冷水或者是太熱的水洗腳,溫度過高會促進病變進展。為了避免外傷,在平時需要盡量穿布鞋,保持良好的透氣性,讓腳一直處于溫暖、干燥的環境中。在對指甲的修剪中,需要特別的留心,不能剪得過于深,預防輕微外傷導致的不良后果,也不能隨意的用藥,盡早的前往醫院診治。
專科護理。在緩解疼痛中,在提供適當藥物的基礎上,也要應用相應的非藥物性止痛方式。比如,分散注意力、誘導、松弛等,將止痛藥物的效果強化,也將藥物實際的使用頻次減少,最大限度的避免藥物成癮情況的產生。患者需要開展對患肢的鍛煉,保持平臥位,將患側下肢抬高70°左右,保持1-3分鐘,開展踝關節背伸、跖屈動作10-30次。患肢平放于床上進行休息,約30-60秒,將患肢下垂到床沿1-3分鐘,踝關節有節奏的開展動作,再休息。通過多次鍛煉,并結合均勻的腹式呼吸,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對于已經發生患肢潰瘍等患者,需要預防以及控制感染,有效配合醫生開展對局部創面的處理,將按照無菌操作執行。在創面徹底性清除之后,應結合創面性質選擇適當藥物與敷料做到對創口的封閉。而且,需要注意,在敷料更換中,不能太過于頻繁。同時,在將敷料揭除時,不能造成對新生肉芽組織的損傷。
對于血管脈管炎的護理,上述內容已經全方面的講解,脈管炎患者需要適當的開展運動,搭配合理膳食等,均可對病情的恢復發揮積極意義。而且,更重要的是,應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勇敢態度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