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語重心長、言猶在耳。在極不平凡的2021年,歷史的如椽巨筆,為黨史學習教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這一年,全市上下牢牢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力前進的智慧、勇氣和力量!
這一年,全市上下時時感悟思想偉力,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旗幟高揚在巴渝大地上!
這一年,全市上下深深根植紅色基因,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
這一年,全市上下緊緊聚焦“急難愁盼”,在辦實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一年,全市上下時時踐行“國之大者”,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展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
滄海橫流顯砥柱 萬山磅礴看主峰
百年奮斗,神州巨變。曾經,梁啟超在《新中國未來記》里的預言,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暢想,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里的深情呼喚,在新時代的中國大地上已觸手可及。
近1億人!歷經8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讓我國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283533.2萬劑次!截至2021年12月3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83533.2萬劑次,中國成為全球防疫效果最好、最安全的國家。
……
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定海神針作用。“我們這么大一個黨、一個國家,沒有集中統一,沒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權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兩個大局”,用大戰略運籌大布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空間。
“全國最美社區人物”、“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大渡口區滬漢社區黨委書記王迪認為:“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云陽縣南溪鎮宣傳委員李君說:“在驚濤駭浪中挺立潮頭,在櫛風沐雨中書寫華章。習近平總書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航者和主心骨,是偉大祖國的掌舵者、億萬人民的領路人。在總書記正確掌舵領航下,我們必將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
心向領袖、跟著黨走,必須不斷增強“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市市場監管局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指示要求,找準監管與發展的結合點,優化526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出市場主體71項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等措施。
墊江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全鏈條發展牡丹產業,建成百里花谷、溫泉康養特色鎮,用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生動實踐。共青團合川區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進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試點改革,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群眾利益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群眾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為人民謀幸福,是念茲在茲的不變初心,更是接續奮斗的永恒坐標。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一場場生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蓬勃開展,一件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事得到解決。
豐都縣三建鄉石龍門村村民廖方柏欣喜地說:“以前,我家房屋是土木搭建的,被鑒定為危房,生活上‘喝水靠抬、煮飯靠柴、交通靠走、通訊靠吼’,山高路遠,還不好走,來趕個場要走兩個小時左右,惱火得很。多虧黨的好政策,讓我住上了安全舒適的新房。”
“張德龍,你家的大米到了。”“感謝感謝,你們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城口縣雙河鄉竹園村村民張德龍接到物資后感動地說。張德龍是竹園村的一名特困供養人員,因患小兒麻痹癥,長期行走不便,“摩托幫”志愿者便每月將他所需的生活物資送到家門口。
“感謝黨委、政府讓我們喝上干凈又放心的水。”巫溪縣雙陽鄉馬塘村村民朱文貴開心地說。前不久,雙陽鄉黨委、政府根據馬塘村村民反映的冬季飲水存在水質變差、水量變小問題,及時制定對策,率馬塘村村“兩委”干部翻山越嶺尋找水源,終于在海拔1980米左右的深山里發現了一處優質水源,經過半個月的緊急施工,一個3立方米的安全飲水池順利完工,鋪設管道長達7000多米,源源不斷的“幸福泉”流到了村民家里。
各地各部門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關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市農業農村委針對廣大農村如廁難、垃圾亂、環境差等“急難愁盼”問題,扎實做好“廁所革命”、“垃圾治理”、“環境提升”3篇文章,營造出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村人居環境。市交通局組織黨員干部進村社、進企業、進車站、進碼頭、進工地,傾聽民聲,了解民意,聚焦群眾需求,回應群眾期盼,科學制定民生實事清單93項。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運用稅收大數據分析企業用工需求,精準宣傳、落實國家針對殘疾人的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為更多殘疾人就業穩崗提供有力支撐。
大足區建設以智慧養老為重點的智慧民政系統,打造“區—鎮街—村(社區)”互聯互通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養老服務和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潼南區按照“布局合理、衛生整潔、環保美觀、方便使用”的總體建設目標,加大投資力度,高標高效推進城區公廁升級改造工作。
開局謀好全局篇 巴渝向陽逐新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市上下深刻汲取黨史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新成果,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融入新發展格局見到新氣象,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人民生活再添新福祉,生態環保拓展新局面……一年來,全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咬住全年目標任務不放松。2021年前三季度,重慶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切實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作用,持續推動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會同沿線省(區、市)多措并舉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逆勢飄紅,通道網絡輻射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市科技局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落地科技創新政策,聚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加快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夯實科技創新中心“四梁八柱”,科技創新保持持續向好勢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蓄勢發力。
市教委堅決貫徹中央和市委關于“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已開展聯合執法超過1600次,排查培訓機構1.4萬余家,處理違規違法機構1321家次,取締非法機構228家,全面建立培訓預收費第三方監管平臺并投入使用,形成了持續高壓的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態勢。市商務委發動全行業策劃舉辦了以“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為主題、貫通全年的上千場消費促進活動,彰顯了重慶消費的特色、活力,展現了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進一步釋放了消費潛力、提振了消費市場。市衛生健康委采取“30+1+1”的快速反應機制、“鎖+錨+判”的數據分析機制、“三個堅決”的協查管控機制、“精準+溫情”的人文關懷機制這四項機制,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實屏障,實現在1個潛伏期控制住疫情的目標。
黔江區推進“十四五”時期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培養”、“產業人才開發支撐”、“公共服務人才培養提升”等七大行動,為加快建設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南川區創新設立“司法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司法服務民營經濟示范點”,探索“訂單式+專班式”服務模式,推廣“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助力社會治理開新局。銅梁區加快實施“工業振興”行動,著力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農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1.5%、9.2%、10%。
長河悠遠,天地常新。百年歲月銘刻歷史榮光,百年奮斗鑄就歷史自信。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要時刻牢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面對諸多矛盾問題疊加、各種風險隱患交匯的挑戰,惟不忘初心者進,惟從容自信者勝,惟改革創新者強!巴渝兒女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牢記囑托,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進!
(重慶市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信息簡報組供稿)