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黃榮碧 奚文婷 黃小華 廖小婷 莫惠婷 張興燊




摘要: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的認知程度。方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獲取相關數據。結果:數據分析中得出新冠后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的認知程度較高,但真正行動落實的程度并不高。結論: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落實行動上我們還要加強宣傳教育。
關鍵詞:呼吸道傳播疾病;預防措施;調查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R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爆發,其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讓原本對呼吸道傳播病不太了解的群眾對其有了一定的認知。生活中許多疾病都屬于呼吸道傳播疾病,比如肺結核、流感、猩紅熱等。通過查閱文獻結合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普通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的認知程度,通過數據分析問題,并思考如何讓更多普通群眾認識生活中存在許多呼吸道傳播疾病,讓群眾能養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習慣,也為預防呼吸道傳播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數據。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12歲及以上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各類人群,通過發放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的方式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表719份,其中紙質問卷400 份,電子問卷319份。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重慶維普等數據庫及期刊查閱主要由呼吸道傳播的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其預防措施相關的文獻,查找對比新冠肺炎前群眾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的意識行為分析數據,為本次調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新冠爆發前后群眾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認知度有無提高進行調查:①人口學資料。② 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途徑、臨床表現、傳播方式、易感人群。③新冠后群眾對洗手、戴口罩、空氣流通等預防措施的實施程度。④ 新冠后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的重要性的認識。問卷表發放以前進行詳細的解釋,完畢后收回,本次調查中發放問卷表719份,其中有效問卷表719份,有效率達 100%。
2.結果與分析
基于新冠肺炎的影響,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的認識有普遍提高,但對落實這些預防措施積極性不高,由表(1)(2)(3)可知: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預防措施了解較為樂觀,此次填寫問卷對象主要集中在 18—40 歲的青壯年為主,約占總人數的75.52%,而總人數中對呼吸道相關知識較為清楚的群眾占14.74%,有一定了解的占61.47%;另外,大部分群眾都認識到流感、新冠肺炎、肺結核皆為呼吸道傳播疾病,主要以空氣傳播,有小部分群眾認為后兩者也是呼吸道傳播疾病。
由(4)可知,一直注意勤洗手的有48.26%,在疫情期間養成習慣的有 25.59% ,疫情爆發對勤洗手習慣的養成有一定促進作用,但過后不注意的人也占 20.48% ,約有5.56% 未有勤洗手的習慣 ;由(5)可知,54.24%是在疫情爆發后養成戴口罩的習慣,有 28.37% 的群眾在疫情前就有出門戴口罩的習慣,還有約 0.97% 的人從來沒有帶口罩的習慣;由(6)可以看出,有 83.73% 群眾認為提倡出門戴口罩有可行性,但16.27% 的群眾認為這個行為的可行性不大。
流感病毒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故在患流感后未采取任何措施會增加接觸者的傳染率,由(7)可知,有 84.98% 的群眾在患流感后會選擇戴口罩與遠離他人,所占比例較高,有 3.76% 和 9.6% 的群眾分別會戴口罩但不接觸他人或正常接觸他人但不帶口罩,還有 1.67% 的群眾認為不用戴口罩,也不用與他人保持距離。
3.討論
經過新型冠狀肺炎這場斗爭,群眾對呼吸道傳播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對呼吸道傳播疾病的認識能更好地指導我們對其預防措施的實施,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呼吸道傳播疾病在人群中蔓延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阻斷任一環節皆可影響呼吸道傳播疾病的流行[1]。我們可以主要從傳播途徑與易感人群入手;呼吸道傳播疾病經空氣經行傳播,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傳播廣泛,傳播途徑易于實現,發病率較高,所以“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為群眾個人預防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預防措施[2]。勤洗手可以減少我們手上病原體數量,從而減少我們與病原體接觸的幾率,降低患病風險;戴口罩不僅可以讓群眾本身減少對空氣中病原體的吸入,也可以讓已經患病的群眾排出病原體到空氣中[3]。勤通風,尤其是冬春季節,有利于減少我們與空氣中病原體的接觸;這三種阻斷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預防措施是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切實養成的,但是從許多群眾在新冠疫情期間會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但疫情過后此類行為的行動力下降可以看出,部分群眾對呼吸道疾病預防措施行動力不夠足,新冠只是呼吸道傳播疾病中的一類,雖然在我們國家的與人民的不斷努力下得以控制,但而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流感、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播疾病,而在將來,也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呼吸道傳播疾病,初發時沒有針對這種病的藥,“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等預防措施可以讓我們減少患此類病的幾率,這不僅是預防醫學的范疇,也是祖國醫學所說的治未病領域[4]。而在養成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勤通風的習慣之前,應對群眾進行宣教,讓廣大群眾了解應該怎么做。
4.建議
加大對群眾進行呼吸道傳播疾病相關知識及其預防措施的宣教,例如,隨著社會發展,我們可以通過較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寫相應文章,也可以制作一些短視頻,讓更多群眾看到;一些社區可以定期邀請相關培訓機構的培訓人員到社區里開展呼吸道傳播疾病的知識講座,以及對洗手、戴口罩進行實際練習,做到手把手教導居民,及時指出錯誤,讓他們對此能更好掌握;而對于學校來說,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預防醫學選修課、或者設立呼吸道傳播疾病的專題講座;充分利用校園網、宣傳欄、板報、學校微信公眾平臺等推送呼吸道傳播疾病相關知識,進行廣泛的呼吸道傳播疾病知識宣傳;依托學校團委或學生會定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關于呼吸道傳播疾病知識競賽活動,這既可以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又能促使他們鞏固相關知識,更好用于實踐。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試行第七版) [EB/OL] . ( 2020- 03- 04)[ 2020- 05- 08].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304/c14739 - 31616706. html.
[2]趙廣泉.防傳染戴口罩不得任性[N].健康時報,2020- 02-14(01) .
[3]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小學及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引[ EB/OL].( 2020- 01 -26) [ 2020 - 05 - 08].http: / / cdcp. gd. gov. cn / zyxxzt
/ xxgzbdfy / zyzy / content / post_ 2879218. html.
[4]劉明暢,李曈,劉臘梅.大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認知、態度和行為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20,18(8):938-940.
第一作者簡介:
陳燁,女,籍貫:廣西梧州,學歷:本科,專業,中醫學,研究方向:中醫骨傷,本科生,廣西中醫藥大學。
第一作者簡介:黃榮碧,女,籍貫:廣西扶綏縣,學歷:本科,專業,護理學,研究方向:婦科護理,職稱:主管護師,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
通訊作者簡介:張興燊,男,籍貫:廣西岑溪市,學歷:本科,專業,臨床醫學,研究方向:藥物藥效學研究,職稱:副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
課題來源:廣西中醫藥大學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
項目編號:S2021106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